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美国许多作家一直想重新创造美国社会中的“边疆”概念。事实上 ,西部边疆的定居标志着盎格鲁撒克逊人往西的大规模迁居运动已经结束。虽然地理的边疆已经结束 ,但是人们有一种强烈的感觉 ,至少对美国人而言 ,西部是这个行星上具有意义的最后边疆 ,不仅仍然可能继续进行探讨和重新阐释文学中的那个边疆 ,而且仍然可能拓展涉及社会和人类问题的文学。  相似文献   

2.
美国西进运动是一场自发性的群众运动。美国陆军是政府用于西部开疆辟土的军事力量。陆军在西部领土扩张和开发活动中承担了驱赶印第安人、保卫地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任务 ,对西部边疆自治型社会的形成没有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特纳“边疆假说”命题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西进运动”对西部的拓殖造成了大陆“边疆”的移动。作为相对概念的“边疆”不断地产生,又不断地向西移动,最终在19世纪末基本消失在太平洋沿岸。特纳在分析这一历史进程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边疆”假说,论述了“边疆”对美国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文章就“边疆假说”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美国西部开发是一个大规模区域经济开发的范例 ,移民在拓荒开发过程中逐步结成边疆社会 ,构造了法律制度和公共权利。他们运用多数决定原则和契约关系构建的西部边疆社会 ,节约了社会控制成本 ,推广和巩固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相似文献   

5.
以1890年官方宣布"边疆消失"为象征性的转折点,美国社会步入了"后边疆"时代。作为一名现时主义史学家,特纳密切关注时局发展,对"西部民主"这一重要"边疆遗产"的现实处境和未来命运进行了及时反思,力主兼具有原始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双重倾向的"西部民主"传统,应该并且能够在"后边疆"时代发扬光大。这种带有很强的保守倾向的"进步主义"主张,实质上是在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的发展经验,来应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难题。以边疆拓殖时代的"西部民主"来再造"后边疆"时代的美国繁荣,无异于政治空想。  相似文献   

6.
西部边疆对于美国近现代的社会发展举足轻重。边疆报纸是西部与东部联系的纽带,个人与社区融合的媒介,是边疆人们的精神家园。边疆报纸最初的作用是吸引固定移民,丰富社区生活,促进城镇发展。在争取读者群,吸引广告商的过程中,边疆报业逐渐走向成熟。随着报业商业性的增强和竞争的加剧,报业的边疆痕迹逐渐淡化,西部与东部报业日渐趋同。  相似文献   

7.
特纳之"边疆学说"自诞生后,曾主导美国史坛达三四十年之久,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西部史学派。边疆学说最具创新之处是将"自然"视为美国特色的社会文化形成与演进的重要基础,并吸收了进化论思想。在研究方法上,特纳吸收了哈德逊河派画家的创作意象,很好地论证了其观点。从环境史角度来看,"边疆学说"存在历史主角的缺失、无视西进运动的负面影响等缺欠,它多被指责有"地理环境决定论"倾向。  相似文献   

8.
从"大陆边疆"到"全球边疆"--美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把美国走向世界的历史划分为"大陆边疆"、"海外边疆"和"全球边疆"三个阶段,论述美国的大国历程和分析其成功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机遇.笔者认为,从北美大陆的"拓荒者"、到海外事务的"参与者"、再到国际社会的"领导者",这一发展过程向人们揭示美国所具有的"使命感"、"冒险精神"和"进取性",是其成功地走向世界的内部动力;而"西进运动"、"两次世界大战"、"冷战" 和 "反恐战争",则是其外部机遇.内部动力与外部机遇的有机结合,则是美国大国崛起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占地运动”是美国西部开发运动的重要一面。其持续时间长,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美国公共土地的法律处置及土地制度;由“占地运动”而出现的“占地法”,扩大了美国私人产权的内容;“占地运动”及相关法律促进了西部土地的流转,提高了西部土地的利用率。这有益于19世纪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边疆学说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进行了另一种解读,盖茨比像他的先辈们一样致力于向西部拓荒,建立自己的幸福家园。然而由于拓荒的时间、地点、环境及其拓荒实质的变化,从而导致他的美国梦破灭这一悲剧。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西进运动不仅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也极大地促进了美国西部地区的广泛开发和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美国的西进运动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美国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论内战后美国的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西部大开发,是内战后美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趋 势。美国西部大开发实质上是一次领土扩张运动。既具有政治意义,又具有经济意义和思想 意义。它拉动了19世纪末美国整个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为美国成长为世界大国奠定了经济基 础。  相似文献   

13.
王硕 《国际公关》2013,(4):72-74
英雄形象的塑造,野性本色的描绘,平民人物的特写,让大批人涌向西部这片神秘的土地,在西进运动中追逐并实现着自己的美国梦美国的西进运动已经成为历史中一个辉煌的篇章,也成为美国人成就美国梦的一个特殊记忆。西部,不仅拥有广袤的原野,也寄存着美国人的梦想,如果想用勇敢、辛勤、劳动、战斗,甚至是贪婪、掠夺来换取幸福的生活,享受自由  相似文献   

14.
西方国家高等教育采取集权、分权或二者相融合的管理方式,采取立法、拨款、监督等机制进行调控,值得借鉴.我国要扩大西部边疆民族高校办学自主权,加快建立西部边疆高等教育统筹管理体系,积极开展与发达地区交流协作等策略,寻找适合西部边疆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美国交通运输革命极大地推进了西进运动的进程。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西部拓荒农业和地区专业经济的发展 ,促使西部农业由自给自足向商品化转变 ,同时人口的西移加快了西部地区城市化。  相似文献   

16.
边疆服务运动是基督教为实践其提倡已久的"社会福音"而展开的改造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状况的实践,推进这一运动的机构是边疆服务部.试图改善边民物质生活的农业生计服务是边疆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边部在川西和西康的彝羌藏地区的农业生计服务工作,为当地培养了一批生计干部,为边胞提供了进修机会,还更新了边民的农耕观念,大大改变了边胞对政府的敌对观念,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对推进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做出过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美国边疆学派创始人特纳认为,边疆不断地向西部推进就意味着离开欧洲的影响,增强美国独有的特性。美国思想的显著特性是依靠边疆形成的。的确,西进运动对于美国民族精神的塑造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西进运动造就了美国的民族开拓进取精神,发展了其民主主义的思想,强化了其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历史上,“西部”是一个很不确定的概念。它最初是指从阿巴拉契亚山到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地带,也就是习惯上常说的“旧西部”;后随著美国领土向西的扩张,又把密西西比河到落基山脉之间的地带称之为“新西部”;到19世纪末,美国领土进一步越过落基山脉向西扩展到太平洋沿岸,因此把落基山脉到太平洋沿岸之间的地带称之为“远西部”。通常意义上讲的美国西部泛指从阿巴拉契亚山地到太平洋沿岸之间广阔的地区。美国开发西部的过程在美国历史上称作“西进运动”(Westward-Movement),始于18世纪80年代,止于2…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西进运动本质上是一场经济开发运动,而在经济开发过程中,首先是以农业为起点的,农业开发取得的成就最引人注目。在西部农业开发中,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加速了农业的发展;改变了农业的布局;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美国开创的这条农业发展道路,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后期美国西部采矿业的兴起及其历史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世纪后期,在美国西部山区以开采浅层矿藏的淘金热为先导,兴起了以资本主义企业形式开采深层矿藏的采矿工业,有力地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开发和发展。因此,开采西部矿藏成为这一时期美围西进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美国当时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在美国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西部采矿业的发展和演变及其对西部开发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