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年研究的学科化,首要解决的硬核是研究范式的形成。作为一门综合学科,青年研究自身的特质问题给学科范式的形成造成了困难:1.多学科的理论分析尚未能形成论题共域;2.不同的方法论研究进路都未能提供学科说明的整体图景;3.学术共同体在青年研究的核心问题上未能达成共识。青年的生发机理是青年研究范式的轴心和根本,基于青年的生发机理,我们应沿着两条基本思路:一是青年是什么?,二是青年学是什么?,并通过增强学科意识,确立分支学科,重申历史意识,构建多元对话共域,注重经验研究向理论研究的提升,比较研究与强化原创性理论等路径进行青年研究的范式革命。  相似文献   

2.
自“五四运动”以来,国内青年研究业已历经了近一个世纪,青年研究的学理化、专业化与规范化有了很大进展,学者们就青年研究学科化及青年学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大量探讨。但是,纵观当前的青年研究,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内卷化、碎片化与泛政治化等学理困境。超越青年研究的现有学理困境,可以考虑实现三个基本转变,即从对策性研究向解释性研究、从同一性研究向批判性研究、从结构化研究向过程性研究等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中国青年研究的发展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对中国青年研究发展进程的反思,针对这一领域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从四个主要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国青年研究朝向更加学科化、专业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如今我国青年学学科化建设面临着学术建制困境和知识体系困境,而且两者已经出现了叠加共振效应,对处于初创之期的青年学而言是关系生死存亡的生存性困境。青年学如何突破发展困境,转危为安,是青年学学科化建设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青年学必须坚持再学科化的建设发展方向,从学术建设和知识体系两个方面实现青年学学科化困境的突破,从而保障青年学学科知识生产的高质量增长。  相似文献   

5.
文章简要介绍学科化的内涵和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在高校中的优秀实践,以期给其他高校提供经验,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决策和部署鲜明地凸显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执政理念和追求,完全符合包括青年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愿和切身利益。青少年工作和青少年工作的研究在当前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本文就中国青年研究的形势任务、青年工作的情况和青年生存与发展的需求等方面提出青年研究要关注民生、以青年为本的问题意识和服务青年的意义,并提出了青年研究工作新突破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青年研究,发端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时期,20世纪80年代进入到学科化发展的新阶段,运用多学科知识对青年作综合性研究的青年学,在社会需要的推动下,应时而兴。青年研究是青年学赖以发展的理论之源头和学科创建之根基,青年学是青年研究学科化的学术结晶,反过来又可以为青年研究的深化提供学理的指导和规律性引领。青年学所具有的运用多学科知识研究青年的综合性,有别于其他任何一门单学科。青年学在青年研究学科化中无可替代的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难以逆转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青年理论工作者的艰辛努力,已经发表了不少青年研究方面的文章,出版了一些由我国学者自己编写的青年学教材或专著,几乎所有团系统的院校都开设了青年学课程,使这门学科在我国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笔者认为,青年学在我国青年科学体系中并未真正牢固确定它的地位。事实上,青年学的学科独立性在我国仍是一个有待确定的课题。青年学的学科独立性在我国面临的挑战来自青年社会学、青年文化学、青年人类学、青年未来学等学科,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一门独立学科的青年学的建议及思路。  相似文献   

9.
青年发展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劳动实践,与社会、国家之间具有历史、现实、伦理价值的实然统一性。由此出发,反思当前我国青年发展研究,就存在一般性指标、生存性指标过重及研究流于普遍化的问题。从而,我国青年发展研究应强化青年发展的本质指标与内在指标,建构与深化具体、历史与自我价值性的个化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成长成才问题,习近平在多个重要场合的重要讲话中都提到了青年群体。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的事业继承与国家的命运和发展的战略性高度,对新时期的青年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真知灼见并具有长远目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实践和深化中逐渐形成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这一思想体系。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是党和国家重视青年成长和发展的结果,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青年过渡是指由青年向成年的过渡,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向成年过渡的人生事件,并不都是平稳、顺利完成的,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导致这些变异的主要社会因素是什么?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秩序的影响又如何?鉴于目前的青年研究大多集中在青年期间存在的诸多问题上,本文认为应该更加关注青年由结尾时期走向成年的过渡时期。青年过渡研究应该着重考察社会变化如何影响青年过渡?有哪些理论和概念适用于理解青年过渡?我国对青年过渡的安排具有哪些特点?这些安排是在复制社会不平等还是在减少社会不平等?国家关于青年的政策是否为青年提供了良好的过渡安排?本文旨在对这一过渡过程提出一个浅显的社会学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12.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着眼于中国青年的历史地位、现实作用,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基础上,多方面阐述了"如何评价青年""如何培养青年""如何创新青年工作"等有关青年工作的基本问题,从理论渊源、基本要义和价值指向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成为指导青年工作的行动纲领和行动指南,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  相似文献   

14.
李大钊青年教育思想与实践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是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和五四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他不仅是伟大的革命教育家,而且是伟大的教育实践家。他的教育思想及在特殊历史时期开展的教育培养青年的实践活动中,十分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其关于青年历史使命、人生观、创新精神、意志力及青年教育途径的论述与实践活动,对当代中国青年教育以及构建现代和谐教育体系都有重要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突出的理论特色。鲜明的政治性是其本质特征,强烈的时代性是其重要特征,浓厚的民族性是其显著特征,突出的实践性是其根本特征。在青年工作的实践中,应以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为指导,回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理直气壮突出政治性,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润物无声凸显民族性,立足实际强调实践性,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亚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以当代世界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为背景,从文化学的角度,考察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影响。首先,对后现代文化思潮和青年亚文化的概念、特征做出界定与辨析。其次.对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后现代取向的形成动因和表现形态进行揭示。对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现象.分别从文化冲突论和文化生态学两个不同视域展开学理层面的分析。最后,对构建21世纪中国青年新文化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青年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反思是对认识的认识,是将自身作为对象的认识,对青年研究的反思,也就是对青年研究已有的认识进行再认识。中国青年研究目前尚处于前学科阶段,必须站在社会变革之中和学术探讨最前沿,青年研究才能有真正的发展和超越。  相似文献   

18.
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新媒体的空前繁荣,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何准确把握新媒体发展规律,有效抢占大学生思想引领高地,成为高校共青团的重要工作。高校共青团要运用互联网思维,不断优化用户体验,大数据挖掘青年需求,依托新媒体有效引领青年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锻炼成才。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青年政治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价值取向是决定一个国家青年价值取向发展方向的重要构成要素,本文通过考察俄罗斯青年对待改革、对待政治制度、政治思潮、领袖人物的态度以及参与共青团和青年联盟组织的活动等问题,以期较为全面和准确地把握俄罗斯青年的政治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