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思维、后现代思维对心理咨询的影响及其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思维和后现代思维对心理咨询理论、实践、研究和培训都有影响。在理论上 ,它们影响心理咨询的哲学基础、科学基础和咨询流派 ,主要表现为注重客观实证与主观建构的对立 ;在实践中 ,它们影响咨询师的职业自我概念、咨访关系、咨询行为和伦理 ,主要表现为主张冷静旁观与主动参与的矛盾 ;在研究方面 ,它们持不同范式 ,主要表现为采用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冲突 ;在咨询师培训方面 ,它们有不同的模式 ,主要表现为关注程式化技巧培训与个性化经验培养的差异。两者之间的分歧十分明显 , 但不乏相通之处 ,对它们的超越需要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的整合。  相似文献   

2.
随着后现代知识观的确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人文课程的价值。加强人文课程,增加人文课程的时数,都应该成为教育者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各有不同的特征,以前现代、现代、后现代这一时空背景对中国现代化道路进行观照,可以发现中国现代化道路所面临的两难:我们所追求的现代性的双重效应日益凸显,同时又处于前( 现代) 后( 现代) 的夹击之中;既要实现现代化,又要超越现代化,而这种追求又处于同一时空之中。要超越两难,必须变革思维方式,实现从本本主义到问题意识,从解释到创造,从“话语”到实践的转换。立足现代,后顾前现代,前瞻后现代,在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交汇处寻求坐标系,这就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坐标选择。这一坐标系包括三个维度:时间之维、空间之维和主体之维  相似文献   

4.
《上海宝贝》及其他所谓“新新人类”作品的产生、生产、面世与风靡 ,是当代中国社会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震荡与阵痛过程的必然显现 ,是时下中国社会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思想、意识、观念交错纠结、碰撞组合境况的一幅文学式素写 ,它的诞生与其说是文化、社会 ,甚至是政治、意识形态事件 ,勿宁说是商业事件 - - -文化工业事件。它只配得到它应该得到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由现代到后现代看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9世纪末以来,西方现代性发生了僵化与异化,其突出表现就是科学对人文的背离。后现代主义以逆向思维方式对现代性进行解构,具有打破僵化、开辟多元创新思路的积极意义,但它宣扬科学无真理,主体无价值,是对科学与人文的共同消解。后现代社会扬弃现代性、汲取后现代主义可取的一面,达到综合创新的新高度。后现代科学是整体的、系统的、多元的、协同学的,注重对科学事实的价值评价,科学重新被纳入人文精神的轨道;科学的发展以改变客观世界来改变人的精神世界,促成了人文精神的重构。  相似文献   

6.
"前现代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分别代表西方文化的三种类型,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递进式的关系。历时地讲,"前现代性"与"现代性"分别由一种本体形态所支撑,即相应的"客体"本体、"主体"本体。由于"后现代社会""正处于路途之中",其特质"后现代性"目前还不明晰。正因为如此,需要为"后现代性"建构一种本体形态以为支撑。对应地讲,这种本体形态应为作为"客体"、"主体"两种本体之综合与超越的"道体"本体。  相似文献   

7.
传统理想人格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 ,中国经济正与国际经济逐渐接轨的今天 ,其中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内容 ,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现代广告的创意与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现代设计的价值与人文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社会学角度阐述西方现代性的目的与内涵,以及西方现代设计的发展、价值和设计思想体系。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设计界在人才培养、职业道德、规划观念等方面存在着缺乏战略目标,缺乏有责任感的高水平的规划等问题。提出必须坚持以自然为本的设计观念和PHA(人格、人文、能力)教育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设计人才,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立服务。  相似文献   

