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即使夫妻感情很好的家庭,有些也存在着玩笑式的对孩子感情的争夺。尤其是母亲们,普遍比她们的丈夫更喜欢孩子的依恋和缠绕,更喜欢初谙世事的孩子表示对母亲的感情偏向。常听到年轻妈妈满脸骄  相似文献   

2.
梁于 《家庭科技》2014,(2):19-19
正在许多人看来,带孩子主要是妈妈的责任。于是,许多爸爸就以"没时间""不知道怎么跟他们玩"为由,将带孩子的重任交给妈妈,而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其实,爸爸们在育儿方面有不少优势,有时候甚至比妈妈更适合培养孩子。爸爸懂得适度冒险在妈妈们的育儿经里,保护孩子安全是绝对的座右铭。爸爸们的意见却不一样,育有4岁女儿的威尔表  相似文献   

3.
有的父亲总是在问,怎样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父爱?其实,父亲爱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爱孩子的妈妈。在孩子心目中,父亲往往是力量和坚强的象征。作为孩子的保护者,父亲应当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家,而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就来自看到父母彼此相爱,特别是爸爸爱妈妈。一方面,父亲对母亲的爱会使孩子形成安全  相似文献   

4.
很多年轻的妈妈常常有这样的困惑:孩子长到三四岁,想让他独自睡觉,可是怎么也不成功。孩子每次都答应得好好的,可一到睡觉时就犹豫,一会儿让妈妈先陪一会儿,一会儿又要喝水……好不容易睡着了,有的孩子到了半夜,或者过来找大人,要求在大人床上睡觉:或者自己醒来就哭,妈妈们没办法,只有再和孩子一块儿睡。甚至有些孩子一和大人同睡就特高兴,有的到了半夜还会爬起来,看看自己是否还在大人的床上,然后才会踏实睡去。孩子在独自睡觉时的心理是怎样的,大人又该如何培养孩子独自睡觉的习惯呢?这成了许多年轻父母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程墨 《家庭科技》2016,(10):60-61
正"号外,号外!家长空中课堂第一期即将开始,今天晚上8时准时期待戴双晴妈妈。戴妈妈有什么经验和绝招,我们共同期待。欢迎大家积极互动,充分讨论。"开学不久,华中师范大学辅导员徐芬便邀请了数学与统计学学院学生戴双晴的母亲,在家长QQ群分享她教育两个孩子的心得。徐芬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芬姐"。2008年,她博士毕业后留校,成为该校第一个博士辅导员,一干  相似文献   

6.
病压垮了身体,但不能摧毁母爱。草根母亲呕心沥血,为孩子缝补梦想,而深厚的爱,更铺就孩子精神的未来。 2014年2月10日晚,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一个乡村女子成为年度感动中国人物。14岁的少年小声对主持人敬一丹说:阿姨,奖杯让我拿吧。敬一丹问他:孩子,为什么要帮妈妈拿啊?孩子回答:我怕妈妈把手举疼了。  相似文献   

7.
自己的母亲有时候都不见得好相处,更何况婆婆?可不管怎么说,丈夫的妈妈也是妈妈。我谨献上几点与婆婆"过招"的宝贵心得,供万分"委屈"的媳妇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陪读部落"故事多 这天我接待了一对母女的来访。母亲虽然来访需求很强烈,却怎么也说不清孩子出了什么问题,只是反复说:为了孩子在这里上学,我放弃了工作来陪读。每天孩子上学走了,剩下我一个人无所事事,只能孤独地看日出日落,太寂寞了。  相似文献   

9.
初为人母的年轻妈妈在上街时往往不知是抱着孩子好,还是背着好。近年来,在大街上背孩子走路的现象越来越少见了,这使许多年轻的妈妈更加确信背孩子的不可行性,认为背孩子会使儿童形成内八字脚等。近来韩国的一些育儿专家指出:在走路时,背着孩子走更方便和科学。除了由于背带缠在腰间多少对妈妈的  相似文献   

10.
许多时候,我们在为"快速育儿"的成功而窃喜时,却忽视了自己不知不觉中已在心理上伤害了孩子。年轻的父母们:育儿切莫图省事! "妈妈,快点来陪我哦!"女儿又在床上催我。 "你先睡吧,妈妈要等事情做完才能睡呢!" 女儿都五岁八个月了,晚上睡觉总是不敢一个人  相似文献   

11.
做了妈妈之后,不知道时间的流序,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忙碌;做了妈妈之后,不再在丈夫的怀里撒娇,害怕失却母亲的尊严;做了妈妈之后,不再做少女时候的梦想,整日间的依呀之语取代了往日的嬉戏;做了妈妈之后,对孩子的疼爱多于对丈夫的温存,与丈夫斗气不再是独自饮泣,而是照例与孩子同欢共娱;做了妈妈  相似文献   

