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与台湾经济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与中国大陆的贸易发展迅速,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由台商投资中国大陆推动的海峡两岸贸易发展,拉动了台湾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台湾的一些所谓"夕阳产业"获得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目前,台湾制造业,特别是一些新兴产业已经逐步融入中国大陆制造业体系,两岸制造业之间的分工关系仍然向纵深发展。台湾要实现后工业化时期的结构调整,必须采取两个措施,一是尽快实现两岸"三通",二是尽快对大陆资本实行开放。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愈发密切。作为与我国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加强中老两国的文化交往对于强化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老两国交往的历史源流作为切入点,介绍了强化中老两国交流发展的基础,并基于强化文化软实力建设、打造文化品牌、创新传播方式、打通交流渠道、推进旅游合作及发挥学术交往优势等层面,阐述了在中老两国交往中彰显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策略,以期为有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美国、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乏力甚至有陷入二次衰退的风险。自1975年中泰两国建交以来,中泰经贸关系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双边投资等方面都取得了空前、长足的发展。在全球金融危机阴霾未尽的今天,中泰经贸关系依然发展迅速。同时中泰经贸关系也仍然存在双方商品贸易结构趋同等问题;后金融危机时代进一步发展中泰经贸关系的对策:中国应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层次,泰国则应对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优化升级,中泰双方应共同建立高效的信息化平台和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巴西自1974年建交,199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边关系发展势头良好。2013年是中巴战略伙伴关系建立20周年,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目前两国战略合作的意义并不仅限于双边层面,在全球经济持续衰退的大背景下,中巴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在金砖国家和20国集团框架下进行的战略对话对全球经济复苏,泛太平洋地区经济政治合作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巴关系的发展亦对中国在拉美地区扩大影响力有示范作用。本文从新世纪以来中国和巴西经贸关系入手,从贸易、投资和金融三方面对两国经贸合作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和伊朗关系更加密切,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但发展潜力仍然很大.分析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两国发展经贸关系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探讨在新世纪中伊经贸关系发展的前景及促进中伊经贸关系持续发展的路径,并提出中国对伊朗经贸合作应采取的方式和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6.
海峡两岸定点直航与经贸关系发展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海峡两岸定点直航发展历程的回顾及运行现状的分析 ,提出直航不仅促进两岸航运事业的繁荣 ,而且将推动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老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进入全新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老挝自 1 989年实现关系正常化以来 ,两国的传统友谊和友好合作关系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 ,在政治、外交上 ,两国相互信赖、支持 ,在经贸及其他领域里 ,真诚互利合作。 2 0 0 0年 1 1月 1 1日 ,江泽民主席应邀访问老挝 ,这是有史以来 ,特别是中老两国建交 4 0年来 ,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对中国的友好近邻———老挝进行国事访问 ,在中老交往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为在新世纪中老友好合作揭开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8.
宋国友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50-156
随着中美各自国内经济形势的新发展、中美经济总量对比的新变化和双边经贸互动的新趋势,中美经贸关系出现了新的常态。首先,中美经济总量和双边经贸关系趋向均衡。其次,中美两国在国际和地区经贸规则制定上存在着制度竞争。再次,中美两国经贸互动中的利益置换思维愈发明显。最后,中美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着关键性的双核作用。这些新常态带来新机遇,也诱发新挑战。中美两国要认真研究新常态,充分考虑新常态的特征,并立足于此更好地谋划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
2013年欧盟与美国启动《欧盟与美国双边自由贸易和投资协议》(TTIP)谈判。从TTIP谈判的背景、难点以及近10年欧美经贸关系看,该谈判的提出有其政治、经济、对外战略方面的考量。谈判的难点主要体现在投资者与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数据跨境流动和隐私保护、食品与医疗、数据交易标准、行业监管合作、服务市场开放、政府采购等方面。虽然党派之争中止了谈判,但重开谈判完全可能,因为TTIP对双边的好处一目了然:减免双方关税,降低或消除非关税壁垒,推动跨大西洋的区域分工,将扩大美欧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规模,促进经济增长;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高标准、新兴产业规则的制定、国有企业全球标准、产业技术与安全标准的统一,将影响美欧与其他贸易伙伴的协议签订并影响到WTO原有的规则;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巩固美国与欧盟的战略伙伴关系。该协定对中国的影响不可忽视:协定一旦达成、实施不仅将对中国产生一定的贸易转移效应,而且也将削弱中国在国际新规则和标准制定中的参与权、话语权和影响力,一些规则将可能遏制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阻碍中国梦的实现。面对挑战,中国已经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除此外,中国还应注重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海峡两岸定点直航发展历程的回顾以及运行现状的分析,提出直航不仅促进两岸航运事业的繁荣,而且将推动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欧经贸合作中的现实问题及应对举措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孙桂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5):121-124
