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列宁的民族自治思想与苏联的联邦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清 《学术论坛》2004,1(1):116-119
列宁在国家结构理论方面,向来主张建立单一制的民主集中制共和国,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并对联邦制持否定态度。而实践上,苏联却实行了联邦制,苏联的解体,从联邦体制来看,并非选择上的错误,而是列宁的后继者在实践中存在误区:一是没有很好地贯彻列宁的平等联合思想;二是忽视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三是人为地制造一些民族国家和地区,并为此付出了代价。  相似文献   

2.
以史为鉴:苏联解体原因与启示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其解体的原因和教训本身就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有关文献的考察,文章认为戈尔巴乔夫错误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叶利钦的党内投机行为是造成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结构矛盾和传统体制与社会生产力矛盾是根本原因;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等方面积重难返的弊端是其深层次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反苏战线)是外部因素。研究苏联解体问题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加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3.
如何将民族和文化多样性同成熟且团结一致的独立国家观念协调起来 ,这是斯里兰卡等发展中国家当今面临的主要挑战。对于不是按联邦制国家的传统创建模式———由各独立小国聚合为一体 ,而是由单一制国家转为权力分享国家而创建的联邦制或准联邦制国家来说 ,如何协调更是一个大问题。人们处于这种情况 ,总不免担心联邦制可能导致国家的解体和分裂。现在需要做的事情是调和一对相互矛盾的目标 ,既要构建一个强有力的且有实效的中央政府 ,又要承认民族和文化多样性。这就需要一种既不全是单一制 ,又不全是联邦体制的复合型结构 (或称准联邦制结构 )。为了实现协调 ,客观上可能要求权力的不均衡倾斜或分散 ,但是这样一来 ,某些少数群体取得特殊待遇 ,又会引发其他群体的抵触情绪。仅仅将权力分散下去还不够。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建立解决政府间争执的有效机制。提倡折衷 ,提倡按比例分配权力 ,提倡公众对多元化、权力世俗化和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崇尚 ,这对于消除文化与民族对抗 ,消除政治两极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地方自治: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民主作为国家形式,包括政体和国家结构问题。“所谓‘政体’问题,那是指的政权构成的形式问题,指的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资产阶级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又分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又分议会制共和国和总统制共和国)两大类。所谓国家的结构问题,就是国家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之间、国家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资本主义国家结构形式分单一制国家和复合制国家两类。单一制国家根据民主原则的一般要求,必须使那些具有经济、地理和民族成分的地方实行自治;复合制国家,一般采用联邦制的结构形式。要全面认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价值,必须同时注意各派政治人物在政体问题、国家结构形式问题上所作的探索。 以往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偏重于政体问题,而忽略了国家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影响下,一些人又提出了在我国实行联邦制的问题。他们胡诌什么要把“联邦制”作为立宪原则,为保证“西藏高度自治”,要解决“西藏问题”和其他问题,“就必须建立一个多党政治的联邦式国家”等等,公然要以联邦制取代我国单一制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他们今天提出这个问题,同解放初期有人不了解我国国情,照搬“苏联模式”是不  相似文献   

6.
范俊 《学术探索》2016,(4):31-36
极其复杂的民族构成、失之偏颇的民族政策与全球化的冲击是导致俄罗斯民族问题的主要因素。对此,俄罗斯理论界与政府表现出极大关注,并把目光聚焦在族际冲突、民族分离、国族建设、民族联邦制改革以及境外俄罗斯人地位等问题上。当前俄罗斯各种民族理论间的争议很大程度上源自不同的学术立场:国家的立场、俄罗斯族的立场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立场。在民族问题的治理路径上,如何在促进民族交融与避免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失误之间寻找平衡点,是俄罗斯面临的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7.
立法体制,讲的是由某几个国家机关行使立法权的问题。在一个国家内,如果由两级国家机关分享国家立法权,即为二级立法休制;如果只由中央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即为一级立法体制。立法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因素。因此,实行单一制结构形式的国家,一般都实行一级立法体制,立法权力由中央的立法机关独享;而联邦制国家的成员国具  相似文献   

8.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本文就“一国两制”构想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贡献,以及实践中对祖国统一所起的作用谈点看法.一、“一国两制”在国家学说上的新创造1、一种新型的国家结构形式.马克思关于国家结构的理论认为:国家作为统治阶级专政的工具,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国家形式一般包括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两方面的内容.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从历史上看,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和联邦制.我国现行的是单一  相似文献   

