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微博与微信为代表的"双微"成为我国大众获取信息、交流观点乃至自设新闻议程的重要渠道。在"双微"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权利开始逐渐下放,移动互联网用户在一些热点事件的形成与发展中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移动网络公共领域也由此催生出来。但在"双微"环境下,移动网络公共领域讨论的理性、批判性与平等性不够,存在着碎片化、同质化信息表达、谣言泛滥、缺少法律保护等失范现象,规避和解决这些失范问题,对我国网络空间的净化及移动网络公共领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共领域与传播媒介的关系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微博的出现更是给公共领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并最终形成了网络公共领域.微博是草根媒体中最耀眼的明星,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具有的优越性.以梳理公共领域理论发展脉络为基础,提出网络公共领域的概念,从低门槛效应、交流开放平等、传播速度快、舆论放大等方面探讨微博作为网络公共领域的媒介的可能性,同时也从微博信息口水化、公众消逝速度快、数字鸿沟、娱乐倾向方面论证微博在形成网络公共领域方面的弱势,确认微博可以作为网络公共领域的媒介.  相似文献   

3.
媒体人微博是相对独立的主体,它与媒体人所供职的单位没有隶属关系,但由于两者在品牌、信息资源等方面有一定关联,媒体对其员工微博的规制有一定合理性。在微博世界中,媒体人微博可以起到滤清器和引导者功能,它构建了一种"内源"的、"软性"的过滤和引导机制,是规范微博时不可忽视的力量。媒体人微博有较强的公共性,它开辟了"公共话语空间",富有"公共领域"气质,应当在公共生活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非直接利益者往往将微博变成其政治参与的工具,由此衍生的非直接利益冲突对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具有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基于互联网去中心化以及信息传播的公开性、即时性、互动性等特质,民众的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给政治体系带来极大冲击,另一方面政府在政治参与中的信息监管能力和大众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主导能力都被弱化,容易衍生大规模的、群体性的非直接利益冲突。当面对公共议题甚至矛盾冲突,基于微博围观心理和公共理性精神的引导,微博政治参与行为主体能够自觉参与政治实践,自觉接受公共理性精神的约束,合理表达直接或间接利益诉求,通过微博公共领域互动和协商就事件性质达成可接受的社会共识,从而维护和巩固了社会政治动态的稳定以及公共权威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5.
微博作为新兴媒体,以自己独特的优势介入公共领域,对民众主动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先从政府运用微博进行公共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对微博作为公共管理的补充形式的现实可行性进行探讨,进而从公共领域自身建构和微博自身的特点两个角度出发,借用经济学的优势风险分析法来分析政府运用微博进行公共管理的优势及风险,为政府更好地利用微博引导民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微博时代",微博作为一种分享、传播以及获取信息的公共网络平台,其一经推出用户数量便取得了爆炸式的增长,且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安全阀理论是科塞的社会冲突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探讨冲突在社会运转、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本文将微博作为社会安全阀的一种,从社会安全阀理论出发来探讨微博所具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公共领域的兴盛和衰落,伴随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全过程。在互联网背景下,随着信息经济崛起,公共空间的重构有哪些新的可能,以及新媒体在公共领域重构中将扮演何种角色,是思考信息社会公共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欲理解信息社会公共领域如何重构,要充分理解公共平台的丰富性和公共意见表达的多样性,聚焦公共领域权力、意义与秩序的建构方式,在新的互动、传播机制下探索公共领域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微博中进行公共议题的讨论是民众观点表达的有效渠道,促进社会民主、公平、公正,体现微博作为公共平台的特质。然而,通过对热门微博的实证研究发现,微博对公共议题的讨论呈现出"分散"和"短暂"的特点:网民的注意力既被各种议题不等量地切割,又总是"喜新厌旧"且"浅尝辄止"。此外,微博对公共议题的关注集中于公权力监督等领域,具有"报忧不报喜"的倾向;同时,旁观者对公共议题的关注,放大了微博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9.
微博中的谣言传播及其规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为话语自由表达在公共领域建构方面的作用有目共睹,但由于其自身管理体制的不规范以及对公众素养要求不够到位,谣言却也时刻伴随着。谣言的恶性传播使微博的传播、沟通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阻碍着微博舆论平台的健康发展,甚至危及公共领域建构的进程。如何妥善规避微博传播中的谣言、不断完善微博传播平台,从微博自身管理机制以及对公众的素养要求等方面的考量,提出建立完善的事实和身份审核机制以及呼吁公众理性表达、监管部门适度引导,以期制止微博谣言传播,创造一个纯净的微博沟通环境。  相似文献   

10.
新浪微博中网民的情感动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动员是学术界研究较少的议题。以新浪微博的在线生活为研究基础,从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两个视角分析微博中的情感动员,即个体情感动员与群体情感动员。通过研究个人情感动员,发现个人的诸多情感动员策略,而通过对群体情感动员的分析,发现微博公共事件的情感动员逻辑。从中发现中国当前社会情感结构的要素,对情感动员引发的社会后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