中国同欧盟建交30年来,双方业已建立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但是,中欧经贸合作也存在不和谐音符,贸易摩擦时时出现。本文深入分析了中欧经贸合作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多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欧经贸合作关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6年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具有规模大、增速高、波动快、效应广以及结构调整频繁等数量特征,与美、日与东盟的贸易关系像有诸多差异,各方的互动在增加。在有效管理和应对区内外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的条件下,预测2007年的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并持续释放出规模经济效应。得益于区域贸易规模的拓展与环境的改善,澳门与东南亚的服务贸易将继续得以快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贸易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剑荣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4):27-30
阐述了经济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内在相互依存关系,指出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贸易保护的客观必然性,从而说明了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作为一对矛盾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其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一国采取什么样的贸易保护政策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在此基础上,强调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以自由贸易为基本取向的同时,要进行适度的贸易保护。 相似文献
14.
满海峰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131-13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合作大多改变了以往封闭的一体化模式,务实性地采取了开放的地区主义合作模式。地理位置临近的国家之间由于具有较小的运输成本和共同的地缘利益,进行区域经济整合优势鲜明,开展边境经贸合作条件得天独厚。长期以来,中朝边境丹东—新义州两市开展边境经贸合作过程业已成为研究中朝经贸关系的重要视角和特殊平台,尽管双方合作长期面临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和国情特殊性的双重考量,但是双方始终坚持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此举为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今后,走向开放的地区主义将成为双方经贸合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我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力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下,我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选择和建设逐渐成为理论界所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从空间布局入手研究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投资区位分布的现状和特点,并根据区位因素选择的依据,提出决定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一般区位因素和特殊区位因素。以此为基础,本文对我国合作区的区位分布趋势进行了推测,不仅从企业层面提出投资建议,更从政府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义芳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进入 90年代 ,中国与东盟国家和东盟组织间已分别建立了外交当局双边定期磋商制度和高级官员磋商制度。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发展到全面友好合作的新时期经历了三个阶段 :(1)从 6 0年代到 70年代前半期 ,中国与东盟组织没有建立直接联系 ,与东盟国家基本处于冷战状态。 (2 ) 70年代中期到 80年代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有较大发展。 (3) 90年代 ,中国与东盟关系进入全面友好合作的最好时期 相似文献
17.
结合农产品生产与贸易数据,以受摩擦影响最显著的农产品为切入点,研究显示:拉美在大豆、高粱等少数产品上替代美国的潜力有限,而在食品、水产等产品上潜力较大,在水果、蔬菜、猪肉等产品上潜力巨大。但是,拉美农产品要真正进驻中国市场,在产品质量、供应链体系、国际营商环境等方面仍需改进,因此有必要加强进口农产品质量监管、推进中拉区域经济一体化、改善农产品贸易营商环境,为中国更好地应对经贸摩擦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要素约束与发展对外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过程中面临多种要素约束,最根本的约束要素是人力资源。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不同要素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也不同。农业经济时期土地是制约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工业经济时期资本是制约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服务经济时期通常意义上的劳动是制约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知识经济时期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经济的持续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突破该阶段首要要素制约的过程。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对外贸易至关重要。发展对外贸易除了可以获取本国的短缺要素,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取有利于本国经济不断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市场范围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深层原因与未来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早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4)
中国加入WTO后,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贸易摩擦的凸现,已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障碍之一。本文在分析中美贸易不平衡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美贸易不平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我国政府应采取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