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郭英见 《学术交流》2006,(8):123-126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银行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管理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操作风险的管理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必须全面提高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水平,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改革的胜利成果。要有效地管理操作风险,必须将其真正纳入全面风险管理的范畴,实施全面的股份制改革和组织架构改造,严格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应用信息技术建立操作风险模型和监控系统,培养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2.
股份制作为一种企业制度,有其基本特性,但基本特性往往是抽象的,人们也往往只是抽象的表述,而且股份制是外来和尚,人们不熟悉,为了使我国民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它,有必要对其进行具体和生动地描述。但是,即便如此,缺乏文化传统和基础的股份制,其基本特性也还只是被了解和描述,还不能真正地得到体现和实际地发挥作用,外来和尚的“经”往往好听而不好用。由于制度是人们共同认定和遵循的社会规范,要靠人们的认同态度和趋同行为来贯彻和体现,因此股份制的实施需要具有相应的人格条件,股份制的基本特性要体现为相应的人格特征,对…  相似文献   

3.
张红  张毅  毕宝德 《创新》2015,(4):93-97
在农村土地股份制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探讨并重新赋予土地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与法律地位,推动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现行法律法规的约束,土地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改造为企业法人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新时期,应区分土地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农工商经营方式,分类分阶段赋予其法律地位;同时,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国家层面统一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股份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对私有财产的扬弃为起点,论证了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而细致地考察了股份制和公有制的兼容性。进而,作者论证了公有制经济中实行股份制的理论模式和非理论模式。同时,分析了股份制和个人所有制及股份制和国家所有制的关系、矛盾以及转化方式。最后,作者提出了产权人格化的命题,并认为股份制是实现公有产权人格化最鲜明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文章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股份制理论及其与当代中国股份制实践的内在逻辑关系,对目前正在普遍进行的公有制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论思考。认为股份制并不具有所有制的属性,因而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全面发挥股份制的溶合功能和分离功能,并把着力点首先放在其分离功能上;股份制有利于吸收和培养优秀人才,因此应该利用股份制加快现代企业家的培养。文章还提出要尊重股份制自身发展的规律,为我国股份制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以便利用股份制促进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6.
欲求我国企业能够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改革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我国实行股份制是走得通的,问题在于不能照搬西方模式,要建立中国式的股份制。不能把股份制作为我国唯一的目标模式,股份制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7.
目前 ,我国企业集团存在着组织形式不规范、发展方向不明确等问题。中国加入WTO后 ,正确选择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迫在眉睫。股份制企业集团是在市场机制协调下 ,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的微观基础 ,也是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规范化形式。实施股份制改造后的企业集团 ,应采取横向持股和纵向转股两种类型 ,“法人控股、共同经营”、“国家控股、集团经营”、“国家授权、集团公司控股”三种模式 ,达到“一权两分”强化经营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股份制改革,在以往试点基础上,正在由扩大试点走向逐步推开的阶段。在业已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今天,把股份制改革同确立市场经济体制联系起来,对研究股份制和推进股份制改革,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股份制改革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与培育市场体系以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转换企业机制以搞活企业,转变政府职能以改善宏观调控等多方面的变革相联系的。而股份制改革,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从股份制改革与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关联来看,其将从以下几方面促成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股份制对于重塑社会主义企业的运行机制,从而为再造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具有活力的微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操作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欢 《学术交流》2007,(12):130-132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操作风险具有复杂性、分散性、规律性、关联性等特点。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的难点主要有组织风险管理、人员风险管理、执行风险管理、信息流通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等方面。加强防范个人信贷操作风险应注重培育操作风险管理文化,注重营造良好的操作风险管理氛围,借鉴国际经验,探索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技术,建立风险责任追究机制,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建立完善的个人征信管理机制,完善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陈晶萍 《学术交流》2003,(12):86-89
在国有商业银行现行风险管理制度中,存在着信用风险量化度量不高、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加大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和金融风险。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应创新风险管理制度,建立面向未来的综合风险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应从实践层面建立综合风险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与国际银行业相比,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适应新形势有以下几点:1.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2.资产质量低下,坏账较多;3.金融贷款生硬;4.创新意识不强;5.对人才重视不够;6.对企业文化认识偏颇。针对以上几点,提出以下对策:1.立即着手进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2.中央银行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3.寻找最有效的坏账处置途径;4.国有商业银行应进行金融创新,增强发展后劲;5.制定科学的人才策略。  相似文献   

12.
金融机构的并购重组和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 ,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入WTO后 ,中国银行业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在正确判断世界金融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加快银行实践结构创新 ,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流程再造 ,以提升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严峻的经营形势 ,外部组织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已成为阻碍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 ,直接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缺乏效率与规模经济、无法提供有效的激励、行政干预过多等问题。要不断完善与发展国有商业银行总分行制度 ,必须明确市场定位、对省级分行和地市级分行的管理关系进行重组、以业务流程为主进行结构调整、在组织管理中要实行职责与职权对应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陈华  张艳 《创新》2010,4(3):67-70
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国际国内商业银行经历了最严重的银行声誉风险危机。基于此,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商业银行自身都加强了对声誉风险的研究和管理。实现有效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路径主要有:强化声誉风险及其管理意识、建立科学的声誉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并实施声誉风险预控和声誉危机处理计划、总结经验教训、重建银行形象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宛璐 《学术交流》2005,(3):128-131
风险管理是现代微观金融学的一大支柱,也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功能之一,因此,在商业银行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控制组织、风险度量技术、风险规避技术、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积极引进并应用先进风险度量方法和风险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褚凤林 《唐都学刊》2000,16(4):121-124
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特别是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作者针对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机构设置、业务经营、管理手段以及金融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收缩管理半径,减员增效;实行本币与外币业务经营及管理一体化;强化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提高金融电子化水平,开展和完善网上银行业务;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等有效对策,完善网上银行的运行机制,加强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the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and the metafrontier-Luenberger productivity indicator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efficiency and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25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over the period between 2004 and 2010. It is found that the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and the city commercial banks, while non-interest income is the major source of inefficiency. In total, the Chinese banking industry performs well in terms of overall productivity. The technological scale change indicating the change of return to scale in technology is the driving force for overall productivity growth. However, the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 and the pure technologic change are not significant, and the scale efficiency change has a negative effect to productivity. The potential technological relative change for the three groups is greater than zero.  相似文献   

18.
金融是市场经济的中枢神经,是资本运营的核心.中国的金融体制源于计划模式,资源配置主要靠财政,不是银行.在体制转轨中,面临着艰巨的改革任务.在金融实务领域,存在着五大观念误区银行只能国家专办;国有银行只能给国有企业贷款;贷款必须提供实物硬件抵押;不是积极"寻贷",而是消极"惜贷";只是单纯放贷,不是兼顾投资.面向WTO,中国金融的发展走向是重新构筑金融体系;鼓励发展民营银行;实行国有银行的股份化改造,促进金融市场的深化;扩大金融市场的开放,尽快和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 ,我国对外资金融机构的限制将极大地放开 ,商业银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如何全面分析、认识商业银行将经受的冲击和影响 ,转变经营理念 ,抓住机遇 ,积极应对 ,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为此 ,通过与外资银行经营现状比较 ,分析我国当前商业银行存在的粗放经营、不良资产比重过高、行政化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滞后的弊端 ,以及外资银行将来对中资银行在区域竞争、经营业务、人才资源等方面的影响。面对加入WTO ,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及时转变经营观念 ,强化内部管理 ,化解不良资产 ,准确市场定位 ,走集约化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