12.
爱琴 《家庭科技》2006,(7):30-31
第九个月,对小宝贝来说,是生命历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一些重要的事情将在这个月发生,比如乳汁将从他们的主食变为辅食甚至零食。变化总是伴随着适应,许多孩子将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应症状,在这个月, 妈妈们在享受宝宝带来愉悦的同  相似文献   

13.
两岁的孩子成了美国年纪最小的英雄。费边·萨拉查在母亲昏倒浴室时拨通了911急救电话,从而救了他母亲的生命。小费边在电话中对警官说:“妈妈生病……妈妈昏倒了。”当警察到达的时候,还在蹒跚学步的孩子又设法开了门锁让他们进来。这件事发生在纽约州皮克斯基尔的家中,当时费边的父亲在外地工作。 费边的母亲黛安娜现已痊愈。她对新闻记者说:“他是我的小英雄。”29岁的黛安娜第一次教儿子如何使用电话是在他的小妹妹乔瓦娜出世前不久。“小妹妹现在已7个月大了,他那时只有18个月大”,黛安娜说,  相似文献   

14.
正"大喜事儿,一定要带你家宝宝来!"朋友新婚、同学生了孩子或者是亲戚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设宴,都特别叮嘱爸爸妈妈们要把可爱的孩子也一并带来。欢天喜地的邀请者可没有想到,童言无忌的宝宝脱口而出的一些语话,可能会戳破融洽的气氛,让大家都无比尴尬。此时,妈妈应当怎样机智妥帖地解决孩子的疑问,并化难堪为祥和呢?"新娘不好看""妈妈,妈妈,新娘矮个子,胖乎乎,一点儿也不好看嘛,新郎倒是大帅哥,他为什么不等我长大娶  相似文献   

15.
“在家里,你怕妈妈还是爸爸啊?”这样的问题,要是以前让孩子来回答,可能答案大同小异:怕爸爸。的确,在大家的印象中,父亲往往被认定为家庭权威代表,孩子觉得难以亲近。尤其在管教子女方面,父亲扮演指挥官和仲裁人的角色,是唱白脸的。而母亲主要采取理解或合作的方式,对子女提供照顾,帮助克服生活上的困难,是唱红脸的。可如今,对这个问题,不少孩子的回答已经不一样了。与昔日威严高大、令人惧怕的形象相比,孩子眼里的爸爸正变得越来越和蔼可亲,而妈妈的形象却逐渐变得硬朗起来,甚至成了家里的权威人物。很多小孩子开始对妈妈产生了敬畏,这就是现在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严母慈父”。  相似文献   

16.
海岸 《快乐青春》2010,(10):4-4
一棵幼小的红杉树种子对妈妈说:“妈妈,我已经成熟了,让风伯伯带我到远方去吧!” “不。孩子,你离开妈妈的照顾,离开叔叔伯伯们的保护,是长不好的,还是留在我身边吧!”红杉树种子拗不过妈妈,只好扎进妈妈脚下的土地。它的兄弟姐妹都随风伯伯到远处的开阔地带落土了。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我母亲已年近八旬,丈夫已故,有两个儿子。母亲在我家生活,由我们夫妻二人照顾。我们夫妻俩都是工人,收入不多,又供孩子上大学,日子过得很紧巴。而我弟弟,买了两辆出租车,每月收入几千元。他以父亲死后放弃遗产继承权为由,拒绝履行赡养母素的义务。请问:他这样做合法吗? 于某  相似文献   

18.
婆婆妈妈     
到了婚嫁的年龄,我做了别人的媳妇。我出嫁不久,母亲也做了别人的婆婆。 每次回家,做了媳妇的女儿和做了婆婆的妈妈,便有了一个躲不开的话题:婆媳关系。弟媳刚过门那会儿,母亲常对我说:这孩子,哪儿都好,就是不爱说话,有时候,一整天也没一句话,真闷人呐!我便劝导她:这儿不是人家自个儿的家,不随便,  相似文献   

19.
熊妈妈家有两个孩子,大熊和二熊。人家都说,熊妈妈的两个孩子长相有点呆头呆脑的,但熊妈妈却觉得自己的孩子很聪明。  相似文献   

20.
母子咖啡屋     
无论餐厅还是咖啡屋,都希望宾客如云。然而,与众不同的是,日本东京的藤代觉开的咖啡屋竞明确表示拒不招待成年男性客人,只招待母亲和她们的孩子。更为奇怪的是,这家咖啡屋居然颇受欢迎。咖啡屋旁边建造了小型游乐设施供孩子们玩耍。母亲们可以在咖啡屋中与老友叙旧或是细细品尝店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