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陪审制度之“陪”,从清朝末年的引进,发展到如今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其中内含了多重的语义和价值吁求.现行立法中的“人民陪审员”,既不是英美法系大众化的“陪审团成员”,也不是大陆法系专家化的“参审员”.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应当把握人民陪审之“陪”的语义及其折射的伦理价值需求,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平衡和协调民意监督、政治民主和司法借力这“三重价值期望”,保证人民陪审员的实质性参与,将现行人民陪审员制度“一分为三”: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实行人民陪审团制度、机册(人民)陪审员制度和专册(人民)陪审员制度,真正实现人民陪审的司法借力和“民主”功能.  相似文献   

2.
人民陪审员制度在中国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量”上的增长,在陪审员的社会代表性和参加审判的实质性等“质”的方面,人民陪审员制度仍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要通过资格条件、遴选机制、法庭配比、表决规则方面的改革,扩大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社会基础,提高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的实质性,同时防范民众参与审判可能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对于扭转人民陪审员“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的窘境有所裨益。但由于制度矛盾及配套措施欠缺等多种原因,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实际运行效果与预期仍存在一定差距。为更好地发挥人民陪审所承载的司法民主、权力制衡等制度价值,我国应着重从扩大制度的适用范围、规范陪审员遴选程序、增加陪审权力、强化陪审义务四个方面予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人民陪审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诉讼制度,但却一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人民陪审制在我国缺乏宪法依据;存在政治化、政权化倾向;陪而不审现象比较普遍;陪审员代表性不足且素质参差不齐;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案件的范围界定不清;人民陪审员惩戒机制尚未建立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该在宪法中确认人民陪审制度的地位;其次,探索建立二元陪审模式及二元人民陪审员类型;最后,建立健全人民陪审员惩戒机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曾作为中国司法制度优良传统的人民陪审员制度之局限性也逐渐暴露,如陪审员素质偏低、陪而不审等现象已经导致人民陪审员制度名存实亡。为顺应专业技术分工细化和涉及专门问题案件日益增多的趋势,建立由各领域专家参与陪审的庭审制度势在必行,专家陪审制度可以充分利用专家陪审员在其专业领域方面的知识优势,从而更加高质高效地解决涉及专门问题的争讼案件,同时也可以更加有效地推进我国审判制度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保护类案件的审理往往涉及科学证据的审查判断。科学主义有助于法官对科学证据进行审查判断,但其隐含着不确定性,又造成审查判断的标准与程序出现不确定性。虽然可以通过以人民陪审员为代表的公众参与制度弥补科学主义的不确定性,但又因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缺陷,无法有效地将公众参与制度融入科学主义主导下的科学证据审查判断中。因此,需要根据生态环境司法制度的基本要求,结合科学证据的特性,理顺程序正义与科学主义的关系,通过明确人民陪审员参与庭前证据交换的条件、制定“事实审”问题说明书、协调一般人民陪审员与专家型陪审员参与庭审比例等手段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以此促使科学主义与公众参与达到新融合。  相似文献   

7.
随着司法改革的持续推进与《陪审员法》的颁布实施,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陪审员的选任范围进一步扩大,陪审员参审率稳步提升。然而,F区法院刑事审判实践显示,人民陪审员的制度实践并未完全契合司法改革与《陪审员法》的初始目标,陪审员的选任呈现一定程度的“精英化”态势,陪审员参审频次不均衡现象突出,陪审员参审功能出现异化,陪审员参审的实质性依然不足。针对当前理论、立法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应进一步扩大陪审员选任范围,平衡陪审员参审频次,明确规定被告人不认罪案件应有陪审员参审,赋予被告人申请陪审员审理的权利以及相应的程序救济权,健全法官指引制度以保障陪审员参审的实质性。  相似文献   

8.
《人民陪审员法》第21、22条的规定标志着“事实审”在陪审领域的确立,但是根据法律文本的考察和既有陪审制度的实践来看,陪审员“事实审”还面临以下三方面的困境:新法规定的“法律审”和“事实审”难以做到泾渭分明;我国司法机关在多方压力之下形成的“规则依赖”惯性巨大,陪审员受其影响过分依赖证据而非内心确信进行审理与“事实审”的目标不符;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对建立陪审员制度的“知识比较优势”预设前提形成了挑战,进而影响到“事实审”的效果。通过借鉴域外的相关做法,可以着重从构建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区分标准、创新庭审合议程序以及完善陪审员认定科学证据的相关规定等方面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9.
从制度层面考察,当前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制度的性质、目的、陪审员权的性质、陪审员制度的模式以及司法制度与民主制度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存在杂糅。应把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重新确立为一项宪法制度,该制度的目的是监督、限制、分割司法权而非行使司法权,陪审员权为公民权而非司法权。该制度在模式上应仿照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而非大陆法系的国家参审制度。  相似文献   

