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先进文化与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党适应社会发展、保持先进性、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要求。当今时代,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和迫切性。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建设,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2.
我们党的凝聚力由精神凝聚力和物质凝聚力两个部分组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增强党自身的凝聚力指明了方向 ,是党的凝聚力的源泉和动力。践行“三个代表” ,增强党的凝聚力 ,当前应在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和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实现共同理想等方面下工夫 ,不断增强党的“内聚力”和“外聚力”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筑中华民族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强大民族凝聚力的要求。其具体实践包括: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特征,坚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解决我们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坚持改革开放;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相似文献   

4.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和必然要求,党的先进性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法宝和根本保证。我们必须根据当前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不断提高党的先进性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括了近代以来,指导和推动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的三面伟大旗帜。邓小平理论则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伟大旗帜。邓小平理论在当今中国向何处去的几次重大历史关头,指引中国走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是当代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政治基础。邓小平理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才智和力量,使中国整体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这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物质基础。“一国两制”的构想,推动了中华民族大团结和祖国大统一的逐步实现,更加增强了民族凝聚力。邓小平理论关于我国的外交路线和策略的思想及其实践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邓小平理论是先进性和包容性的统一,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凝聚中华民族一切积极力量的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6.
国家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任何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谋求属于自己的位置,都必须增强国家凝聚力。近年来,对于国家凝聚力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并呈现持续升温之势。目前,关于国家凝聚力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国家凝聚力基本范式的研究;国家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关系的研究;世界上其他国家凝聚力建设的经验及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国家凝聚力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建设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教职员工价值观念发生转变、基层党组织形式化、组织纪律不严、对凝聚力建设工程的认识肤浅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基层党组织工作实际,统筹影响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建设的内外因素,从完善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紧抓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完善党组织的规章制度、积极开展高校文化建设等方面,全面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传统,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和社会意识的潜流,渗入社会心理的深层,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因.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文化的现代化是重要的标志之一.探究中国文化,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目的就是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为我们的事业提供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文化全球化与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与民族凝聚力是紧密相联的,今天,我们要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建设,这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本文从文化建设的两层结构就如何增强民族凝聚力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间清明节种种祭祀与游乐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生死超越的最重要的追求:通过回归生生不息之"仁"来超越死亡,获得生命的永恒,并由此获得人生发展的方向和动力。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表现于清明节背后的独特的生死超越的观念,凝聚我们的共识,以为世俗化、功利性不断强化而缺乏信仰的中国人增添生命的正能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为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1.
企业凝聚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企业有效运行的保障,是企业生命力之所在.从凝聚力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和影响企业凝聚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长庆油田公司企业凝聚力建设的经验,提出了中国石油企业凝聚力建设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儒学虽在近代中国渐逝了官学地位,但还是承担了任何思想替代不了的历史角色:儒学仍然是多数国人的生活准则,民族凝聚力的动力源泉,中华民族脊梁的精神支点以及主要政治学说的思想资源.对儒学在近代中国社会历史角色的认识,可以为我们今天批判地继承和利用儒学,服务于现代化建设提供思维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化是讲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它作为促进天人和谐的凝聚力、推动绿色发展的源动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向心力以及中华民族复兴的驱动力,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加快生态文化建构的步伐,摒弃人与自然分离的二元文化观,建立生态文化法律保障制度,健全生态文化道德保障措施,吸收借鉴中外优秀生态文化成果,构建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全面的阐述,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观点,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大精神动力的新命题。学习、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动力思想的基本内容,充分发挥精神动力作用,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综合国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历史上,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至今仍然具有重要价值,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宝贵文化资源.深入发掘并借鉴传统和谐文化的精华,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创造的伟大的中国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引导着中国革命的胜利,更是民族存续的精神血脉,是民族兴盛的精神资源。中国革命精神昭示着中国未来的发展,体现着现代中国的要求,是激励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现代民族精神。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革命精神,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样需要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是《江泽民文选》的重要思想内容,文化价值思想是江泽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产生动力作用,提供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文化基础,是形成我国各族人民巨大凝聚力和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提高我国公民素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基层党组织加强凝聚力建设的现实意义,分析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建设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在高校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凝聚力工程”建设,并从工作机制、制度建设、创新活动载体三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班集体建设的关键是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建设,结合加强班集体凝聚力建设的实践,认为班集体凝聚力建设应坚持让学生渐进式自律的理念,抓好安全稳定和班风建设两条主线,打造素质教育平台,注重发挥任课老师、家长、班干部、团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分化与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的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中,转型造成经济利益分化,社会结构变化,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必须相应加强。我们应重新认识国家的社会职能,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拓展理论与实践的空间和领域,重建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