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应当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基于多元化的媒体平台构建课上课下思政引导一体化空间,创新课程思政的实施方式,简化课程思政的流程,达到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的效果。本文分析新媒体对课程思政实施带来的重要影响,高校新媒体环境下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不断优化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达到构建全方位育人机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使先进技术开始在各行各业发挥价值,同时也促进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各学科的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但同时也开始面临更多挑战。对于思政教育而言,将新媒体全面融合有利于提高其教育质量与效率,为了在新媒体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发展,对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展开研究至关重要,探索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英语与思政教育的跨学科融合,成为高校英语教师迫切需要探索的问题。本文结合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特征,研究了新媒体背景下对高校思政教育展开创新的意义,提出现阶段高校英语教学思政教育存在的不足,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以期推动高校英语教学的作用发挥,促进思政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成为新时代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必然选择,也是激发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手段,在培育高素养专业人才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过程中主要存在着融合深度有待加强、引领作用发挥不到位、协同育人方式创新不足以及育人队伍有待强化等问题,基于此分别从多个角度提出更新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工作理念;建立健全长效保障机制;强化党建引领价值丰富协同育人活动形式,强化育人师资建设等新路径,助力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高质量开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媒体改革速度日新月异,新媒体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力。在高校教育中,新媒体的应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且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和美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工具。然而,高校思政教育和美育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一直以来都是独立存在,缺乏有效的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两者的教育功能,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而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变革,如何将高校思政教育和美育教育有效地融合起来,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文章从高校思政教育特点和美育现状出发,探索新媒体时代两者融合的意义,并结合融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两者融合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形势之下,信息技术赋能教育的趋势更为明显。对于教育者来说,及时抓住数字教育发展契机,引领教育的信息化变革和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创新的内在呼唤,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来说,新媒体环境下各类媒介的创新使用,信息化教学的纵深推进,将解决思政教育资源利用不足、教育聚焦度不高、协同育人时效发挥不明显的弊病,对于思政课堂优化建构具有多重意义。本文主要就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运用问题进行探讨,在现有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研究宏观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微观分析。通过对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的深入反思,明确新媒体时代下信息技术势能转化为思政育人效能的最佳答案。  相似文献   

6.
如今大学生在新媒体思潮的影响下,其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及行为活动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圈层化”。本文深入分析网络“圈层化”的定义、特征及表现形式,其造成大学生接受信息封闭、价值观念偏差、思维模式固化,同时使得师生的认知差异不断拉大,影响思政教育主流声音有效传播,影响网络思想异见有效监控。高校要充分发挥网络思政平台主阵地优势,打造思政“网络军队”,完善网络思政平台,融入学生圈层,强化网络监督,积极研究探索破圈之道。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短视频开始从众多新媒体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代大学生最喜欢的信息获取来源之一。高校思政课教学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思政课育人新阵地、发挥育人过程中大学生的主体性、实行线上线下育人相结合,就有必要运用短视频开展育人实践。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把准学生短视频的创作方向、把控学生短视频的创作过程、把握学生短视频的审核、发布与互动。短视频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知识育人、兴趣育人、价值育人、协作育人、实践育人。并对运用短视频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育人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教育事业和信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高校开展育人工作对学生思政教育也愈发注重,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对思政教育工作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使思政教育效率与质量得到同步提升,加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实践研究也十分有必要。本文联系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积极意义,对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开展现存的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并从深化互联网+思想认识、完善思政教育内容、推行互联网+教育模式、做好校园网络文化融合、强化网络监督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有效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实践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给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失效”危机,高校思政教育长效性建设应重视机制建设。强化思政教育,是学校一项系统性工作,核心是要建立一套可以有力保障思政教育继续获得实效的长效机制。为此,应该构建领导机制与管理机制,构建并且完善队伍激励保障机制与全员育人机制,建立教育、管理与服务充分融合的全程育人、全面育人机制,构建并完善大学生思政教育保障机制,建立长效的工作评价机制等,接下来,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探究,旨在能推动思政教育成效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创建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符合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高校要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新媒体时代的环境要求以及高校科学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将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放置于高校育人工作的总体布局中,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制度建设协同共进。开展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且具有精神内核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大思政”与“大党建”协同教育格局,以推进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建设。  相似文献   

