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宋教仁在辛亥革命前后,十分关注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边疆的侵略,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分别对1911年春俄牒风波中俄国的六条要求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国方面的应对之策,揭露日俄侵略东北三省的阴谋,指出了日俄互相勾结侵略东北三省的趋势,揭露沙俄对中国蒙古地区的侵略野心。这些文章表现出强烈的反侵略的民族意识,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他提出的一些建议切实中肯,但也有些建议只可做政治宣传,在学理上经不起推敲。 相似文献
4.
西藏地方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以来,英俄两个殖民强国不断侵略西藏,挑拨西藏地方与清廷的关系,企图否定中国对西藏的领土主权,阴谋将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对西藏的领土主权出现了危机.清政府坚决维护国家对西藏的领土主权,并进行了艰难的斗争.其中,清政府反对英俄分裂西藏的斗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对于维护国家对西藏的领土主权、防止西藏地方从中国分裂出去,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1911年11月——1913年7月的近一年多时间里,廖仲恺几乎一直担任广东军政府财政司的领导工作,为恢复、改革、稳定广东财政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初步显露出他的高超理财本颁及其向往社会主义的高尚品质。一1911年11月9日广东宣告独立后,成立了以胡汉民,陈炯民为正剐都督,以朱执信为总参议的广东军政府。不久,留学日本专攻财政科的廖仲恺从吉林返至广州,便担任了军政府财政部(旋改为司)副部长等职,从此,开始了他实际从攻的理财活动。 相似文献
6.
于右任,原名伯循,以字行,陕西省泾阳县斗口村人,1879年4月11日(清光绪五年三月二十日)生于陕西省三原县东关河道巷。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鸦片战爭前,英国的对华貿易和鴉片走私都居于各資本主义国家的首位。在世界資本主义国家中比較后起的美国,一开始就追随着可耻的英国鴉片販子的后面闯进了中国。美国在中国的鴉片走私的不断增加,形成了英美在华竞爭的早期矛盾。但是,英美两国在販毒方面的利益冲突,并不妨碍它們在扩大对中国侵略方面的合作。当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鴉片战爭的时候,美国就站在英国一边,加入鴉片战爭,对中国进行侵略。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时期阿穆尔灵圭的政治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清亡民兴、新旧政权交替 ,蒙古民族也处于十分复杂的大历史背景当中 ,民族的生存命运与前途不仅是蒙古民族焦虑的一个问题 ,同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面临的问题。在这种历史条件下 ,阿穆尔灵圭作为地位显赫、具有影响力的蒙古王公 ,从他的政治立场出发 ,为王公贵族阶层的利益倡导并进行了一些政治活动 ,在影响袁世凯政府对蒙政策的制定上起了重要作用。无疑 ,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 ,他的这种努力和尝试对维护蒙古民族的利益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继业在嗡什噶尔》(macaftney at Ka Shgar)一书,是由斯克林因(Skrine,C.P.)和奈廷格尔(Nightingel,P.)合著的,一九七三年出版于伦敦。马继业是保许人也?他就是参加过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英国侵略分子马格里(macartney.H.)的儿子,出生于中国,后回英国受教育,从一八九○年到一九一八年,马继业一直作为英国驻喀什噶尔的“游历官”和领事忠实地为英国政府的帝国主义政策服务。《马继业在喀什噶尔》一书,乃是作者叙述马继 相似文献
10.
11.
疯狂的領土分割十九世紀末的最后三十年,是資本主义发展到垂死的帝国主义阶段的时期。这时期,世界資本主义国家,一面加深剝削和压榨本国的无产阶級,一面疯狂地侵略別的国家,“开始了夺取殖民地的大‘高潮’,分割世界領土的斗爭,达到了极其尖銳的程度”。而东南亚有許多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地区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首要目标之一。建立一个从我国分裂出去的由日本直接控制的伪蒙古国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内蒙古的方针。以武力作后盾,拉拢和操纵内蒙古上层反动王公,以他们为代理人实行统治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内蒙古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时期国民党元老派理论家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和宣传,对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过积极作用。由于他们仅仅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社会主义,又把社会主义等同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因而没有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更没有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念是中国人接引西方各种社会学说、尤其是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一个最主要的文化心理跳板。 相似文献
14.
<正> (一)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山东的野心由来已久。早在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就曾派出大批特务到威海、荣成等地刺探军事、经济情报,测绘地图等,为其侵略山东做了准备。甲午战争时期,便直接出兵侵占威海,《马关条约》签订后,还以等待清政府偿清赔款为借口,驻兵威海达三年之久。后来由于德、英等帝国主义列强对山东的瓜分和角逐以及威海人民连年不断的反抗斗争,迫使当时尚以攫取我国东北作为首要目标的日本不得不从威海撤军,但此后它对山东的经济侵略却大大加强了。据《胶澳志》记载,从1901年起,日本商人就已进入山东开始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对外通商口岸。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看来,上海是五处通商口岸中,最有利于它们入侵中国内地的桥头阵地。因为上海地居中国海岸线的中心点,扼长江出海之咽喉,有广大而富饶的长江流域作腹地,可以捷便地掠夺江浙两省大量丝茶;并且,也可以借助于水陆交通的便利,向华中与华北广大地区推销进口商品,以摧毁中国农村自然经济。所以上海开埠后,它们便把经济侵略的重心,由广州移至上海, 相似文献
16.
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鸦片侵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鸦片侵略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上半叶,伴随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不断扩大,鸦片侵略亦不断加强,成为对华鸦片侵略的最大的祸首,日本帝国主义对华鸦片侵略具有明显的计划性和垄断性,地域广泛,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是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欠下的又一笔血债。 相似文献
17.
18.
关于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问题,是近年来史学界所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据报导,各家意见纷纭,归纳起来不下四派之多。因这些文章一般都未正式发表,各派论点论据不便列举。就已读到的几篇文章看来,对于这个问题意见的分歧,主要是由于对毛主席关于“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的指示的不同理解产生的。如夏东元同志在“关于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的问题”,认为“义和团战争结束,由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民族矛盾为主,逐渐转化为人民大众与业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忠实走狗的清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为主了。”不久,胡绳武、金冲及两同志以“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为题,写了一篇文章,对夏文提出了异议。认为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不是“所谓‘趋向缓和’,而是更加深刻化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喜所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29-35
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教育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在教育理念上以国民主义为指导 ,促进了共和新国民的培养 ;在教育体制上诞生了小学、中学、大学三级学制 ,为教育的近代化奠定了根基 ;在教育实践上建立了各种新式学堂 ,不仅小学、中学、大学有长足的发展 ,而且实业、师范、女子教育等都突飞猛进 ,成为中国近代新教育确立的基本标志。教育的近代化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辛亥革命又推进了教育的近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史实为据 ,论述了辛亥革命时期批判传统思想文化的潮流。认为这种批判 ,其范围涉及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社会伦理、妇女解放、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表现出相当彻底和全面的思想解放要求 ,其态度也十分激烈。指出“五四”前新文化运动所提出的主要问题 ,在辛亥革命时期几乎都已提出来了。因此可以说 ,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 ,是“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渊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