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教育与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学习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它是个体的一个必然的社会过程。角色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组责任、权利及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社会对人们期望的行为模式。角色的内涵取决于社会对个体的期望,社会所期望的性别行为就是个体性别角色的社会内容。性别角色社会化指的是个体通过社会文化对个体的性别行为规范,使自身的行为符合这一社会规范的过程。一般而言:个体的生理发育时期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时期。个体社会化的首要场所是家庭,他们从父亲和母亲那里学到了一些基本的性别区分。其后儿童进入学…  相似文献   

2.
元彦芳 《中文信息》2013,(5):107-107
社会化是个体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个性化两方面展开。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组成单位,是社会化的原始起点。家庭环境中诸如家庭的社会地位、内部结构、情感氛围及教养方式无疑对人的社会化过程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社会化与第一人格偶像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青少年社会化?所谓“社会化”,指的是人的社会适应过程,亦即“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学习社会的规范、价值、道德和行为方式以适应他们所处的社会或群体规范,形成独立的人格。从个体一生的社会化过程看,人格的发展人体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人格偶像崇拜阶段、第二人格偶像崇拜阶段和独立人格阶  相似文献   

4.
政治社会化理论的产生、发展和研究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元书 《文史哲》2004,(2):141-145
政治社会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经历了以儿童和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以人的一生的政治社会化、以苏东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三个大的发展阶段。政治社会化理论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内容有:个体学习政治知识,获得政治取向,形成和完善政治人格;政治文化的传承和变迁过程;政治体系的运行、变迁与政治社会化的关系;政治角色的获得和扮演等。  相似文献   

5.
论朋辈群体对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个体社会化是青年社会化的末期,该时期的社会化是为他们进入成人社会作各方面的准备。大学时期的个体社会化具有个性和世界观接近定型、主动选择社会化内容、获得自我认同和面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特点。该时期个体在心理和思想上的变化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陪伴个体度过大学四年的朋辈群体是个体情感和心灵上最好的寄托和安慰,也是个体思想和行动上最为有效的促进者和影响者,他们无论在社会价值观、未来社会角色的选择方面,还是在社会文化认同、社会资本积累方面,对大学时期个体社会化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个体人生发展中极为关键和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与个体社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体社会化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社会化是个体终其一生都必须进行的过程。在终其一生进行的个体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冉昌光 《天府新论》2010,(4):102-106
人的社会化是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实质是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在现代信息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实现人的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就是阅读.阅读全面促进人的社会化,一是培养人的道德情操、健全人格、完善自我;二是理解社会文化,内化社会价值;三是掌握现代生活技能,完善社会角色,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社会化不是一次完成的,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人必须坚持终身阅读学习,树立科学的阅读观,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才能不断地社会化.  相似文献   

8.
西方社会化理论与中国人的社会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方社会化理论与中国人的社会化陈录生人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学习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各种社会规范,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达到改造社会、调适心理、发展和完善个性的目的的过程。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化就是使人从生物个体发展成为具备社会成员素质的“社会人”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每个人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受到不同社会环境的影响,心理也会随之不断发生变化.个体在社会化的不同阶段,其社会心理成熟水平也有差别,必然会对其学习有不同的影响.本文主要探析成人的社会心理成熟水平与成人学习的关系,力求把握其中规律,以期提高成人学习效率,保证成人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2002,(6)
薛立强、杨书文在《重庆社会科学》2 0 0 2年第 4期撰文《论政治社会化的涵义》指出 ,所谓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政治机构为了影响社会大众的心理而不停地传播具有倾向性的政治信息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研究正处于第三个阶段 ,即以苏东国家政治文化、政治制度的变迁为研究对象的阶段。前两个阶段分别是以儿童和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的阶段和以人的一生为研究对象的阶段。研究对象的变化引起了这项研究各方面的变化 ,具体说来 ,第三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的不同之处在于 :1、在研究对象上 ,第三阶段是民族国家整体 ,前两个阶段在于探寻社会个体融入社会整…  相似文献   

11.
政治社会化的研究正处于第三个阶段,即以苏东国家政治文化、政治制度的变迁为研究对象的阶段。前两个阶段分别是以儿童和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的阶段和以人的一生为研究对象的阶段。研究对象的变化引起了这项研究各方面的变化,具体说来,第三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的不同之处在于:1、在研究对象上,第三阶段是民族国家整体,前两个阶段在于探寻社会个体融入社会整体及其政治文化的途径,以维持社会政治秩序。2、在研究目的上,第三阶  相似文献   

