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文玖 《回族研究》2000,7(3):30-35
白寿彝先生是我国史学史研究最有成就的史学家之一.对史学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许多开拓性贡献.本文把白先生史学史思想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解放前、解放后二十七年(包括“文革”)、粉碎“四人帮”以后,就每一阶段史学史思想的内容、形成作了论述、归纳井概括了白先生史学史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被李鹏总理赞誉的“一件了不起的工作”——著名史学家白寿彝主编的12卷《中国通史》,第一卷已经问世了. 在白寿彝先生恬静的寓所,一杯清茶散发着清香. 这位80高龄的著名回族历史学家,在他60年的学术、教学生涯中,一直为中国没有一部真正贯通的《中国通史》,深感遗憾和不安.1975年,白先生响应周恩来总理的倡议,毅然挑起了编写一部新的《中国通史》的重担,组织、团结了70多位专家学者,开始了这件“了不起的工作”. 十余年的呕心沥血,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国通史纲要》及其《续编》,第一次把中国通史的下限写到了公元1949年.同时,12卷、42册、凡1200万字的《中  相似文献   

3.
瞿林东 《回族研究》2006,1(2):25-40
白寿彝先生的学术思想集中表现为社会责任和理论追求;其成就反映在中国史学史、中国通史、民族史和宗教史等许多领域;他的学风和文风作为精神境界和表现形式,则深深地浸润着他的学术思想和史学成就。白先生是一位有广泛影响的史学家。探讨他的学术思想和史学成就,具有学术史的价值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白寿彝先生深厚的学术和理论修养,为中国通史的编纂奠定了基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则是他从事中国通史编纂的动力.白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以对中国历史的宏观把握,及通俗性和科学性相结合而显示特色;他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为20世纪史学的丰碑;而白先生有关中国通史的编纂理论,必将为建立中国通史编纂学提供珍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
白寿彝先生的治学与他的中国通史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寿彝先生在历史学的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晚年主要集中在回族史、中国史学史、中国通史等方面,并表现出总结性、成熟性和继续创新性三个特点。其中中国通史在他的学术规模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他一生研究历史学的最高追求。他带领国内史学家,历20个春秋,终于完成体裁新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实现了一个世纪中国史家的愿望,把自己的学术事业推向了辉煌的最高点。  相似文献   

6.
由白寿彝先生总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正在陆续面世。这是新中国通史建设的一个里程碑,是新时期以来史学界最重要的收获之一,非常振奋人心。就已出版的各卷来看,多卷本《中国通史》基本上实现了白先生的设想,“发展综合运用的优良传统,多体裁配合,多层次地反映历...  相似文献   

7.
恰白·次旦平措主持编著的《西藏简明通史·松石宝串》是一部厚重的中国地方通史,书稿以西藏地方政权演变为基本线索,描述了西藏地方历史的全貌,揭示了西藏地方走向祖国完整的过程和特有的规律,贯穿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中国一体化的主线,体现了恰白先生独到的治史方法和高尚精神.恰白先生为西藏历史研究、藏学研究和中国地方史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不仅是西藏史专家和藏学家,而且是中国地方史史学家.  相似文献   

8.
广州怀圣寺元刻《重刻怀圣寺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石刻文字之一。1940年,史学前辈白寿彝先生曾对之有所考证,1980年先生又做了补充考证。正如白先生所言,此碑“尚有待诠释和考据的地方”。拙文对碑文所涉及的部分问题做进一步研究,并沿用白先生“跋”的形式而称“续跋”,借此以表示笔者对白先生和马寿千先生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9.
白寿彝先生的多卷本《中国通史·导论》,系统地阐明了我国民族史工作的传统,总结了民族史撰述的情况,论说了民族思想的发展。明确指出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历史过程的阶段性、民族统一形式和历史发展的趋向。这构成了白先生的民族史理论与多卷本《中国通史》撰写的基本思想,对于今天撰写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工作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张越 《回族研究》2003,(2):31-33
由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瞿林东先生撰写的《白寿彝史学的理论风格》一书,已于2001年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研究、评述和介绍白寿彝先生学术的第一部专书。白寿彝先生生前在中国交通史、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史、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史学史、中国通史和史学理论等领域,均有深入的研究。他撰述和主编了几十部学术著作,撰写了数百篇学术论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海内外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和崇高的学术声望。特别是在中国通史、民族史…  相似文献   

11.
白寿彝先生的学术活动是多方面的,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交通史皆有专作,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只是其学术活动的一部分。本文仅就后一方面作一简述,以庆贺白寿彝师九十华诞。白寿彝先生研究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始于1935年。这一年的1月至5月,他...  相似文献   

