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对法西斯主义是德国文学长写不衰的一大主题。本文从历史背景出发,通过对统一后德国反纳粹文学作品的分析,指出反纳粹文学作品的新态势所具备的三个特点:一是揭露希特勒的反犹罪行;二是揭露希特勒纳粹的欺骗性;三是揭露新纳粹的暴行。针对新纳粹势力的抬头与迅速蔓延,文章还对德国战后几十年纳粹阴魂不散的原因及其社会基础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相似文献   

2.
理查德·瓦格纳在19世纪古典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要全面了解纳粹思想的理论根源,就不能不懂瓦格纳。他的音乐成就和反犹思想深得希特勒的青睐,被纳粹党尊为反犹理论和种族优劣论的"精神教父",其音乐亦被奉为"雅利安精神源泉"。除了音乐作品,瓦格纳还著述了大量的文字作品,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这些作品对希特勒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他从思维模式到生活方式,从政治谋略到战争决策都遵从瓦格纳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试论纳粹德国的人口政策王肇伟长期以来,纳粹法西斯统治一直是国内外史学界十分重视的研究课题之一。然而,作为纳粹统治的一个侧面,即它的人口政策,在我国史学界却鲜有人论及。本文试图对此作些初步探讨,以便更加深入地揭示纳粹法西斯统治的本质。一1933年希特勒...  相似文献   

4.
纳粹时期德国政治教育理论并非希特勒及其纳粹党徒毫不入流的语言堆砌,而是具有深厚的思想理论基础、明确的政治目标和精心的教育设计,由此构成了一整套严密的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本文从哲学、政治、教育三个层面分析纳粹政治教育理论,揭示纳粹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为全面研究德国政治教育提供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希特勒攫取政权后,疯狂地攻击现代艺术。梵高的作品既不符合希特勒的审美观又不能满足纳粹政权的需要,因而被打上"退化"的印记从博物馆里清除,二战后梵高和他的艺术重放异彩,由此可以看出艺术的接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名犹太人从小在德国慕尼黑长大,而他的邻居就是后来成为犹太人屠夫的纳粹头子希特勒。近日,这名犹太人新出了一本书,详细介绍了他与希特勒为邻的那些日子。  相似文献   

7.
希特勒是臭名昭著的德国纳粹党魁、战争贩子、国际垄断资产阶级的忠实走狗,这样一个死心塌地与人民为敌的家伙,在一九三三年一月三十日爬上了德国总理的宝座,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并不是偶然的。希特勒的上台,是同三十年代世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危机紧密相联的,可以说他的上台是德国政治、经济危机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社会学的发展几乎是从零开始的。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后即疯狂迫害社会学家,在纳粹统治下,大批社会学家不得不亡命国外。这给德国社会学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困难。令人自豪的是,德国社会学界在反纳粹的斗争中起了光辉的作用,社会学在德国一直是一门批判的、斗争的科学。  相似文献   

9.
西方历史学家在对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研究中形成蓄谋派和功能派两大学派。其实希特勒具有屠杀犹太人的动机,能够作出屠杀犹太人的决定,但R有从纳粹统治上层到德国普通群众中广泛存在着的反犹主义才使其成为可能和可行。同样,直到苏德战争爆发之际种族灭绝行动才开始,说明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动机变为现实还要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最后,希特勒命令了大屠杀是纳粹德国元首制特点的逻辑结果。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彻底消除德国对世界和平的威胁,美、英、法、苏四大盟国强制对德实施了一场旨在从德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清除纳粹积极分子的"非纳粹化"改造。由于战时盟国在"非纳粹化"政策制订过程中存在严重疏漏,同时更由于四国对德政策目标及利益的实质分歧,战后,四个占领区的"非纳粹化"改造呈现出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以及"非纳粹化"改造过程中暴露或遭遇的其它诸多问题有着主观和客观的多方面原因。盟国的"非纳粹化"改造固然存在种种的阙失,然而,其对战后德国政治发展积极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不应因其阙失而被抹杀。  相似文献   

