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可 《当代老年》2009,(11):23-23
清代道光十九年(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毁鸦片。在此之前,湖北武昌也曾有过一次焚毁鸦片的义举。 武昌焚烟发生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9月7日,地点是武昌行辕校场。人们当场将在湖广地区收缴来的鸦片1万两点火焚烧,将烟枪3000杆悉数以槌击毁。武昌焚烟的主事者,除了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之外,还有一位当时的湖北巡抚,他就是南京人伍长华。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1994,(12)
清政府“割让”香港内情中英《香港条约》,是腐败的清朝政府签下的一个卖国条约。这一条约将香港“割让”给英国,“租期”为99年。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后,道光皇帝在太和殿召见从广州回京的钦差大臣、直隶总督琦善。道光问:“英国人要我们把香港割让给他们...  相似文献   

3.
平生四足     
平生四足陈旸清朝道光年间,衡阳有个才子叫彭浚。他出身贫寒,努力上进,后来中了状元。报子到他家报喜时,见他家住的是破烂茅屋,吃的是粗茶淡饭,他的妻子长得丑陋,儿子口齿不清,穿着破旧。回到朝中,报子便将他家的情况向皇帝作了禀报。道光皇帝听说后,顿生怜悯,...  相似文献   

4.
<正>《南亭笔记》中有一段记载,说的是大清朝第八位皇帝道光:……道光御便殿,召见最亲幸之某旗员,时长昼如年。道光倦甚,因问有何消遣之良法,某对曰:"臣以为读书最佳。"道光曰:"读书固佳,然书贵新奇,  相似文献   

5.
马美著 《老年人》2009,(5):42-43
道光十一年(1831),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到处房屋坍塌,百姓流离失所。当时的两江总督积极抗灾救灾,提出十二条赈灾章程,又通过整顿盐政使财政收入大增。道光皇帝十分高兴,在两江总督的奏折中批示:“裕国而安民,通商而除害,汝为干国良臣。”这位干国良臣,就是清代经济改革的先驱陶澍。  相似文献   

6.
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春天,左宗棠在长沙城南书院读书湘潭县有个周姓大户,正在为大小姐征婚。大家看好左宗棠的实力,鼓动他去应征打擂。 周家大院占地近一万平方米。宅院的大门口竖了一块青石碑,据说乃皇帝钦赐,凡路过此处的文官武将。见了都得落轿下马,叩首而拜,显见这家人是官宦的后代,只因老爷们已经去世,才显得有些落寞。  相似文献   

7.
李丹崖 《当代老年》2014,(12):29-29
在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不光是位民族英雄,更是清朝难得的第一清廉官员。他本人最看不惯的就是官员中饱私囊,搜刮民脂民膏。有一年,湖北大旱,在湖北任职的林则徐心急如焚,四下张罗救济灾民,而下属官员却不闻不问,忙于花天酒地,不问民众死活。  相似文献   

8.
公元618年,高祖李渊称帝,唐朝建立。公元907年,后梁朱温将唐哀帝鸩杀,唐朝灭亡,前后共历289年。从高祖到哀帝,共经历了20位皇帝。如果问,在唐朝的20位皇帝中,有作为的是哪几位?许多人都会说出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一个创造了贞观之治,一个开创了开元盛世。其实,唐朝还有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就是宣宗李忱。  相似文献   

9.
林则徐任职的嘉庆、道光年间,清朝已经开始由盛转衰,政治腐败、财政支绌、民生凋敝,社会矛盾日趋激化,这种特殊的社会形势决定了林则徐以“救世“为己任。外官任上,他辗转升迁,青云直上,但始终把着眼点放在与国计民生密切联系的经济问题上,特别是集中于弊端严重的漕务、河工、水利、盐务等社会问题,并提出一系列以民生为本的水利改革思想。这些思想,至今仍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基于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大关系,林则徐宦迹所至,始终以民生为首务,究心水利,浚治江河,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设想,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0.
回顾一百年前在匕海举行的万国禁烟会,有三点感慨。第一.更深切地理解国家独立与富强的伟大意义。一部近代史,就是从贩卖鸦片与禁止鸦片开始的。从嘉庆皇帝、道光皇帝、咸丰皇帝、慈禧太后到袁世凯,对鸦片病民害国都十分清楚.也都很想禁止鸦片。1909年万国禁烟会在上海举行,反映了中国人民坚决禁绝鸦片的心声,也是包括两江总督端方等人在内的众多有识之士的持续努力的结果。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特别是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国家许多主权被侵夺,走私横行,毒品泛滥,鸦片禁而不绝。中国真正禁绝鸦片,那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  相似文献   

