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创建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符合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高校要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新媒体时代的环境要求以及高校科学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将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放置于高校育人工作的总体布局中,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制度建设协同共进。开展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且具有精神内核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大思政”与“大党建”协同教育格局,以推进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建设。  相似文献   

2.
高质量党建工作是高校事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保障。在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不仅是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为实现高质量的党建工作,应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作用,提升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工作的思想认识;强化政治引领,促进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拓展工作形式,促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从而形成高效的党建工作机制,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高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3.
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是见证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再现着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奋斗场景。系统梳理“红船精神”生成的理论、实践和文化等维度,概括提炼“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核心要义,从而探析“红船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同根同源、新时代青年教育一脉相承、高校党建教育工作相融相通的内在关系,探索将“红船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全覆盖、拓展互联网全平台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我们标定了新时代新征程的文化航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维护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抓手,须与时俱进融会贯通文化自信自强理念,不断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汲取育人力量,挖掘育人价值,努力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新生态。本文全面阐释文化自信自强的内涵价值,深入分析文化自信自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系统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不仅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化人功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自强,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蕴。  相似文献   

5.
林可全 《人才瞭望》2016,(12):107-109
笔者旨在一方面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全面落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程,进而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通过不断创新新常态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综合性地提升新时期新时代的大学生能力.相对而言,构建新常态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大学生生活出发,规范大学生的教育理念,全面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进而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明确了新常态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依据与原则,探讨了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对策,希望构建新常态的思政教育发展格局,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确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通过提高网络思政教师的专业能力、创新网络思政教学模式、加强网络思政课程建设等路径实现,以全面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7.
劳动教育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对于构建个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具有重大的时代和实践价值,拥有共同的实践属性、一致的育人目标、相同的务本崇实原则等理论逻辑。现实路径主要有:打造以“劳动”为主题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精品课程;善用“大思政课”,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重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中融入劳动价值观教育。评价维度主要从目标、过程和成果三个维度来展开。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出严峻挑战。在网络文化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群体的互动更加频繁,内容更加开放、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是筑牢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途径。网络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要坚持做到“敢于亮剑”、力争实现“虚实结合”、真正形成“从独白走向对话”,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为主题,分析新媒体的内涵、新媒体时代话语传播的特点、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重要性,探讨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创新路径。本文认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创新话语的表达形式,紧跟时代发展和社会热点,丰富话语的话题选择,加强校园新媒体的建设和管理,优化话语的传播渠道,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网络社群属于互联网共享平台,是当代大学生实现其社会属性与归属需要的共享平台,同时也是当代大学生满足学习需求、情感需求及理想需求的重要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打造高水平人才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基与灵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系列挑战,采用学习共同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突出的优势。网络社群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共同体构建要把握好党的领导、内容设置、体系完善等几个方面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经济时代悄然出现,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核心力量,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是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密歇相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培养和塑造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作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当前社会环境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新时期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当将实现二者融合起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切入,从而让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校“大思政课”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为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指明了方向。对多元文化带来的诸多“变化”保持客观态度,始终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于人、于社会、于时代的意义责任“不变”。“大思政课”创新实践就是要整体上把握育人的“事”“时”“势”,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路径,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13.
大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而培养学生的思政品质,需要遵循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举措及基本原则。在多维视角下,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进行重新审视,确保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利契机对学生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工作。首先要明确多维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需遵循什么,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指向,并最终确定多维视角下该如何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并为社会转型输送人才。  相似文献   

14.
智能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化、教育的公平化,但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化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智能原住民”对主流价值的认同危机、教学内容未与智能时代结合、教学模式的智能道路还不明朗等。为更好地使智能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在“智能社会”大背景下“以人为本”革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以智能时代为背景更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智能技术为依托变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完善学校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新时代背景下,积极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相互融合的立德树人协同体系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新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也遇到了一些发展瓶颈。为解决这些现实难题,就要做到:一是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坚守思政工作正确方向;二是加强理论武装头脑,构建思想铸魂体系;三是培育思政工作品牌,打造思政工作特色;四是完善思政工作项目,夯实思政工作根基;五是加强队伍建设,优化思政教育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互联网突飞猛进,海量信息在网络上的不断涌现使得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产生“距离”,同时西方影视文化、韩流文化等不良思潮在意识形态领域不断渗透,这些现象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为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深入挖掘其富有的深刻内涵,并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机结合,融入到《思想道德与法治》(以下简称《道法》)课程当中。这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增强青年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提升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也受到了其影响,因此,关于如何如何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体系成为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问题。如何开拓创新是各个高校所面临严峻的挑战,怎样做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迎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也成为高校关注的焦点之一。这需要高校不断改进工作体系,不断创新、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有效性是衡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高校作为思想最活跃、知识最密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最快的地方,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的前沿阵地。在网络时代下,高校学生无论在思想观念上还是在行为表现上都出现了新的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应地面对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和越来越复杂的新情况,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实现其有效性,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教育体系的日趋完善,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在新时代发展下的高校教育必须将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重视起来。但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开展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学生、教师、高校、社会环境等因素。因此,在素质教育快速发展下,要想实现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迅速转变辅导员思想,创新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方法,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为科技革命注入新生力量,在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催生出新的经济形态,为教育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夯实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立足整体来看,两者是相互契合、相互赋能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其进行应用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从育人队伍、教育内容、外部应用环境、虚拟场景、智能平台、教育载体等维度入手开展相关工作,实现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融”,保证教育先进性与有效性,推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