12.
论个体心理—社会心理的互动与心理的社会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生活于一定社会环境中,人的心理是对人的社会生活的主观反映、把握和体验。不同的个体在社会关系网中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个体心理首先是社会人的心理,是社会角色心理。通过社会交往,个体形成社会人的心理和实现个体心理的社会化。在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的互动过程中,一方面社会心理为个体心理所整合,内化为个体心理,另一方面某些个体心理为社会其他成员普遍接受,升华为社会心理,使社会心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心理学中,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互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个体社会化的任务有两条:一是使个体知道社会或群体对他有哪些期待,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二是使个体逐步具备实现这些期待的条件,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社会化的内容很多,但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成员来说,最为重要的是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可以说,社会化实际上是一个在社会环境中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人的过程。本文拟重点分析邓小平学校教育理论中的有关社会化思想。 (一)邓小平强调指导学生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的地位和作用 邓小平把对青少年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紧密联系起来。他指出:“我们要掌握和发展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各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并且在上层建筑领域最终战胜资产阶级的影响,就必须培养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  相似文献   

14.
运用失范理论范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在理论范式及运用语境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宏观结构困境引发微观个体失范的具体表现与最终结果。在生成机制及实质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体现为变迁、断裂导致的失范,实质上是大学生社会适应不足导致的社会化偏差。在化解场域之学校非正式群体上,社会群体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中介,学校非正式群体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场域,是化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浅议青年社会化中大学生的特殊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社会化是社会运用一定文化、价值观、行为模式、生产、生活技能、法律、道德、习俗等教化青年,推动青年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同时青年能动地内化及发展社会文化,发展自己的社会化的活动过程。在人的整个社会化过程中,青年社会化是决定个体基本社会面貌的关键阶段。青...  相似文献   

16.
一、青年政治社会化的涵义和意义一般意义上讲,社会化是个人与社会生活不断调适,在一定社会环境中通过同他人的接触和与社会的互动,使个人从“有机体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也就是发展社会性,进入社会角色的过程.同时,也是指一个人进入社会后终身接受社会政治、文化和行为模式的教化,完善与发展个性的过程.确切地说社会化的涵义有广、狭之分.广义上讲,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一生都存在着一个不断学习,调适,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因为人的一生所面临的社会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狭义上讲,社会化是指未成年的个人学习社会知识(包  相似文献   

17.
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法,社会主义在取代资本主义之后,它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化生产发展的水平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规模、程度、形式及其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种社会基本矛盾是在消灭了资本主义制度,解决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及其上层建筑之间的对抗性矛盾之后,必然产生、存在的新的矛盾,不过这种矛盾不再具有对抗性罢了。这种矛盾表现在社会生产上主要是整个社会生产的统一计划管理与社会主义企业、生产单位、劳动者个体的相对独立性之间的矛盾;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主要是国家、集体、个人之间以及集体(企业)与集体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在经济关系、经济利益方面的矛盾。这些矛盾又往往集中表现为上级与下级、领导与群众之间的矛盾。上述两方面表现出来的矛盾,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化生产发展的水平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规模、程度、形式及其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引起和决定的。如果我们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所有制形式上,人与人的关系上,分配关系上,不能与社会化生产发展的实际水平及其客观要求相适应,我们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制定,实施的政策、法律和管理体制,不是及时地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8.
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生活技能和行为规范以取得 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作用 的因素很多,如家庭、学校、社会文化、同辈群体、工作 单位等,毫无疑问家庭在个体社会化过程起着最初的, 也是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由家庭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一、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 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血缘为纽带同灶共生的社 会生活组织,是儿童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是儿童接触的 第一个社会环境。儿童期受到的教育,对人们一生将产 生深刻的影响,而这个时期儿童主要生活在家庭中,因 此,家庭担负着主要的社会化责任。 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许多共同之处, 然而又不同于学校那样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计划, 也不是系统的传授某一门课程,它同其他社会化因素 相比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社会学与伦理学相结合的角度,基于个体存在价值合理性基础层面,研究社会角色化问题。本文认为个体角色化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社会化、从社会获得其存在合理性基础的过程;另一方面,其又隐藏着个体对存在本真意义认识缺如、个性缺失之可能,应对个体社会角色化持理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摒弃了以往研究中在理解国家与社会及其关系问题上缺乏人性分析的不足 ,把人性论作为研究的方法论 ,运用马克思关于人性及人的三形态理论来研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文章从人的双重本性出发 ,集中地讨论了“社会国家化”与“国家社会化”的历史性转换 ,认为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必经的两个阶段 ,“社会国家化”与“国家社会化”都内在地根植于人的本性。文章分析了社会国家化的实质、特征 ,阐述了国家社会化的内容、途径和形式 ,提出了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交往普遍化和生活日常化是国家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市场经济是国家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解读 ,逻辑地展现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