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化转移,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业大批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已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本文试图这样的界定。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超过农业经济活动需要量的那部分劳动力,是农村劳动力供需量之间的差额。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其特别的规定性。首先从质上来看,社会主义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是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劳动力,更不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由于资本积累而形成的相对过剩…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时期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完善短期就业机制,而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城镇化道路、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作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和探讨,以形成一个协调有效的转移机制和政策体系,成为解决我国农业和农村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正>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多少、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小,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人口所占比重下降,直接从事劳动生产的劳动力减少,是世界各国发展的趋势.1980年,美国和英国的农业人口都不到3%,法国和日本的农业人口分别为8.6%和10.8%.匈牙利1970年农业人口占27.5%,到1980年下降到17.5%,十年时间农业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中下降10%,说明匈牙利这些年来改革成效显著,商品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列宁说:"商品经济不发达(或完全不发达)的国家的人口,几乎全是农业人口……因此,商品经济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有的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群体及其每年涌动不止的“民工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科学地分析其转移动因和趋势,并对以往的转移情况进行认真的总结,探索其合理流动之路,无疑将有益于我国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经济增长。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和趋势 1.农村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快,耕地面积减少的缘故。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尽管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讨张伟(一)根据《四川统计年鉴·1994年卷》(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提供的数据,我们知道四川省1993年末,全省总人口数为11002.4万人。其中按城乡分,市镇总人口为1626.5万人,乡村总人口为9375....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业总劳力的比重,全国平均已达28%,不发达地区更高达40.5%,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沉重负担。这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商品经济以及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实质是个生产力问题,应该从生产力系统论的原则出发,对农村劳动力的构成因素、组合方式、质态变化、配置比例、组织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劳动力剩余的根本原因,据此来寻找解决这一大难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略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吕世平丁虹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这一世界性现象,是社会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促进整个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本文试图从中西方农村剩余劳动力比较研究中,就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  相似文献   

8.
聂亚珍 《兰州学刊》2008,(2):103-104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充分就业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农民增收、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湖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加突出。目前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采取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种方式,但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必须根据问题的成因,坚持科学原则,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性措施,各种渠道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9.
王引 《天府新论》2004,(Z1):45-46
数据分析表明,四川省农村劳动力的供给呈增长态势,但社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增长乏力,甚至有下降趋势.为了解决四川省农村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需要加强计划生育控制农村劳动力的供给,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创造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和现实基础,从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农民工教育及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寻找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性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长期而又迫切的系统性问题,对它的解决不能操之过急,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制定综合性的解决措施或政策。这既需要各级政府或机构提供可行的政策和方向性的引导,又需要劳动者苦练内功使自己的素质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以一种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农村经济的发展很不平衡。以我省农村经济比较发达,198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名列全省第三位的清镇县为例:该县60户农民家庭的抽样调查表明,198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88.9元,比上年增长5.05%,(若减去其中1户人均纯收入最高的2153元)59户人均纯收入为369元,比全省农民纯收入人均302元多67元,高22.18%,但乡与乡、村与村、组与组之间的农民纯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绝不亚于城市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构成的威胁。因此,在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目标的同时,政府需要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上下更大的功夫。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带来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十五”期间,我国劳动力供给数量将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据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部门预测,由于“十五”期间,第三次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开始逐步进入劳动年龄,我国劳动力资源呈持续上升趋势。2001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男16—60岁,女16—55岁)为78497万人,到2…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查研究袁永新一、导言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人力资源由边际效益低的地区向边际效益高的地区转移,是每个国家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和规律。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存在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1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这样一种研究视角进行了检讨,指出尽管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种种负面影响,但并不必然导致社会成本的上升。本文指出重要的不是农村劳动力流动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本文认为,现阶段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真正的社会成本问题是农民“离土”、非农就业以及向市民转变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结构性紧张,而缓解这种结构性紧张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将成为中国建设“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分析当前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征入手,进一步分析制约其有效转移的相关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推进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国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有较高的劳动报酬和优裕的生活条件,可能的就业机会和选择空间比农村要多得多,存在强烈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拉力因素,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但是,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实行抑制性政策,主张农村就地消化、吸纳剩余劳动力,排斥、限制其向城市的转移,以保障城市下岗职工充分就业.事实上,这种抑制政策并不能解决矛盾.虽然它对减轻城市就业压力,实现短期职业目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不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不利于促…  相似文献   

18.
一、福建农村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与艰巨性 1982~1988年,福建粮、油生产出现连续六年停滞、徘徊局面,而同期的人口却增加了241.2万人,使得人均粮食占有量从1982年的651斤下降到1988年的584斤。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如何把福建的粮食生产与供给促上去,是全省上下共同关切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试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李二虎目前,我国农村有4亿多劳动力,其中剩余劳动力有近2亿。在这近2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有5000~6000万人处于流动状态,形成了所谓的“民工潮”,而且在村剩余劳动力还将以每年10001人的速度递增’“。据估计,到20...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普遍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赋予了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出现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现象.调查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状况,研究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关系到工农联盟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继续提高,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为此,我们选择了招远、乳山、掖县、莱阳等县、市的十三个点,进行了典型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