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人员参与的广泛性、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教育理念的人本性的特点。从现实情况来看,“大思政”格局下面临着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不明显、育人模式陈旧单一、师资队伍建设薄弱等现实困境,难以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扎实推进“大思政”格局的构建,高校在统整多方资源上,构建“三全”一体化育人体系,形成思政育人合力;在利用教学模式上,活用、巧用专题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模式,切实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大思政”协同育人共同体,稳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开展。  相似文献   

2.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创建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符合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高校要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新媒体时代的环境要求以及高校科学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将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放置于高校育人工作的总体布局中,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制度建设协同共进。开展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且具有精神内核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大思政”与“大党建”协同教育格局,以推进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建设。  相似文献   

3.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要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于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之中,有助于发挥专业课育人功能,对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食品专业课程思政现状进行系统分析,以专业课程思政和案例研究为着眼点,总结现有问题,并以《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课程为例,挖掘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探索融入方式和多元评价方法,最大限度发挥专业课“育人”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旨在为食品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模式,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专业教学贯穿大学人才培养始终,是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核心载体,亦是思政教育的必由路径。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开展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文章以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为例,围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等目标的达成,积极探索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同向同行的建设路径和实施策略:从课程体系、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等方面厘清思政教育建设思路,以思政资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为切入点,改革创新思政育人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和主要阵地,对“德技并修”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在“三全育人”思想引领下,课程思政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课程思政建设势在必行。通过厘清“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指出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推行课程思政育人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结合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及不足,从健全管理机制、壮大育人队伍、拓宽育人渠道、创新教学体系方面打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大背景下,无论是教师队伍的改革还是实践探索的经验都有一定的成效,但是相对于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还不够成熟,如何优化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规范机制是当前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重难点。本文根据职业院校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结合职业院校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经验,探索高质量拓展课程思政的方法,在分析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实践案例的基础上,制定职业院校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框架,探讨思政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企业导师产生有效关联,协作推进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提出加强职业院校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制度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提升教师参与度;构建协同育人教学体系,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对职业院校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进行创新,不断丰富课程思政改革建设内涵。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探索创新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模式,强调两者协同合作、资源信息共享,积极构建思政育人大格局、大师资、大平台,发挥思政教育铸魂育人的作用。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以课堂教学启智育人、以第二课堂立德树人、以“双创”实践守正创新,建设有组织有实践的大思政育人平台,多角度开展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发挥最大的育人实效性。同时,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实施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了解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在协同育人方面的可行性、协同方式和育人效果,并提出改进和完善措施。促使协同育人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加强协同行动力,不断创新育人方式,探索育人路径。  相似文献   

8.
德育与智育的融合,课程与思政的碰撞为学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为立德树人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概述了“课程思政”的缘起、内涵和价值意蕴,提出推进卫生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课程思政机制、营造思政教育氛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专业岗位对接、打造思政教育协同框架,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突破思政教育边界、形成思政教育共同体,创新课程教学模式、营造课程思政教育生态、提升思政教育迭代效应。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医教协同教育改革里程碑式在推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尤为突出,充分发挥高校的各方力量,重构协同育人新版图、重塑协同育人新格局、重现协同育人新效果,为医学院校培养又红又专的医学人才,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构建大思政育人工作体系,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考量。聚焦新时期医学院校破解的焦点,以医学院校实际状况视角,用PAS方法客观调研当前育人的现实境遇与挑战,结合长春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精准构建协同育人逻辑结构,系统分析杏林青马工程育人机理,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落脚点,构建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长见识知识、加强品德修养、增强综合素质五个方面协同育人创新机制,真正提升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社会文化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多元文化、多元经济发展形态的形成,使得大学生德育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等受到严重影响。面对多元信息的迅猛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构建课程思政与艺术素养协同育人模式是提高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必要选择。构建课程思政与艺术素质协同育人体系,既要以课程思政为抓手,也要以艺术课程为主要平台,基于此,本文对两者协同育人模式构建进行论述分析,旨在深化课程思政与艺术教育融合,达到学生艺术素养全面培养目的。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下思政教育工作呈现出教育方式由嵌入式向融合改变、教育主体从单一向协同延伸的发展趋势。但同时也存在着思政教育系统性不足、思政教育主体协同力不够的改革难点。对此,面对新时代下的新要求和新问题,遵循“三全育人”的要求,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优势,建立全方位协同育人模式。围绕课程思政教育创新需求,打造多主体参与的思政教育队伍,通过系统性破解思政教育改革难点,实现思政育人的革新。  相似文献   

12.
在高职院校大系统中,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是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成效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教育主体合力不足、教育过程衔接不够、教育平台联动不强等问题,高职院校应通过推进主体合力、载体互补、渠道协同等举措,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构建高效协同机制,形成思想政治工作整体合力,充分发挥思政工作的聚合效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和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以汽车类专业为例,以汽车工程师能力和工程教育认证为标准,把汽车类专业大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道德要素归纳为社会责任、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本文在分析汽车类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科学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体系、拓宽职业道德教育途径,把职业道德培养融入学生大学全过程;建设一支由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团学人员和行业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提高职业道德育人能力;改革职业道德评价方法,检验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具有职业道德的能满足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成为新时代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必然选择,也是激发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手段,在培育高素养专业人才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过程中主要存在着融合深度有待加强、引领作用发挥不到位、协同育人方式创新不足以及育人队伍有待强化等问题,基于此分别从多个角度提出更新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工作理念;建立健全长效保障机制;强化党建引领价值丰富协同育人活动形式,强化育人师资建设等新路径,助力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高质量开展。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背景下,领悟“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充分挖掘和运用军事理论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思考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课堂的方法,探讨高校军事理论课思政建设的困境以及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立德树人”已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而言,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应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应提高对课程思政工作的重视和关注,从而为“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提供有效保障。高等职业院校财经商贸类专业应根据当前的教育形势来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加以优化和完善,在逐步构建协同育人课程思政建设体系的同时,为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符合要求的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视域下提升药理学实验教学育人成效,不但能够提升药理学实验课建设成果,还能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目标,促使药理学实验教学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本文基于课程思政视域,对提升药理学实验教学育人成效的路径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深入挖掘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在药理学实验教学育人上的实施路径,将药理学实验教学建成传授专业知识技能,改变思政教育“脱轨”现象的好课。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所有课程中的教学理念。经过调查数据分析,从“五育”并举的视角下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内涵进行解析,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并提出践行诉求。研究认为:当前课程思政的各要素推进不均衡、不协调,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融合度不高,教师的使命意识与学生的现实需求不匹配,课程思政建设应从学校层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形成课程思政建设有效检视制度和督导方式,建立课程、专业、学科思政体系,牢牢把握课堂教学主渠道,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9.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协同育人,是提升新时代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效能的必然之举。关键在于明确高校思政课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领航地位,发挥思政课的领航作用。高校思政课领航课程思政建设对于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思政内涵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了“何以必要”的问题。思政课能够领航课程思政,是由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所决定的,回答了“何以可能”的问题。构建教学目标引领、教学内容引领、教学方法引领、师资队伍引领于一体的现实进路,回答了思政课领航课程思政建设“如何推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非法本法律硕士教育是我国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和社会需求日益多样化,非法本法律硕士教育逐渐显露出人才培养同质化、教育资源配置较为欠缺、专业方向设置偏于传统等问题。为回应高质量法治人才需求,围绕非法本法律硕士培养目标,需要厘清“复合型”“应用型”“法治人才”的内涵,树立服务需求、融合育人、协同育人、分类评价的培养理念,探索构建特色鲜明、资源协同、融合发展的非法本法律硕士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