9.
以反映历史人物和事件为主要内容的历史小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即传统历史小说、现代主义历史小说和后现代主义历史小说.传统历史小说把传播历史知识、忠实反映历史真实、补充历史作为自己的使命,使自己服务于历史.现代主义历史小说转向认识论的寻求,把历史的本质和可知性作为其探讨的主题,把自己放在与历史同样重要的位置.后现代主义历史小说在突出虚构性的时候随意虚构、歪曲历史,把历史置于附庸的地位,揭示历史知识的片面性,探询历史发展的多重可能性,关注历史纪录中少数派和从属者的缺失,确信这种缺失是权力斗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默顿从知识社会学和科学社会学两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十七世纪英格兰科学的社会功能和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科学的社会功能,他坚持的是科学促进知识发展的功能。而利奥塔则从语用学的角度论述了后现代社会中知识变迁背景下科学的研究与传递功能,构建了科学通过异质性、多元性和悖谬性而实现的合法性。二者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知识的目标和功能分析的目的三个方面存在着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以事件性、对话性、主体间性、敞开性、多元性和互文性颠覆了传统思维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观念,从而使它彻底摆脱了近代哲学的思维模式,成为一种真正现代性甚至是后现代性的诗学和哲学话语。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三个阶段,前现代文化处于未分化状态,现代文化走向了分化,后现代的文化则显示了去分化的趋势.从前现代到现代再到后现代,文化经历了从未分化到分化再到去分化的三段论.虽然在局部、细节中可能会有例外和偶然,但其主流、概况却不出这一基本框架.这样就可以提炼出三个分别标示这三个历史阶段文化状况的关键词,它们之间既相互关联又存在断裂,既是一种否定又是一种接续,犹如“蛇咬尾巴”,构成了正、反、合的逻辑圆圈:前现代突出的关键词是“是”,现代盛行的关键词是“非”,后现代流行的关键词是“去”.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导演张杨已融入主流电影行列。他的电影创作遵循非常宽泛的艺术理念———艺术与商业并重。分析他所拍摄的《爱情麻辣烫》、《洗澡》和《昨天》三部影片共同的叙事和表意旨趣:现代与后现代的双重变奏,这是小制作电影个性鲜明且颇有韵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在相对较短的历史时空内,相继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现代文明的共存、碰撞与交融,社会信任在这三个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本土视野下,传统、现代和后现代作为社会信任发展的三个维度,赋予了社会信任不同的内涵。传统的软环境下产生的熟悉信任,现代的硬环境建构的陌生信任以及后现代碎片式信任关系。面对今天的社会信任危机,应该采取更加清醒、沉着和理性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危机从思维方式、认知模式到世界观都反映了深层次的科学主义的危机。随着现代性危机症状之一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成为人类最大的生存危机,兴起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生态批评提倡人类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良性互动,这与现代性批判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因而为促进新历史形势下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指引了一条思想路向,开拓了一个新的思想视界。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侦探小说创作繁荣之时,恰是"五四"精神影响深远之际,小说家们塑造了霍桑等具有"理想国民"特点的侦探或侠盗形象,并努力宣扬"科学"、"法制"等现代精神,试图将侦探小说作为市民的"通俗教科书"。因此,中国现代侦探小说体现了"启蒙性"这一本土特征。在"五四"前后中国社会的文化和政治背景中,中国侦探小说家通过作品对国民进行"启智"和"劝善"的努力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师范院校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 ,其人文素质如何 ,既是衡量师范院校人文教育成败与否的主要标志 ,又决定了未来一代国民精神人格之塑造。因此 ,对我院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 ,不仅可以为我院实施人文教育战略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 ,而且也是高校教育学研究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以人文知识、人文情感、人文修养及人文追求四个方面来构建研究框架 ,试图通过对我院大学生的知情、意、行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立体观照和调查分析 ,真实而全面地揭示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8.
传统、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三重因素的矛盾和冲突是信息时代中国现代化难题的深层根源,而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之间的矛盾只不过是这一深层根源在不同层面上的外在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高等院校师范美术教育承担着造就合格美术师资,发展美术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审美文化素质的历史重任。本文审视了高等院校师范美术教育的现状,提出在保留和巩固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完善对大美术教育的研究和认识(美术教育是一个完整教育模式,包括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术创作等多项职能),形成一种更健全,更具创新思维的综合教育模式的理念。以期为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美术教育人才及为未来美术教育政策规划执行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现代和后现代思想个主要不是两个时代的区分 ,而是作为两种思想形态的区分。广义的现代是指笛卡尔以来的思想 ,一般的现代是指后黑格尔以来的思想 ,狭义的现代是指从后黑格尔到海德格尔为止。后现代就是现代之后 ,其一是指“后工业社会”的思想 ,其二是指分析哲学 ,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等探讨语言的哲学。其三是指以解构主义为代表的思潮。于是西方现在所处的时代是现代的和后现代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