9.
政体新探     
政体与国家主权的归属没有必然的联系 ,政体与政权组织形式并非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政体的本质是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关系。政体即为政权组织形式 ,但应当包括国家结构形式。对于政体问题应当从多个角度加以认识 ,我国的政体是共和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具有联邦制特点的单一制和民主集中制。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国家统一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霁 《甘肃社会科学》2002,1(2):103-105
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是他的精神遗产中的瑰宝。孙中山认为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中华民族振兴的必要前提 ;国家统一最好采用和平方式 ;国家统一应是全面的统一 ,民族统一是基础 ;中国统一后的国家结构形式不能照搬美国的联邦制模式 ;国家统一的主要障碍是军阀和帝国主义 ;国家统一的潮流是阻挡不住的。研究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 ,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爱国革命精神 ,对于推进和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族自决"和"联邦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则和重要观点,它的主旨是殖民地被压迫民族有权脱离帝国主义压迫民族而组织独立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受其影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曾主张中国境内少数民族实行民族自决,与汉族共同成立联邦制国家。后来,随着对国情的认识深化和对革命的深入了解,逐步扬弃了这种主张。认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更符合中国实际。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不断创新,显示了与时俱进的品格。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国建立前后,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有过从联邦制到单一制的转变。此后经北洋军阀统治到国民党统治,国家结构形式在制度形态上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单一制。民国时期国家结构形式的实践表明,中央集权缺乏相应的权威,地方分离割据势力是中央政府无法消除的心痛;地方自治举步维艰,往往为中央或地方的官僚政治所利用。以独裁为特征的中央集权和地方割据都是一种官治,而官治则是民国时期国家结构形式实践中的病原。  相似文献   

13.
苏联的解体并没有解决俄罗斯联邦内部的民族矛盾。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 ,遭遇到自身民族问题危机的俄罗斯联邦避免了解体的灾难。但目前车臣问题仍然是影响俄罗斯联邦制巩固的一个难题。车臣问题使俄罗斯联邦制度面临严峻挑战 ,对未来俄罗斯联邦制的演变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面临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然在多民族国家中 ,民族冲突不可能通过多数决策程序解决 ,那么民族多样性就可能瓦解政治共同体。多样性问题不仅仅是个人权问题 ,它更涉及国家和现代民主的经典多数原则的问题。所有民族共同体都承认它的合法性 ,这是一个国家运作的必要因素。只有在各共同体相互信任 ,并且信任国家制度、国家领导及其分权体制的基础上 ,多样性才能成立。联邦制、区域制、宪法、政体和选举体制提供了一些制度形式 ,使少数民族和多数民族一样作为平等成员被国家接纳 ,感到有人代表自己并保护自己 ,感到和而不同的民主促进着多样性。通过优惠政策和国家行为学说 ,通过有效法院体制保障的集体权利 ,公民权可以使多样性发扬光大。国际社会越来越要求在国际法的基础上强制执行少数民族的权利。然而 ,国际组织通过强制执行来促进现存多样性的事情还不曾有过  相似文献   

15.
苏联是一个过程(二十七)苏联之为苏联,就在于它是一个有着自己主权与独立地位的国家、一个人民成为社会主人的国家、一个共产党执政的国家。这些基本特征的存在形态,在苏联的不同时期,有很大的区别。苏联的历史,是这些特征形成、发展到弱化、变形以至消失和国家解体的历史。但是苏联存在,这些特征就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苏联是对西方全球化的反动和对它的历史方向的逆转。(二十八)在西方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西方垄断资本同世界工人阶级、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的矛盾,特别是在第三世界,集中于国家主权、民族独立问题。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首…  相似文献   

16.
民族区域自治政治方式在中国的成功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政治方式主要有民族自决权、联邦制和民族区域自治。由于世界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渊源和民族情况不尽相同 ,因而解决民族问题的政治方式也有所不同。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 ,经过较长时间的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 ,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政治方式运用于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实践 ,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成功地解决了国内民族问题 ,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论宋教仁的国家结构观和地方制度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继才 《船山学刊》2003,(3):40-42,60
自武昌起义至被刺身亡,宋教仁的国家结构观和地方制度观经历了二次转变。1911年10月至1911年12月,宋教仁主张建立联邦制国家结构,1912年1月至8月,宋教仁改变立场,主张采用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实行中央集权,1912年8月至1913年3月,则又逐渐趋向于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和地方分权。宋教仁每次转变,都有复杂的背景和深刻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谢一彪 《人文杂志》2007,2(3):190-193
民族自决权有三个层次的涵义,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或与其他民族联合组成联邦制国家,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中国共产党将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讨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实现民族自决权的最好办法。  相似文献   

19.
国家结构形式是一个国家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的基础,是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最基本的制度安排.本文试图从国家权力的角度来划分和分析国家结构及其本质特征.结合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可以看出,我国国家结构与典型单一制或联邦制都有很大区别.我国在本质上是单一制,不过有很强的中国特色,可称之为复合式单一制.准确地把握我国国家结构的本质和特色,对于我们更好地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国家结构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联邦制的首倡者,但他对联邦主义并未一以贯之。在南京临时政府组建之前,他经历了由联邦制到单一制再到联邦制的思想变化。在南京临时政府组建过程中,孙中山改变立场,转而主张建立单一制国家结构。孙中山思想转变的原因是复杂的,这反映他对国情认识的深化,也反映出国家结构问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