11.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点内容,需要完善高校资助育人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高校资助育人管理政策,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资助育人的工作,要加强高校全面资助育人过程,采用多样化的资助育人方式,正确的资助育人价值导向。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以政府为主导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有助于保证教育公平,避免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失学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发展,很多困难学生的需求也随之发生改变,这要求高校应以发展型资助育人方式考虑不同学生的特点。发展型资助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是一种新模式,它强调了以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系统性、全方位的帮扶,包括财力资助、学习指导、职业技能培训和心理咨询等,高校可以为贫困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提升其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同时,发展型资助也要求高校领导采取战略思维,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协调,提高工作效率,使资助工作有效运行。本文结合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进行分析,并从理念创新和体系建设两方面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进行研究,提出相关建议,助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社会文化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多元文化、多元经济发展形态的形成,使得大学生德育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等受到严重影响。面对多元信息的迅猛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构建课程思政与艺术素养协同育人模式是提高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必要选择。构建课程思政与艺术素质协同育人体系,既要以课程思政为抓手,也要以艺术课程为主要平台,基于此,本文对两者协同育人模式构建进行论述分析,旨在深化课程思政与艺术教育融合,达到学生艺术素养全面培养目的。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已经变成了新媒体时代,高校也应该重视新媒体行业带来的优势和便利条件,新媒体的发展对高校思政教育手段带来了有力的契机,但是高校应该要密切注意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应该采取有效的手段来做好思政工作,并且形成良好发展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重要手段,但学校、学院、辅导员和学生社团纷纷建立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导致内容单调和建设同质化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建立"纵向建体系,横向建品牌"的汇聚与融合机制,分析了机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并从学校体系建设、品牌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介绍新媒体平台汇聚与融合机制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随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必须开展新一轮的改革工作,以此推动思政课程符合新时期育人需求,并能够有效应用网络媒体与平台构建新的思政育人体系,推动思政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本文即在此背景下展开研究,通过分析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中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立德树人背景下的高职思政教育改革路线与措施。从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出发,探讨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的路径,以期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人类社会进入到新媒体时代,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互联网、移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被广泛应用,对教育形成了至少两个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对高校的思政教育课程.高校的思政教育是培养高品德、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课题,新媒体时代为思政教育的创新提供了可行性.基于此,从其对高校学生和思政教育的影响出发,探索创新路径,为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下,心理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心理育人,其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影响,应使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心理育人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提高大学生思政教学的认同感与接受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同时,其还可以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使思政工作“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成为可能。心理育人能够为思政教育提供理念方法上的借鉴,增强育人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实现育心与育德的充分结合。基于此,本文将具体探究心理育人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以期能促进高校思政教育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政教育融入“文化引导”已成趋势。本文聚焦高校思政教育融入文化引导,实现思政育人和文化育人的“双育”目标这个主题,从“文化引导”相关概念的初步理解入手,以民航院校为对象,简析思政教育和“文化引导”的逻辑联系,及民航院校思政教育融入“文化引导”的必要性,最后,从内容分类中择选出五种引导模式,简要介绍思政教育推进文化引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思政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应积极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助力打造思政课高效课堂,发挥好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运用好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微课堂、网络思政等形式启智润心,形成育人新局面。由此,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探析创新思政机制,扩展思政教学路径和方式,从入脑、入心、有声、有情等四个维度阐述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对打造高效的思政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数智化的应用引领了高校会计专业思政教育改革,使得“三全育人”理念得以成为现实,有利于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然而从高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现状来看,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融合不紧密、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够深入、数智化的应用缺乏合理性等问题仍然存在,导致思政教育效果不理想,无法准确体现数智化的优势。对此,本文将探讨数智化对高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影响,指出高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阐述数智化背景下高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化策略,仅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