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汹涌而来的“银色”浪潮现在,日本人清醒地意识到,他们正面临社会老龄化的挑战。日本的人口正以比其他国家更快的速度趋向老龄化。1994年,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1757万人,已经占IJ本人口总数的14.1%。85岁以上高龄女性为102万人,男性为45万人,预计到2021年达到顶点约为3275万人。目前,每10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年龄超过65岁,据日本政府预测,到2018年,每4个人中就有1人达到这个年龄。这主要归咎于不断增长的长寿人口以及持续下降的出生率。人U统计件料表明,日本出生率急剧下降,已下降至1.46,低于人U更替水平,而预期寿命…  相似文献   

2.
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多,是否必然导致社会负担的加重?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在日本和欧美各发达国家,人口专家都采用这样的计算方法:首先把总人口一分为三——14岁以下为少年儿童人口、15岁至64岁为生产年龄人口(或日经济活动人口)、65岁以上为老年人口、然后再把老年人口除  相似文献   

3.
崔世广 《日本学刊》2001,(2):92-109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日本社会思潮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战后以来的和平主义和保守主义思潮两极对立结构的终结 ,而代之以民族主义和改革思潮的兴起。下面 ,试对 9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思潮变化的背景条件、民族主义和改革思潮的诸种表现、特征以及未来演变趋势做一粗浅分析。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及其影响(一 )冷战的终结及其影响直到 2 0世纪 80年代末的战后日本社会思潮 ,尽管经历了诸多变迁 ,但有着一个基本特征 ,这就是与国际和日本国内的冷战结构相联系 ,存在着和平主义与保守主义的严重对立。但是 ,这种左右两极对立的结构 ,到 9…  相似文献   

4.
一、一座新的研究所“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的创立,接受了国库3.08亿日元的捐助,所长梅原猛。主要研究领域是解释日本文化。这一研究中心在日本国内虽然不是唯一的,却处于国际日本研究的中枢地位。研究中心的目标是对日本文化进行国际性跨学科研究。此外为配合国内外的日本文化研究,提供有关日本文化研究的信息,组织国内外学者开展共同研究等学术活动。通过这种组织者的作用,该中心扮演了国际日本文化研究的主要角色。中心创立的前史可上溯到70年代。当时的大平正芳首相责令组成“文化时代小组”,  相似文献   

5.
日本有关青少年参与社会的讨论始于2 0世纪70年代后半期。1 979年,总理府的咨询机构青少年问题审议会发表了“青少年与社会参与”报告。该报告指出,“社会参与”并不单单是让青少年参与社会活动,还关系到青少年认识社会和创造社会。参加过报告起草的松原治郎认为,社会参与是从加入某集体开始,然后有了归属意识,认识了自我,懂得发挥自己的作用,然后发展为广泛参与社会、自觉地从事有利于他人的活动。对此,田中治彦指出,现在日本的社会体制并不足以吸引青年积极参与社会,青年人根本不可能参与社会改革。增山均则进一步指出,日本青少年的社会参…  相似文献   

6.
一、日本近代社会问题的意义 日本自从上一世纪中期走上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道路之后,经过短短100多年时间的发展,到本世纪70年代基本上完成了实现近代化的历史任务。在这个近代化的进程中,随着近代工业经济的成长,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也  相似文献   

7.
1990年6月,日本厚生省发表“平成元年人口动态统计”,公布了日本1986年的总和特殊出生率为1.57,比历史上最低的1966年还低0.01,这件事引起了日本社会的极大关注。总和特殊出生率(简称为“出生率”)是当年各年龄组育龄妇女所生孩子数的总和,它反映了平均每个妇女一生中所生的孩子数。一般认为,当一个国家的出生率小于2.1时人口将产生负增长。日本的出生率在1949年为4.32,以后各年有升有降,但总的趋势是下降。1966年降到历史最低点1.58,然而当时并未引起大的震动,1967年出生迅速回升,到1973年升到2.14。但从1974年起出生  相似文献   

8.
禹硕基 《日本研究》1991,(1):59-64,95
一、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妇女的社会地位,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今天,日本妇女由于社会劳动力市场的扩大,自身文化素质和就业意识的提高,走向社会劳动的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旧的高度集中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已被突破。政府分配与市场分配机制并存,平均主义尚未消除,新的分配不公问题又出现了。正确认识与解决这一问题,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团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仅就收入分配不公的有关问题,谈几点看法。一,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涵义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分配公平,具有不同的性质与内容。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它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分配公平的内涵也是不同的。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与此相适应,存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  相似文献   

