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法的价值是法基于本位的追求。法的价值主要包括自由、平等、公平、秩序等理念形态。法价值的体制是法价值理念的载体。法的价值主体主要是个人与社会。市民法之价值核心是私主体个人本位性的自由和公平。在近代法典化时期,自由理念表现为完全之契约自由,并得以进一步蓬勃发展,成为整个法律正义哲学的核心。在当代,自由理念虽然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削弱,但在市民法中仍保持着最初的重要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自由意志的更新规范只能在对法律行为本身适法规格上,并非对自由理念的否定,且可通过公平之价值理念和原则来调适。法的本位价值取向决定法律制度作用的方向。民法以私主体个人权利为本位,所有规制旨在保证个人权利和利益充分实现。尽管从现代民法的发展趋势看,民法也朝着社会化做出努力,但是,民法关怀的仍多是私主体个人,民法所做的努力多是尽力避免个人本位和社会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2.
潘丽萍 《东南学术》2006,1(6):92-97
村民自治是我国社会民主自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全新的法价值理念的社会结构性共同体.从现实情况看,尽管村民自治的法伦理基础远未成熟,但它的扩张趋势是不容置疑的,必将打破农村固有的法文化理念和伦理关系,引起农村社会法伦理关系和生活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的价值理念是经济法最终所追求的目标,是经济法学基本范畴最本质、最深层的东西。经济法价值是法律价值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包含了法的一般价值目标。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有着其特有的价值取向。而在经济法诸多并存的价值目标中,体现了一个核心的、主导的价值理念,即社会整体效益。效益是经济法价值取向的基石;整体性是经济法效益价值的本质特征。社会整体调节机制是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仁"是儒家伦理德治理念的核心,"礼"是儒家法的外在体现。儒家德法并用理念揭示了道德与法律的内在联系;延伸了道德价值;突出了立国为民思想;强调以德治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借鉴儒家伦理的德法并用理念,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从而使社会主义趋于理想的客观公正,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通过探究财团法人在法人分类体系中的地位,明确财团法人与社团法人分类是法技术对社会生活抽象的产物,是大陆法系民法典最具特色、最有应用价值的分类方式;通过法理分析概括财团法人意志的永久性、财产的安全性和规范体系的逻辑自足性的法律价值,以表明其法律合理性设定之必要;同时,就其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现实作用对其制度价值提供进一步的理据,为我国财团法人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上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道德伦理是美好生活之价值生态的重要元素.美好生活意味着人们对生活中共同价值的共通理解,既是每个人都能充分展示自由个性即全面发展的生活,也是遵守道德顺应伦理的生活.道德伦理是人们在生活中因道德而结成的一种正式伦理,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行为规范和伦理价值形态,以人们生活中的正当利益为基础.道德伦理在护卫美好生活时,以关系和乐协调、秩序共建同构、价值共享互通为基本理念,通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共处、人与社会和合共存、人的自我身心和解共益等原则得以具象化.美好生活的道德伦理原则需要人们付诸行为、诉诸践履,即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要求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人关系上要求人尊重他人、宽容他人、与人合作;在人与社会关系上要求社会尊重个人、个人融入社会;在人与自我身心关系上要求个体自尊自律.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至今,治国理念呈现出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发展轨迹,内在蕴涵两种价值理念的转向:一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失重向平衡转换;二是社会管理导向从重视生活质量向关注社会质量转换。引自欧洲的社会质量概念逐步嵌入于这两种转向过程,同时,其也为诠释社会治理问题提供了崭新视角。新时期社会治理研究不应忽视社会质量取向,应在个体实现与社会发展互动统一的视域下,建构以增进社会团结和社会信任为价值基础,以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为核心内容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8.
劳动立法首先具有法律的一般价值取向即应当反映社会物质生活关系的本质要求,应当代表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当包涵人类道德价值取向的一般理念,应当反映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普遍要求.其与其它部门法相区别的特殊价值取向在于对劳动者群体给予倾斜保护,着力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尊重劳动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同时强调国家的适度介入;在适应市场规律要求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与实质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极速时代,社会的运行节律、时间秩序发生了深刻变革。生活方式与主体生命意识在社会的时态逻辑方面出现了多重变构。人们在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建设中,面临连续与非连续、有限与无限等诸多时间性悖论和价值乖离。生活中的“现在”,其持存方式、历史关联和意义位置也在变化中,过去、现在、未来的依存、互动法则需要被重新理解和恰当处理;它们对于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理念形成建构性和某些预设作用。当代人生向时间的哲学思考发出了召唤。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范畴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是经济法的基本范畴。法的理念是指法的指导思想、基本精神和立法宗旨。法的价值是指在作为主体的人与其客体的法之间,法对人的积极意义和有用性。法的价值导向是以法理念为基础的,法的全部价值都渗透着或贯彻法理念。解读经济法的理念与价值,明晰其中的内涵,有益于经济法基本范畴的提炼和塑造。  相似文献   

11.
