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是当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主者。他既是一个务实的政治家、实干家,也是一个杰出的理论家、哲学家。他不仅有传奇般的革命战斗生涯,而且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在《邓小平文选》中,虽然没有专门谈论哲学问题的篇章,但可以说,他每一篇文章都闪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内容深造,意境高远,风格独特。他的哲学思想最突出的特点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性的运用上,因此,他特别强调理论的意义和功能在于指导实践,在于“管用”。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邓小…  相似文献   

2.
何瑭性梗直,无喜愠言,治学严谨。在哲学方面,他提出了阴阳并立、形神并存的二元论思想及“力主在心为知觉,在物为理”的哲学观点;在道德方面,他提倡格致、躬行的处世准则;在政治经济方面,他提倡经世致用,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是明代中期一位杰出的清廉正直、惠爱百姓的政治思想家。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伟大理论成果都可以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哲学基础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以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三论为代表。具体说,毛泽东的实践认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山斧";其矛盾分析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解剖刀";其群众史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石"。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瑰宝,将继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挥其哲学指南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 要:作为源头活水,《周易》充分彰显了中国哲学与文化和谐思维的特色。阴阳和谐思维是建构《易经》体系和《易传》解释系统的灵魂;它的形成与中国社会、历史条件有密切的联系,是中国古代先民“五行”、“阴阳”、“天人合一”等观念发展的必然结果;《周易》的阴阳和谐思维逐渐积淀成尚中求和的思维模式,对其后中国哲学与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一影响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5.
魏源易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魏源的易著、易论以及《周易》经传对魏源思想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魏源的《易象微》一书虽已佚,但可考知其主旨是批评东汉古文易蔽于象数,肯定西汉今交易的通经致用,其写作时间当在道光十年以后,其《庸易通义》一文当作于道光元年左右。魏源对《周易》的作者、性质、哲理、易学的源流诸问题都有许多深刻的论述,其中以论《易》与《老》、兵家、黄老之学的关系最为精辟。他的改革思想、实学思想、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是《周易》的交易观、实用操作性和阴阳说。研究魏源思想,应该重视魏源的易学。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蕴含的哲学思想是极其丰富而深刻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是对世界历史和中国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全面深入研究作出的历史性科学结论和正确选择。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制定各项工作是非得失标准的理论,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易经》是我国古代最早出现在宗教神学形式下包含有哲学思想的著作,而其中关于矛盾的思想,则是其朴素辩证法哲学思想的突出表现。本文比较全面地归纳和分析了《易经》中的矛盾思想,即作为客观世界自身发展规律之反映的“阴阳矛盾统一观”、“物极必反”的矛盾发展观和反映主体能动性的“强调人为的矛盾转化观”。  相似文献   

8.
郭象是魏晋时代重要的哲学家,现存研究他的思想的重要著作是他的《庄子注》。对他的哲学体系的分析目前有着不同的看法。冯友兰先生认为郭象的“祟有”思想是唯物主义(《中国哲学史论文集》第27页、66页)。《中国思想通史》的作者则认为郭象在“迹”之后虚构了一个“所以迹”的物自体,因此他的哲学是唯心主义的(该书第3卷第230--233页)。这两种说法都有一些根据,但也都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须待讨论。前者似乎只是看到郭象哲学思想的特点的现象;而后者则似乎忽视了郭象哲学思想的特点。本文试图就郭象  相似文献   

9.
<正> 中国小说理论中,曾否有过现实主义倾向的创作主张?这种主张是何时提出,何人所提,它又有何特点?探讨这一问题,对研究过去一直被忽视的中国小说批评史,对我们扬弃前人遗产、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小说理论,都很有意义。对这一问题,学术界说法不同。我们的看法是,中国小说批评中,曾有过现实主义倾向的创作主张,是明代叶昼在他托名李贽所作的百回本《水浒》评点中首次提出。叶昼是明代后期(万历时期)一位贫寒的知识分子,他用已经去世而名望很大的李贽的名义评点小说。对此,与他同时及略后于他的钱希言的《戏瑕》、盛于斯的《休庵影语》、周亮工的《书影》  相似文献   