11.
在1933年至1939年德波战争爆发这段时间,纳粹德国外交的主要目标是为扩军备战服务,为这个总目标服务的纳粹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功。短短几年,纳粹德国从衰弱的状态中崛起,在毫无约束的情况下大肆扩充军备,迅速走上了军事冒险的道路。纳粹外交成功的奥秘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欺骗,讹诈。1936年以前,希特勒主要是采取  相似文献   

12.
“希特勒在哪里?”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的侦查人员曾经用这个问题逼得那些被苏联人俘虏的纳粹元首之死的目击者们差不多都得了精神病。  相似文献   

13.
这则公益广告是西班牙一家广告公司为一家名为“非洲向导”的慈善机构所创作的。在一张广告中,这些蚊子惟妙惟肖地组成了纳粹头子希特勒的照片。该广告的目的是为了让公众重视疟疾对人类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章鲁生 《百姓生活》2011,(12):60-61
二战时期,纳粹德军的队伍里,有一支名为“自由印度军团”的部队。虽然该部队在二战中改换过名称,并被多次调防,但因战斗力太差和军纪涣散,依然被其他纳粹部队视为乌合之众。视“雅利安人血统”为纯正血统而鄙视其他种族的希特勒,为何会接纳这支印度军团呢?  相似文献   

15.
研究德国法西斯兴起的原因,是史学界最近几年比较注重研究的课题。德国法西斯兴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从不同角度写作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在诸多原因中,2、30年代爆发的经济危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德国在政治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有利于法西斯的变化,为法西斯活动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德国魏玛共和国遭受了1920年到1923年、1929年到1933年两次经济危机。希特勒就是利用这两次经济危机建立了纳粹党,并使纳粹运动得到发展以致最后夺取全国政权。这两次经济危机,也正是纳粹运动的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中,纳粹党员人数有3万人,纳粹运动迅速  相似文献   

16.
魏玛共和国是德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短短地存在了14年后被右翼纳粹党建立的军国主义独裁统治所取代。正是在魏玛宪法所设计的政治体制下,合法地诞生了希特勒的纳粹政权,本文通过对魏玛共和国兴衰的阐述,得出德国封建制与魏玛共和国灭亡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四十年前,当纳粹德国横行欧洲的时候,那些遭受纳粹侵略、蹂躏的国家和人们曾经认为,一切德国人都是拥护希特勒的可恶的法西斯分子,德国国内从来就不存在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只是到了战后,当第三帝国的内幕完全揭开之后,人们这才吃惊地看到,自纳粹上台之日起,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培育的德国无产阶级和其他群众中的优秀分子,就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一刻也未停息地与法西斯主义进行着殊死斗争。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初,希特勒攫取德国最高统治权。他夺权上台的缘由,一直是中外史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有人强调德国传统历史、思想文化、社会现实和国际大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多种影响;也有人强调德国内外垄断资产阶级、尤其是国内工业界对其赞助、支持的促进作用;还有人强调希特勒纳粹党苦心经营、竭力竞争的能动效应。笔者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希特勒的上台,既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矛盾冲突的产物,又与纳粹集团的煽动宣传、垄断资产阶级的赞助支持及其国内缺乏强大而有效的遏制力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需要全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9.
鲁迅于一九三三年六月二十八日写了《华德焚书异同论》一文。一九三三年初,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在垄断资产阶级支持下上台之后,立即推行纳粹法西斯一体化,疯狂镇压德国共产党和工人运动,焚烧所谓“非德国思想”(即反法西斯主义)的书。国民党反动派在政治上效法希特勒,也建立了庞大的特务组织;在思想战线上,推行法西斯主义奴化教育,竭力破坏战斗的左翼文化运动,屠杀革命作家,查禁进步图书,同时  相似文献   

20.
希特勒纳粹德国在二战中残酷迫害犹太人的悲惨事件,使纳粹之后的西德(联邦德国)与幸存犹太人的代表以色列围绕着“索赔与赎罪”演绎了一段特殊的两国关系。西德在《卢森堡条约》的框架下对以色列边进行物质赔偿边进行秘密武器交易,而后西德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与以色列建交。西德奉行的道义外交尽管在某些情况下与国家利益发生了矛盾和冲突,但从客观上讲,它有利于战后德国反省纳粹暴行、恢复民族经济和尊严的,是值得肯定和同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