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道家关于“天人一体”、“天地与吾齐生,万物与吾为一”的思想;儒家关于“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体”,把保护自然提到道德行为高度的观点等等,都是对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朴素表述。深入挖掘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有着丰富道德遗产的国度。在调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古人提出了一整套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十分卓越的伦理思想。虽然受时代和经验主义思维方式所限,古代生态伦理思想还仅限于朴素的理论范畴,缺乏系统和科学的论证,但是其历史的悠久与意识的超前却是无与伦比的,它给后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孔、孟儒家“仁爱”伦理思想主要表现为:孔子的“爱人及物”思想和孟子的“仁民爱物”思想。孔、孟儒家“仁爱”伦理思想所蕴含的生态伦理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以“仁爱”为一切生命原则.热爱生命、敬畏自然、惜生及物和悯人爱物;二是以完善的道德修养为基础,强调君手人格的培养。孔、孟“仁爱”思想的当代生态伦理价值体现在: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环境伦理道德意识;有助于形成和谐统一的价值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能够弘扬“仁爱”精神,重视生态保护;有助于培养君子生态伦理人格,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4.
《南都学坛》2015,(5):93-94
《寂静的春天》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的一部生态科普作品,书中蕴含的生态整体主义自然观、生命责任伦理、敬畏生命、万物平等生态思想,与中国古代道家、儒家、佛教中"天人合一""仁民爱物""慈悲为怀""众生平等"等生态伦理思想有着诸多的共通之处,在不同的地域、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下,均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周易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原则为中国最朴素的辩证唯物思想。当今,在工业化进程加速的过程中,我们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深入发掘并合理利用周易阴阳平衡、五行生克原则以及“天、地、人合一”观点可以很好的解决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问题。周易哲学思想与道家“天地人合一”思想具有一种良性的生态学的取向,成为创造和谐人居环境可供参考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俭约是中国文化中衡量做人,做事,成为君子的一项重要参数。普通民众要以俭约作为行事准则,为政者要以俭约作为提升政绩、练达品性坚守的信义。人们不能以发展经济作为可以恣意挥霍资财的借口,因为只有知足者才能真正实现富裕。孔子置身于“礼坏乐崩”的大混乱中,特立独行,创立“仁”学思想体系,期望以“仁”释“礼”的方式规范上层社会的行为,使社会各阶层能继续尊崇贵本俭省的祖训,实现俭以养德的目的。孔子的俭约思想是和谐社会所必需的根基,是当代中国社会必须大力提倡的美德,是必须坚守的生活理念。  相似文献   

7.
地球生态的不断恶化威胁着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文章试从生态妥协的概念入手,剖析儒家生态妥协思想的核心、实现过程,提出儒家生态妥协思想的当代意义在于:首先它为人类文明的生态回归提供了借鉴,其次儒家生态妥协思想克服了人类中心主义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克服了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人主体性的贬损。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而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内涵。儒家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荀子也专门写了《天人论》,其中蕴含了“天、地、人相参”等生态伦理意识,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价值和现代文化转生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道法自然”作为生态文明的伦理文化范式,强调自然的生态秩序与人类社会秩序是有机的统一;“生生不息”作为生态文明的动力基础,则申明了生命大化流衍的功用和繁衍不已的生机;“天地人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充分显示了儒、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智慧;“敬畏自然”作为生态文明的预警机制,则在文化上为引导现代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供了一种合理的价值论导向。虽然上述观点中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只要我们对其进行合理扬弃,传统生态观就能在解决当代全球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0.
生态价值观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态价值观独特的哲学意蕴进行探讨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探究了这一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涵之后 ,对其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价值观的关系进行了辨析 ,最后指出生态价值观对指导人类的社会生活具有普遍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儒家生态伦理传统的现代价值包括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克服、对科技理性过度膨胀的遏制和对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三个方面。“参赞化育”这一价值论原理的提出,可以较好地解决当代西方环境伦理学中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对立。儒家区分“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的看法,对于遏制现代人科技理性的过度膨胀,将会发挥制衡作用。儒家的生态伦理观要求我们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进化为发展的根本方向,这对于我们促进中国和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当代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和弘扬"天人合一"的精神实质,对环境保护,协调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道家精神与瑜伽智慧——通往身心和谐的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营自我和发展自我已成为当下的流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缺乏对自己生活的反思。面对当今人们的精神困惑,我们应借助于东方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现代理解是因为传统文化中表现了人性,而人性是永恒的,所以要继承。历史失落了,才有人文精神的失落。道家精神和瑜伽智慧是人类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中国哲学天人学说的梳理和思考,肯定了中国哲学天人学说对于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生态哲学的发展实质与实践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生态哲学研究的多元范式,分析不同范式的思想实质和理论局限,得出建构当代中国生态哲学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基础之上,发展是当代中国生态哲学的实质这一结论。发展是解决所有生态问题的关键,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也是建构当代中国生态哲学的关键。生态实践是以生态学原理为依据,以生态环境的整体性规律为内在制约,以人地协调发展为价值旨归和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需要为根本动力的物质性活动。当代发展是当代中国最主要的实践和现实。生态哲学的现实性来自人们的生态实践活动。当代中国生态哲学的理论基石是以发展为主线的生态实践。  相似文献   

16.
天人关系不仅是汉文化系统的主要问题,也是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思想所具有的内涵之一。西南少数民族先民对天与人有着丰富的认识,在天人关系上表现为天人同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等思想。特别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具有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内涵,而且具有宗教神学的意蕴,为西南少数民族的信仰提供了理论支撑。这种把天地人看成一个统一的宇宙图式的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天人观的主旨是相一致的。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天人观的探讨,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西南少数民族思想文化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同时也为现代社会的生态保护、养生理念、人生境界等方面提供了文化资源与借鉴,凸显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荀子生态理念的基点着手,提出其生态理念的哲学命题,进而阐明了其生态理念的社会构图,最后落脚于荀子生态理念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诚"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伦理、哲学和审美范畴,它是天道与人道沟通的纽带,是天人合一的本然状态和心灵交融的最高境界。中国古典美学以诚为美的实质就是以至诚为美,就是追求自由之源、自然之真、本然之善和中和之美。揭橥至诚的审美理路,厘清其文论流变规律,研究至诚之美的丰富文化内涵,不失为当下文论建设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道教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道家和道教认为最根本的是“道”,由“道”生出天、地、人等宇 宙万物。这就突破了古代哲学以政治伦理为轴心的局限,将思考的范围扩到整个宇宙,树立 了朴素的整体观念。由此看来,人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基本性当是自然而朴素的。道教 的生态伦理思想,正是从这样一种“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出发的。道教主张“道法自然” 而不是“征服自然”,认为“天道”与“人道”是一致的,同时主张“归真返朴”的人生宗 旨,其中具有若干有价值的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20.
生态伦理观产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是对人与自然的矛盾进行理性思考的结果。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则是这种生态伦理观的“思想支撑点”。从《易经》中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到孔子的“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孟子的“仁民爱物”,老庄的“返朴归真”,张载的“民胞物与”等,无不包含着生态伦理观的合理思想。认真研究这些合理思想,对于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