10.
曹进 《社区》2005,(11):40-42
2005年5月1日起,经各地人大常委会任命的2.7万名人民陪审员将正式上岗。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由各地人大常委会统一任命的人民陪审员,标志着中国特色的陪审制度走向完善。相对于中国特色的外国陪审制度是个什么样?他们的陪审员又是谁任命的呢?看看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在美国社区中被“不幸”选中,你大概就能多少知道些陪审员是怎么回事了  相似文献   

11.
人民陪审员制度与人民监督员制度具有相似之处,也具有差异。人民监督员制度发展完善在合法性论证、刚性约束力赋予、具体制度设计和立法路径选择方面多大程度上能够借鉴人民陪审员制度,根本上取决于两种制度性质定位及由此决定的两种制度的共性与差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参与型政治文化是指社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制定及其执行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公共政策系统的政治参与思想、心理和道德习俗规范等的总和。在公共政策执行中,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建设与完善有利于促进公共政策执行的民主建设、廉政建设和法制建设;有利于提高公共政策执行对目标群体的需求偏好的有效回应,并确保政策执行主体重视公民政策权益的权威分配和公正落实;因而有利于提高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最终促进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3.
论刑事被害人参与的量刑正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量刑程序是在刑事审判活动中,人民法院进行量刑活动的步骤,是刑事审判程序的一个组成部分。英美法系国家量刑程序的特点是量刑程序与定罪程序相分离,大陆法系多数国家没有独立的量刑程序,但评议和表决规则十分严密,比较注重限制法官量刑的自由裁量权。我国没有单独的量刑程序,被害人参与不够、透明度不高,影响了审判公正;我国量刑程序应该包括量刑公开、量刑答辩制度等。  相似文献   

14.
宪法修改是在一定程序下对国家根本法的变更,实质上是各种力量为了在最高法层面支持其利益实现而进行的博弈过程。为了能使宪法内容更能体现人民权利扩展、权力服务民众的要求,必须在修宪程序中融人更多的协商民主制度。通过实证分析可知,美国修宪是联邦与州共同参加,联邦议会主导的过程,其制度安排有着不少体现平等协商、审慎对话、民众参与等协商民主制度。这些制度为完善我国修宪程序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5.
论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整制度是濒临倒闭的企业的生存希望,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重整制度的运用更为人们所重视。新《破产法》实施两年来,从重整制度的适用范围、重整程序的启动、重整计划的制定批准与执行等角度审视,重整制度存在着债权入利益保护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以民主建设促进民生建设”既是一种意见表达和决策参与,也是一种社会交流机制。在当代中国语境下,从民生的角度来认识和发展民主,推进“以民主建设促进民生建设”,就要增强民主程序的科学化,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解决民主不够、民主失真的问题,同时还要提高对民主内部的风险防范意识,防止民主建设失控。推进“以民主建设促进民生建设”,就是要使公民行使人权、确保多元化的利益诉求都能够在阳光下运行,使民主与民生能够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7.
人民法院是国家对社会进行管理的机关之一,也应当进行社会管理创新,这是新时期法院工作的需要,是能动司法、公正司法的需要。人民法院通过创新社会管理能够更多化解社会纠纷,既实现了法律效果,也实现了社会效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但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不能乱动,要立足于审判工作,并且注意遵循司法的规律,不能逾越法律底线,应达到化解纠纷,实现公平正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陪审制是吸收民众参与司法的最主要形式。改革我国现行陪审制度,在一定范围内试行陪审团.赋予被告人选择陪审团审判的权利,是保障被告人人权的需要,更是推进司法民主、实现社会正义的需要。女性有着自身的特点,吸收女性作为陪审团成员参与刑事审判,能够在未成年人案件、性犯罪案件、女性被告人案件等案件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应以价值分析为主视角,从实证分析和理性恩辨入手,探讨女性作为陪审团成员参与刑事司法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公民的政治参与可分为选举参与、人民团体与群众自治组织参与和接触性参与等类型,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存在庞大的不参与群体,有明显政府主导的特征。俄罗斯公民的政治参与历程表明,公民政治参与的潜力能否顺利发展,需要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诸要素之间的合理配置。俄罗斯公民的政治参与带来的启示在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坚持有序而且有效的政治参与,是党和国家维护稳定的动力之源和组成要件。  相似文献   

20.
一个社会的政治体系要想获得社会成员的衷心拥护和积极支持,就必须获得社会成员的最广泛的政治认同,否则就不能在人民心中铸就这个政治体系的政治自信和价值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政治体系要想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必须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的政治认同和积极参与。因此,巩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争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泛认同和全面支持,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自信的社会基础和历史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