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税务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顺应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而设立的一种专业学位,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与学术硕士学位存在明显的区别,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也有别于学术硕士学位研究生。我国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刚刚起步,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都处于探索阶段。海关税收在我国税收中占有很大比重,海关和社会其他部门对既懂得税收知识和征管技术,又熟悉海关业务和海关税收征管技能的人才有着较大需求,但我国对此类人才的培养落后于现实需要,因而在海关院校设置税务硕士专业学位十分必要。上海海关学院是我国唯一的海关高等院校,该校对优化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和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卢安 《人才瞭望》2015,(4):29-30
专业硕士是相对于学术硕士的同级研究生培养模式。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是为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主要培养具有较强职业性的高级应用型商务人才。目前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招生与教育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与国际同轨,较为规范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还是有很多亟需完善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王威  罗先喜 《人才瞭望》2017,(12):190-191
集成电路产业已经形成设计、芯片制造、封装与测试的基本行业格局,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作为产业发展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亟需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本文从科学的课程结构设置、合理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优化以及先进的"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等三个方面提出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建议,以期为电路与系统专业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是站在工程教育背景下对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通过对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特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借鉴以往各大高校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经验找到适用于当前经济背景下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中职院校旅游专业的重要内容,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尚存许多不足。本文从研究内容和研究类型两方面对已有内容整理,找出影响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概念界定不清楚、研究理论与实践脱节、研究层面浅三个问题。因此,有必要解决加强理论研究、培养创新能力、深化研究水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创业教育模式体系的基础。在对我国高校创业型大学生培养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并借鉴国内高校优秀创业型大学生培养模式成功的实践案例和经验,从高职院校实际与学生实际出发,尝试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烟台职业学院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确立“2+1”人才培养模式,搭建良好的工学结合技能教学平台,将职业教育与传统学徒制有机结合,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受到了广泛关注,成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键,在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要积极融合计算机技术,确保能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实用型人才。本文简要分析了高职院校建筑师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整合计算机技术的优化路径,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曹宇  代学民 《人才瞭望》2016,(2):183-184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针对本科生的普及教育是为了满足培养绝大多数一般水平学生的需要而设置,但对于一些高水平、高素质、有进一步深造需求的拔尖本科人才,普及式的培养方式较难达到他们的需求.有些高校和教育机构意识到了拔尖本科人才和研究生的贯通式培养的重要性,但在真正实施拔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脱节的两段式培养,本科生中实行基础教育,研究生阶段实行专业教育.割裂式的培养现状不适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拔尖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贯通培养是一种精英型教育模式,这种培养机制不仅对于拔尖本科生的培养质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得以保证的有力措施之一.在教育部提出实施质量工程的当下,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经济联系日趋紧密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河南省的国际贸易、国际商务活动日趋频繁,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亟需培养既懂外语又懂国际商务的复合型人才。为了适应这一形式的需要,我省许多高等院校和高职高专都相继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既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又具备相关商贸知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存在的核心问题体现在“招生不理想、就业不对口、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为此,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改革应围绕“就业与招生率、就业与招生质量”,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培养方案等方面入手,要适应高职教育自身禀赋、专业特色、院校特色,为区域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2.
当前,现代学徒制做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了我国高职院校的研究热点之一。利用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大热点。本文在调研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开展实证研究,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企业人力资源成本过大、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固化等的问题进行研读和思考,从学校教育改革、用人单位需求及学生个人发展三个角度分析探索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路径,着重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培养方式等方面实行变革与创新,充分挖掘现代学徒制模式的优势,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职业素质,取得了良好成绩,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审计行业发展迅速,社会对审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在增加,高职院校以服务区域经济为重任,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和社会需求进行零对接。本文在对审计行业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制约审计人才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探讨高职院校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发展的思路,以为培养高素质的审计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旨在确认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符合汽车行业认可的既定工程教育专业质量标准要求,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原则,制定以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开发基本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并以行业发展新要求为导向,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和深化产学研合作,整合校内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和建立层级实践教学体系,完善车辆工程专业的师资、课程、条件等资源配置,建立一套可反馈、可持续和可改进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从而保持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质量不断达到工程教育专业的认证标准。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目前国内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随着目前教育改革的进行,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越来越贴近社会所定义和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但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培养,本文将基于个人观点对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管理改革进行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以武汉商学院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为例,阐述了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与具体做法,旨在探讨地方本科院校利于自身长远发展的道路,为同类型院校的相关专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构建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以学生的未来就业发展为导向,立足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地域经济发展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造就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8.
OBE理念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OBE理念与教育教学融合是鲲鹏产业学院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本文对基于OBE理念的鲲鹏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进行研究。从人才培养成果、教学内容以及培养方法方面论述了OBE理念与人才培养融合的必要性,总结了当前鲲鹏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现状,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成果为导向设置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完成基于OBE理念的鲲鹏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最后以鲲鹏产业学院AI应用开发专业为例,对提出模式进行实践,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学生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升,具有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分析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四个参与主体(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双师型”教师)角度出发,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四位一体”的新型培养模式;并探讨了“四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在“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当中,政府的积极引导、高职院校的激励促进、企业的技能支持、“双师型”教师的主动参与,都将发挥主体作用,从而为“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如政府引导不畅、教师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的形式主义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事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不断培养优秀人才。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过于重视职业教育,忽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德育教育的改革未曾跟上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在此种发展背景下,导致学生职业能力较强,但自身素质较低,难以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标准。针对此种教育现状,高职院校应改进德育教育模式,通过体验式德育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对学生未来具有积极影响。本文基于高职院校体验式德育模式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德育教学模式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