10.
国家资本主义,是相对私人资本主义而言的,由资产阶级国家政权与资本的紧密结合而成,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资本的大规模建立,二是国家政权对经济生活实行强有力的干预和节制。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上看,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形式而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之后才出现的现象。而在资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指出,成年礼“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对儿童作为成年人的新的资格的认可”。“这种授予新的地位又委以新的义务的仪式就像地位和义务本身一样各有千秋且受着文化的制约”。成年礼俗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以及同一时代的不同社会阶层,由于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2.
马约生 《日本研究》2003,46(4):41-47
城市化研究是现代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城市化 ,从广义上说是指传统的、落后的乡村社会向现代的、先进的城市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从狭义上说 ,它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 ,城市人口迅速集中、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功能更加适应工业化、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强化的历史过程。1本文将 1 9世纪末到 2 0世纪 2 0年代作为日本早期城市化的阶段。 1 9世纪末到 2 0世纪初是日本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城市化的发展 ,对日本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  在前工业社会 ,农业始终在社会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 ,城市“不…  相似文献   

13.
14.
一 根据联合国的有关定义,一个国家,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超过7%,即可称为人口老龄化。日本的老年人口比率在1970年时已超过了7%。战后初期,日本的老年人口比率基本在4%~5%之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1955年达到5.3%,1965年达6.3%,1970年达到了7.1%。人口老龄化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的持续下降和平均寿命的延长,而这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 ,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半个世纪前 ,日本开始在战败后的废墟中重建家园 ,终于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这在亚洲国家中堪称一枝独秀。当然 ,其战后的高速发展 ,除了日本人民的辛勤劳动以外 ,还有很多客观原因的影响。但因不属本篇讨论的内容 ,在此暂且不论。实际上 ,80年代末至 90年代初 ,正值日本“泡沫经济”鼎盛时期。当时的日本人雄心勃勃 ,高歌猛进 ,他们进军华尔街 ,蚕食好莱坞 ,高价购名画 ,低价抛汽车 ,为日本产品雄踞天下而骄傲 ,为自己在经济战争中“战胜”美国而陶醉。可是 ,90年代初期以后 ,随着日本经济的下滑 ,…  相似文献   

16.
战后日本的稅收制度是由一整套稅法和一系列特殊稅收措施构成,它对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了解和研究日本的稅收制度及其特殊措施,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试图就  相似文献   

17.
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一直十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把培养产业界所需要的人材作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出发点。日本在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训练更是政府所经常研究的问题,日本国会还通过工业技术教育促进法,明言“日本工业教育成为发展我国工业和经济的基础”,并代表日本主要经济团体呼吁:“日本的教育必须改革,才能适应日本的经济发展。如果日本在这个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里,不是有目的地发展培养工程师和专业技术教育人才的训练计划,以确保未来工业科技的继续进步,我们的工业科技将会一天比一天地落后于国际水平,使日本无法和其它国家竞争”。  相似文献   

18.
在今春召开的日本第108届国会上,中曾根内阁提出的税制改革法案,未经审议而成为废案。中曾根在税改问题上的这次失败,反映了他对国内政治形势估计有误,同时也反映了当代日本政治中的一些特点。 自民党优势地位的限度  相似文献   

19.
胡欣欣 《日本学刊》2007,(3):129-142
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曾是战后日本社会的重要特点。但从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日本的基尼系数出现较大幅度提高,国际组织报告指出,日本的相对贫困率已位居该组织成员国最高水平的行列。近年来,社会差距扩大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日本社会差距扩大进行了讨论,着重介绍了日本政府对差距扩大问题的态度以及学术界有代表性的相关研究和议论。  相似文献   

20.
一、“成熟社会设想”的由来现在,日本的高龄人口(65岁以上)大约为1500万人,但是到2015年,当战后生育高峰时出生的一代逐渐加入到高龄者队伍的时候,将达到大约3100万人,即将占日本总人口的1/4。为了迎接这种高龄化社会的到来,日本政府、地方自治政府以及民间企业等正从各个方面采取对策。但是,这些对策普遍以高龄者是“弱者”为前提,往往只强调福利方面。然而,实际情况是,许多高龄者积极从事或希望从事劳动和学习等各种活动。到2015年,当支撑日本高速增长期的战后生育高峰时出生的一代加入高龄者队伍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