12.
略论白寿彝先生对《史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我国回族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史记》研究成就全面考察的基础上 ,结合 2 0世纪 50至80年代中国史学发展的实际 ,论述了白先生《史记》研究的特点。认为注重贯通性的探讨 ,注重司马迁及《史记》思想性的研究 ,注意运用马列理论分析和研究司马迁及《史记》 ,是白先生《史记》研究的突出特征。《史记》研究既是白先生中国史学史研究的重要领域 ,也是他将中国史学史学科推向深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白寿彝先生生于1909年,现在是2009年,正是白先生的百年冥诞.先生逝世于2000年.今年又是先生逝世10周年.为此,本刊刊出6篇文章,作为对先生的纪念.<云南教胞在历史上的贡献>,原载1940年云南<清真铎报>新1号;<番长司与怀圣寺>,原载1945年云南<清真铎报>新19、20号;<评(中国伊斯兰史纲要)>,原载1947年云南<清真铎报>新36号.以上三文由昆明地方志办公室马颖生先生搜集提供,谨致谢忱.第四、五篇为李松茂先生、李华英先生回忆白先生的文章.第六篇是对白先生<史学遗产六讲>的评论.  相似文献   

14.
“九”数至大无尽,乃为古中国对数目认识的确定,是象征生命意义的符号。今年,白先生巧逢四个“九”:1929年起从事学术活动至今60年;1939年起在高校执教至今50年整,1949年起为北师大教授至今40年;1909年生,今春2月80寿辰。与他交谈中,的确感到,正如九数所表述的内涵一样,先生如一棵长春藤,在峭削的岩壁上坚毅无尽地延展着智慧的绿荫,用心血缀以密密硕硕的花果——于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史、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交通史、中外交  相似文献   

15.
白寿彝先生总主编的《中国通史》第三卷已经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一卷的内容是论述我国自夏、商、周以来,到战国末年统一的封建帝国形成之前的历史。白先生在第一卷《导言》中阐述的主导思想和编修方法,在本卷中得到了具体的实施和贯彻。这部由众多学者集体努力创作的著...  相似文献   

16.
白寿彝先生是中国当代历史学界的宗师、巨匠,他不仅在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伊斯兰教史、史学理论等研究领域功勋卓著,而且是中国回族史研究的奠基者和开拓者。2005年是白寿彝先生诞辰96周年,逝世5周年。本文拟从以下六个方面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白寿彝先生在各研究领域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以示纪念。一、白寿彝先生学术成就的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瞿林东先生撰写的《白寿彝史学的理论风格》(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我国著名回族历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白寿彝先生于2000年3月21日23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白寿彝教授1909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一生致力于史学工作,撰有《中国交通史》、《回民起义》、《中国伊斯兰存稿》、《中国史学》、《中国通史纲要》等著作,曾承担大型《中国通史》和《中国史学史》的研究编写任务,在民族史、民族理论、史学史、中国交通史、历史教育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对中国通史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著名回族历史学家白寿彝教授逝世  相似文献   

18.
白寿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把一生都奉献给历史研究和教育事业。 1928年,先生19岁,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上发表了《整理国故介绍欧化的必要和应取的方向》一文。当时,整理国故和全盘西化的争论很活跃。他在文章中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张中西并取,用其所长。这篇学术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先生从事学术研究的开始。在此后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在中国通史、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史、中国民族关系史、中西交通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学史、文学理论和历史教…  相似文献   

19.
敏俊卿 《回族研究》2007,(1):134-138
马寿千先生(1929—2005),我国著名回族史研究专家,他一生潜心于回族史和伊斯兰文化研究,勤于收集资料,积累史识,撰述丰厚,提出了不少开创性的学术见解。他参与了由已故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回族历史人物志———《回族人物志》的编撰工作,并担任新型体例回族史《中国回回民族史》和《中国民族百科全书.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和保安族卷》的副主编,成为“建国后回族学研究领域领军式的人物”[1],他以其开拓性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回族学学科的发展。同时,马寿千先生还是中央民族大学回族史教学的奠基者,他在教…  相似文献   

20.
马通先生是我国当代伊斯兰教史、回族史研究的著名学者之一,是我国苏菲派研究的开拓者和推进者,也是当代中国伊斯兰教、回族学学科建设的倡导者和奉献者.我国著名史学家、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专家白寿彝(1909-2000)先生曾评价他所著<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时说"有开拓性的贡献".这一评价是对在这一领域辛勤耕耘了60年的著名学者--马通先生从事伊斯兰教学术研究掷地有声的肯定.因此,有必要追述先生的人生历程和学术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