10.
王弼(公元226——249年),字辅嗣,是魏晋玄学唯心主义的主要开创者之一,他的哲学思想是曹魏政权时期的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他对中国古代典籍(诸如《老子》、《周易》)的注释和研究,一反两汉以来经学家那种离经辩句的繁琐作风,抛弃了其中阴阳灾异和谶纬之学,注重义理的分析和抽象的思辨,这是对两汉以来神学目的论和繁琐经学形式的一个否定,是思想上的一个解放,是思辨哲学的一个发展.魏晋玄学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理论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环节,王弼则是这个环节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著作中的某些论点对后来的文艺创作、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发生过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阴阳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元范畴,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精辟概括,深刻濡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于十二生肖而言,十二种动物的有序排列,渗透了丰富的阴阳思想。如何认识这些阴阳思想,古人的切入角度有趣而又有异:有的从十二生肖的生理特征区分,有的以十二生肖的习性特征区分,有的以《周易》卦象区分。但不论如何区分,“一阴一阳”的哲学思想根深蒂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人的象喻思维特性。    相似文献   

12.
钱伟长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根据他的《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考》著作 ,从教育职能、教育目的和知识论方面探讨他的教育哲学思想 ,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和指导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石田梅岩是日本近世庶民哲学家,是石门心学的始祖。研究梅岩的思想,离不开研究他的原著。《都鄙问答》是根据他每天回答人们的疑问所作的粗略手稿写成的,包含了有关梅岩哲学思想的大部分。《都鄙问答》阐明了梅岩有关“俭约”、“精业”和“忠孝”的哲学思想,在日本社会中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日本思想史、日本经济史、日本教育史也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乾称》篇看张载的哲学思想张牛张载在理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可是对于其哲学思想的看法,历年来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肯定其为唯物主义者固有人在,断言其为唯心主义或二元论者也不乏其人。为了把握张载哲学思想的内容及其性质,解剖一下他的《乾称》篇是有助益的。...  相似文献   

15.
被儒家称为“六经之原”的《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渊源,中国古代的学者无不覃思精研《易经》,并凭借它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生于明清之际的顾亭林先生也十分重视对《易经》的研究,他五十八岁那年在好友程贞夫、李紫澜家里讲《易》,从六月开始一直到九月方毕,李子德有《讲〈易〉毕奉谢宁人先生》诗。亭林晚年曾纂过《易解》,惜未有传。即使这样,在《日知录》以及亭林先生的文集、书信中还保存了他研究《易经》的思想和成果,颇能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教育学》的发展,是整个教育界众所注目的一件大事。在教育工作第一线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现行《教育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弊端有何看法,对《教育学》发展有何具体要求?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有必要就这些问题.对实际教育工作者的态度加以调查、了解,以便提供一些改进、发展《教育学》的第一手资料。二、调查结果及分析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问卷法。调查对象:中小学校行政干部和教师共235人。调查步骤:先向被调查者讲清调查的主要目的,不要求署名。要求尽量…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新发展岳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这部光辉文献是中国改革开放不寻常十年的历史记录.它不仅回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种现实问题,而且从理论上极大地丰富了马列主义理论宝库。它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当代马列主义的最新成...  相似文献   

18.
现代西方哲学家伽缪站在存在主义的立场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面对着荒谬感有三种不同的反应。他的这种哲学思想既体现在其哲学作品中,亦是其文学著作的主题思想。中国清代文学家曹雪芹所著《红楼梦》是一部在世界上都有巨大影响的文学巨著,其中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本文试对伽缪与曹雪芹作了一些粗浅的比较。  相似文献   

19.
写出了像《红楼梦》这样伟大作品的作家曹雪芹,他的哲学思想是什么?除了一部没有写完的《红楼梦》之外,曹雪芹给我们留下的东西太少了。因此,我们要探讨曹雪芹的哲学思想,只能从这部没有写完的《红楼梦》中去找寻。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社会影响最大的哲学派别有三个、就是儒家、道家和佛家。这三种哲学思想,往往互相渗透,除了他门的祖师爷之外,要找一个纯儒、纯道或纯佛家思想的还颇不容易。这些哲学思想,随着各人所属阶级、所处社会地位和人生遭遇的不同,总是错综复杂地在每一个具  相似文献   

20.
太史伯阳是中国前诸子时代最为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在政治思想方面,他强调德治,发展了西周初年的民本主义思想。他还十分重视社会经济对于国家政治兴衰过程中的作用,是中国历史上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解析历代王朝治乱兴衰原因的第一人。在哲学思想方面,太史伯阳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第一次对于阴、阳两极的基本属性及相互关系做了论述,并且利用阴阳学说解释了世界;二是提出了世界的基本特征是"和",并对"和而不同"的世界观及方法论做了详细的论证。他的政治思想中有相当浓厚的"天命"色彩,他的哲学思想也显露出天人相应的倾向,这些都是时代赋予一个思想家的深刻烙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