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化扬州建设与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扬州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深厚底蕴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脉络。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打造“文化扬州”有着特殊的战略意义,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保护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扬州经济繁荣,人文荟萃,手工业和工艺美术行业甚为发达。扬州的气候温和,景色怡人,有许多的文化胜迹,有四时的异卉奇花,给工艺美术品特色的形成和创作题材的广泛性提供了良好条件。就在如此肥沃的艺术土壤上,工艺美术之花历经 相似文献
3.
敏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2)
由我院负责筹备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协作编写会议于四月六日至十七日在扬州举行。到会的有来自全国六十余所高等院校的代表一百余人。福建人民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解放日报社、文汇报社和《雨花》杂志社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得到江苏省教育卫生办公室、省高教局和扬州地委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 相似文献
4.
5.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钦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4):18-21
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文化积累的典型表现形式.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正处在非常时期.历史文化名城命运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实施保护和发展的有机统一.对于城市规划部门和建设部门而言,返本保护和开新发展的有机统一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理念和实践模式.返本保护理念主要在于"五本",即"本街"、"本址"、"本族"、"本然"、"本色"的保护.基于返本的保护理念,历史文化名城的开新发展的实践则有历史街区民居古宅的外部完整保护和内部的现代化,保护古城区、开发新城区,古城整治的有机更新. 相似文献
6.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
由苏中发展研究院和扬州经济师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面向21世纪扬州经济社会发展论坛”4月12日在扬州大学举行,苏中发展研究院和扬州市有关研究机构、大中型企业的专家、企业家,以及扬州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的领导共80余人与会。论坛由顾铭洪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7.
崇山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2)
江苏省中国现代史学会成立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六月九日至十一日在扬州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省的中国现代史教学和研究工作者五十余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超出席了会议并作了讲话,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许符实到会作了关于中国现代史研究工作中几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关于世界遗产城市的特称,具有文化、科学、美学、旅游等多雏价值.目前,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存在不少问题:资全缺口大,环境容量过于饱和,房地产开发造成“建设性破坏”,有“历史”无“文化”等.安徽省现有5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探索和总结其保护、管理和开发的经验,对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特殊意义.加快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应以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为龙头,运用科学方法论正确处理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若干关系;以创新精神做好文化与旅游、经济相结合的文章,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戌标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4):101-109
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文物古迹、秀丽的湖山景色是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最大特色.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名城保护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实施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决定了在名城保护过程中,一定要完善保护体系,从"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三个层次,按照"全面、系统、科学保护"和"应保尽保"、"特色保护"的原则,有效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风貌格局和自然景观,使持续发展的城市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在保护思路上要重点突出"一核一线一古城二遗址",其中,"一核"是城市西部区域;"一线"是沿运河区域;"一古城"是古城区域;"两遗址"是良渚遗址和南宋皇城遗址.在保障机制方面,要强调规划的引导调控作用,实施更深入的保护;要完善政策法规,落实保护责任制;要拓宽及规范公众、专家参与名城保护的渠道,提高保护效力;要探索多元化保护利用方式,改善保护体制.通过上述理念上、思路上、机制上的改进,促进名城保护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使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航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4)
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为推动训诂学的振兴与发展,与江苏省语言学会共同筹备,于十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八日,在扬州举行了全国第一次纪念段王的大型学术讨论会。国务院古籍整理领导小组、江苏省社联派代表参加会议。江苏省高教局、扬州市委、高邮县委以及扬州师院等在扬高校的负责同志出席了开幕式。研究会的领导和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新闻出版界代表计一百五十人参加了这一盛会。与会同志在历时四天的讨论发言中,高度评价段王之学的历史功绩,初步总结段王乃至整个乾嘉学派诸儒的漕学经验,并研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产品核心组成部分的地位日趋突显。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发展动态及研究成果,本文从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旅游市场与产业发展、旅游规划与形象设计、旅游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和分析,并针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研究的不足提出加强理论基础研究、加大社区参与力度、扩大区域合作范围和适度商业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魏文杰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1):10-15
扬州近20年经济发展总体稳定,呈波浪式上升态势,且开放程度逐年加大,社会影响作用日益彰显。与苏中3市、沿江7市、长三角15市比较,尚处在中下游层次。按经济学原理分析总结扬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以促进扬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许虹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6,(2):100-103
文章指出了对四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总结了四川省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方面的基本措施,阐述了四川省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方面所作出的成绩,同时说明了要保护好四川的历史文化名城,必须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名城(镇)的基础上努力做大做强其旅游产业,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保护与发展两不误,实现双赢或多赢。 相似文献
14.
15.
范崇山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2)
江苏省历史学会和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江苏地方史学术讨论会,于四月七日至十一日在扬州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共一百三十余人。会议收到论文六十六篇。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江苏地方史和中国史的关系,认识到研究江苏地方史的重要性。大家认为江苏地方史是中国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古代的吴越文化、六朝建都金陵以及近现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国民党民国政府等历史事实中,可见江苏地方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17.
18.
张桦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Z3):98-102
本文基于理论研究,概括了产品供给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模式,结合宁镇扬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产品进行案例探讨,进而重新认识关系模式,并提出探讨的不足与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
<正> 在1986年召开的全国首届历史文化名城年会上,马洪同志以“让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为题,指明了名城保护与发展的方向。此后不少专家学者探讨了这类问题。煤都名城大同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也应顺着这个方向求索。 一、关于发展战略问题 发展战略是我们发展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步骤、途径的选择,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政策和措施的高度概括。它是影响全局的关键性问题。研究发展战略的目的,是为了争取全局的长期主动性。 相似文献
20.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中的不谐和因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继峰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6):129-132
城市的旅游资源丰富,并非就一定能够很好地发展旅游业。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受资源、设施、决策、科技等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产生诸多不谐和因子。这些不谐和因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本身,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二是旅游资源在向旅游业转化过程中的问题,这是人为的主观原因造成的。科学制订保护与开发的规划方案,综合治理好旅游整体大环境,适度设计抽象人文吸引物的转化方式,理性突出古特色建设,逐步消除利用中的不谐和因子,是实现资源与旅游业共生发展的良好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