宋志明 《河北学刊》2007,27(2):22-26
儒学既有与现代社会生活相抵触的方面,也有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方面。儒学经过现代转化之后,仍将可以获得广阔的发展前景。儒学现代走向的一个向度是现代性,它可以同市场经济兼容,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个向度是民族精神,它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设计了求真、求善、求美、成圣、合群这样一些总体的目标,并且为实现这些目标提出了多种具体的价值理念。在今天,这些理念对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仍可发挥积极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中西杂糅的多元价值观时代,对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塑造是必要的、重要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然而,在取得良好成果和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一些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向纵深发展的因素依然顽固存在。情感元素作为一种关注人的情感及情绪,旨在培养"完整的人"的人本理念,若按照其要求和指导,创设良好的情感情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培养过程中设置遵循情感元素的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渗透在活动中;提高情感培养的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渗透民众的情感中,在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培养的瓶颈问题上,或可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3.
多元的价值观时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塑造是必要的、重要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然而,在取得良好成果和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一些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向纵深发展的因素依然顽固存在。情感元素作为一种关注人的情感及情绪,旨在培养"完整的人"[1](P35)的人本理念,若按照其要求和指导,创设良好的情感情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培养过程中设置遵循情感元素的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活动中;提高情感培养的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民众的情感中,在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培养的瓶颈问题上,或可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4.
法律的道德批判与法的价值理念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的价值理念是法学的核心理论问题,也是法的根本出发点。法的价值理念的变迁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律的道德批判如何。法律的道德批判之所以可能主要是源于价值判断的客观性;而价值判断是否合理的问题,却说明法律的道德批判是必须的。法律的道德批判的深刻性与法的价值理念的发展程度成正向比例的关系,它们相并而行,互为作用,共同推进着我国乃至世界法律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对于反思和批判教学中的工具理性和科技理性、重新审视教学中人文理性和价值关怀的缺失、认真思考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通过考察和分析生活世界的来源与内涵,阐明生活世界的特点,反思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应"关注"生活世界的理念,并对其进行现代思考:教学应关注人的身体和心理;关注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关注人与人以及人与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所蕴含的基本价值理念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理念应概括为:人本、民主、公正、开放、和谐.人本,即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基础,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具体表现为民主、公正、开放、和谐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7.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具有情感支持与理性治理的价值定位;随着多元化主体的参与,二者呈现出情感支持理念理性化、理性治理理念情感化的交融状态。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有情感支持理念强、理性治理理念弱,理性治理理念强、情感支持理念弱,情感支持与理性治理理念均弱化等发展方向;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协调情感支持理念与理性治理理念。文章认为,作为应对策略,可以通过强化家庭养老的理性治理理念、健全上门服务中的情感反馈机制,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标准规范;通过智慧养老设备与情感支持理念的融合、大数据服务技术与情感支持理念的融合,以加强养老服务技术中的情感支持;通过对社会服务机构是否盈利进行分类,均衡其情感支持理念与理性治理理念,以规范社会服务机构的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18.
价值关系、价值观念与价值实践反映出主体价值活动的三维图景;道德生活的本质是主体在道德领域的价值活动。主体存在与主客体价值关系的社会历史属性决定了主体价值观念的社会历史属性,作为关系性存在的表征之一,主体的道德生活及其价值观念也彰显出鲜明的社会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19.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建立,表明最低生活保障已成为全民性社会救助制度并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充当“最后一道社会安全网”.但在不同的学科视野中,其价值理念和具体实践中存在一系列偏差:在法学视野中,社会救助在人们之间的分配应是平等公平的,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存在城先农后、城高农低、城乡有别的偏差;在公共财政学视野中,社会救助价值是国家通过财政保障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要的公共事业,在实践中却存在着因供给主体角色错位带来的公共性与政府角色不匹配、责任分担不一致等偏差;在社会学视野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标准应是反贫困或使受助人脱离贫困,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存在因标准单一、难以完成缩小阶层差距和整合稳定社会功能的偏差.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发布以来,深刻地影响着公民的语言价值观念,使中国的语言文字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深远的社会意义。为了提高对语言文字法的科学认识,我们从和谐理念、宽容理念、平等理念、自觉理念和国家安全理念等几个方面讨论语言文字法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