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中国人口结构变动的主要特征,是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此,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特别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相似文献   

2.
2000年开始中国进入老龄社会,成为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未富先老"背景下的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带来了重大影响,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战略任务之一,必须全面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及特点,认真研究制定应对老龄社会挑战的中长远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并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为我们探索新时代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模式提供了原则遵循。我国应立足共同富裕目标,推动养老产业事业协同发展,促进经济社会适老化转型,探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模式,为解决老龄问题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4.
中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社会人口老龄化不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它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因此要积极关注社会人口老龄化。倡导健康老龄化,延缓老年人精神衰老期。发展以人为本,人以健康为本。健康老龄化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并在全世界积极推行的老年人健康生活目标。它是指老年人在晚年能够保持躯体、心理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将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推迟到生命的最后阶段。联合国提出,将健康老龄化作为全球解决老龄问题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5.
民建中央建议在国家积累不断扩大、财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以改革养老保障制度为切入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相似文献   

6.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将带来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一系列变化,需要全社会共同面对。老龄化对于中国改革来讲,是机遇也是挑战,采取积极的人口老龄化对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多方案预测21世纪我国人口变动趋势的基础上,发现2016年起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对从宏观上减缓老年抚养比的影响要大于减缓老年人口系数的影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2100年的影响将会进一步显现.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虽然会使我国在2030左右提前关闭“人口红利”的机会视窗,但它能减缓21世纪下半叶的总抚养比,从长期看有利于人口均衡发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从微观上对增强我国家庭养老功能的影响更大,有利于提高“四二二”家庭结构比例,增强2040年后大批独生子女父母进入高龄时的家庭养老功能,规避与生育政策有关的独生子女不幸死亡和伤残给家庭养老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知和积极应对老龄化是老龄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在"消极论"看来,"老龄化即是衰亡",须提高出生率和"社会化养老"以应对。积极的认知是:老龄化负荷着积极的价值而非"衰亡",人口数量过多是"心膂之忧",控制人口对合理年龄结构具优先性;提高出生率无异于"饮鸩止渴","社会化养老"则是一个模糊而不宜使用的概念。积极的应对之策是,发展"家庭养老"和"社区服务",在政府负责、主导下,建立"三结合"的赡养体系和服务体系,"给岁月以生命"并坚持"节制生育"。  相似文献   

9.
《人口学刊》2015,(6):76-84
日本和韩国是东亚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代表性国家,也是各项应对对策较完善的国家,在完善老龄人口权益立法,构建社会各部门共同参与的组织体系,提供系统化的养老公共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在应对对策方面存在着法律不健全、核心部门不明确、资源碎片化等问题,有必要借鉴日韩的成熟经验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正>由"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编纂的系列丛书《金色年华读本》于2017年与读者正式见面了。该书由学习出版社出版发行,由20本构成,涉及哲学、文学、政治学、法学、商学、人口学、社会学、教育学、医学等多个学科,历时5年,由120余位专家学者撰写完成。该书是我国迄今为止最系统、最全面介绍和研究老年人问题的丛书。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必然趋势,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1865年法  相似文献   

11.
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世界性难题。通过对县级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调研中发现,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增速快、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家庭小型化趋势,在应对老龄化问题上存在着相关法规不配套、社保机制不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参差不齐,养老机构单一、养老基础设施滞后、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一、加强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法制建设,确保有钱养老建立全国统筹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现行社会养老保险制  相似文献   

12.
李春斌 《西北人口》2011,32(4):28-31,37
西藏在2022以后步入老龄化社会,其现有老龄化的进程和速度要比全国平均水平缓慢。在积极老龄化的视阈下,充分发挥地方自治立法的优势,制定专门针对西藏社会老龄人口的地方性规章,完善相关的地方性立法,从而为应对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挑战,构建人人共享、不分年龄的西藏社会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北京市积极老龄化的背景、积极老龄化的概念及内容 ;重点论述了北京市近几年来在积极老龄化方面做出的努力与产生的效益 ;最后提出了今后老龄化过程中所采用的积极老龄化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有不少人认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瑞典社会养老的作法不适合我国国情,我国仍应以家庭养老为主。笔者则从1985年对瑞典的实地考察中及其后的研究中得到不少启发,认为,瑞典的社会养老制度不仅从长远来看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养老方向,而且从现实和近期来看,它的许多经验也是我国现在就可以加以借鉴的。瑞典全国人口多年来一直停留在830万这一数字上,而65岁及65岁以上(以下简称65岁以上)老年人口则在迅速增加,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在迅速加大。目前,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达百分之十七,居世界之最,大大高于联合国所规定的高龄化国家的标准(即65岁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七)。然而,如此高比例的老年人口,贫困线以下的为0.00,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是总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按国际通行的标准,当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或7%,即可看作是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16.
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 ,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 ,我们不能仅仅在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环节上做文章 ,个人账户制度也并非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的良方。政府和社会在通过个人账户制度将人口老龄化风险转移给个人的同时 ,又使自己陷入了另一种风险之中。真正应对的办法只能是努力把生产这块“蛋糕”做大 ,相应的措施即为社会保障基金入市和提高退休年龄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笔者以陕西为例,通过基层调研和普查资料,形成了以下分析和思考。一、人口老龄化现状及趋势陕西是我国的一个内陆省份,全省总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35万人,辖10个地级市和杨凌示范区,107个县(市、区)。近年来,陕西省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显现。根据人口统计数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宏观和微观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雪  侯力 《人口学刊》2011,(4):46-53
2000年,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伴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其宏观影响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减少劳动力有效供给,减缓劳动生产率速度提高,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储蓄率的下降、引起消费水平的变化和加重养老保障的负担等。其微观影响主要包括:改变企业劳动力的供给和成本,加重企业养老金支付负担,同时人口老龄化对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正式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按照党的十九大勾画出的新时代宏伟目标是: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20~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理论基础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内容、性质、根源、表现形态等方面对老龄问题进行了重新界定,认为必须从社会形态理论和人类社会发展兴衰之道的高度重新认识老龄问题。结论是:30年来中国老龄问题研究的核心议题即应对人口老龄化一以贯之,但研究视角发生了老年人问题—结构性问题—社会形态—兴衰之道的转变,反映了不同阶段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研究取向和理论基础的重要转变,即从问题研究(问题取向)到社会形态研究(理论取向)的转变,从解决问题到建构新的社会形态的转变,但根本上是从应对之术到应对之道术俱进的转变。文章提出,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从中华民族兴衰的高度,居盛思衰,把握人口老龄化的应对之道,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作出战略安排,确保老龄社会条件下顺利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