11.
慕陵是清朝第六代皇帝道光的陵墓。图为隆恩殿,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金丝楠木结构、不施彩绘和原木蜡烫  相似文献   

12.
陈延伟 《老人世界》2014,(11):37-37
在中国两千余年封建专制社会中,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登基称帝,至公元1911年末代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炮声中宣布退位,在这2100多年间,我国历史上共有494个皇帝。由于封建社会实行的是皇位世袭制,所以,皇帝驾崩后,一般便将皇位传给他最为信赖的人——儿子(一般是长子)。因皇帝大多身体欠佳寿命不长,他们驾崩时不少太子尚在幼年,有的甚至还在襁褓之中,于是,中国历史上便出现了许多“娃娃皇帝”,即“小皇帝”。  相似文献   

13.
孙蝶平  闫妮 《老年人》2012,(6):42-43
人称"西太后"、"老佛爷"的慈禧,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死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终年74岁。她历经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立过同治帝载淳、光绪帝载湉和宣统帝溥仪三位小皇帝。同治、光绪两朝,她以皇太后身分或  相似文献   

14.
1839年,林则徐以钦差大臣之职赴广州,从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也正是虎门销烟的壮举让林则徐名留青史,从这一角度来说他无疑是强硬的禁烟派。但是,晚年的林则徐曾一度提倡在内地种植鸦片。究于这一历史现象,从社会经济原因、忠君爱国思想、时代认识方面来分析林公这一转变的原因,希图加深对林则徐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林则徐(1785—1850年),清朝大臣。他在漫长的官场生涯中,始终牢记“廉洁”“清政”四字。最初在山东济宁任运河河道总督时,林则徐便立了一块镌刻着“人到无求品自高”七个大字的石碑,以鞭策激励自己。后到江苏任廉访使时,他又在官署大厅挂上一幅亲书的条幅:“愿闻己过,求通民情。”以表明自己做人为官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魏云芳 《现代妇女》2014,(10):287-288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晚年因夷务之事遭遇流放至新疆,在遣戍新疆的三年里林则徐以诗人之笔记录了自己在边塞的生活,他的诗或写告别亲人,或与友人酬酢赠答,或记路途艰辛以及异域风光……其中很多诗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通过诗歌可以折射出诗人深处逆境的爱国情思和旷达精神。  相似文献   

17.
培栋 《当代老年》2010,(6):17-17
林召棠是吴川县(现为吴川市)吴阳镇霞街村人,家境并不富裕,上京会试时,带的盘缠不多,妻子孙氏怕他挨饥受饿,就用糯米掺黏米舂粉,过密筛,搓成粉团,再用棒打成筋状,加白糖,然后用炭火烤成一块块乾糕,让林召棠上京路上吃。林召棠是讲吴川话的,不大懂北方话,只听得几成,所以在太和殿上闹出许多笑话。他参加殿试后,在传胪唱名那天,道光皇帝在太和殿上钦点状元。  相似文献   

18.
2006年6月6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江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吉水鳌鱼灯》项目以《吉安灯彩》的名称名列其中。 一、吉水鳌鱼灯的由来 《吉水鳌鱼灯》最早起源于明朝,据老艺人述说:《鳌鱼灯》是皇帝赐给李邦华家属回家玩赏的宫廷灯彩。1628年,李邦华任兵部侍郎,治军有方,受到崇祯皇帝的嘉奖,升兵部尚书,为减少拖累,决心抗敌,李邦华毅然将家属遣返回乡,其家属留恋京城灯彩,不愿离去,皇帝闻讯,立即赐宫廷鳌山灯彩一起,  相似文献   

19.
李羽 《当代老年》2010,(4):15-15
在我们看来,“行贿”这个贬义词一般是指下对上、低对高的一种贿赂,并且为人所不齿。皇帝高高在上,集权力和财富于一身。不愁吃,不愁穿,合法老婆成百上千,有必要腆着脸皮去行贿么?难道皇帝也有力所不及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翟杰 《老人世界》2013,(5):29-29
在国家博物馆小莽苍苍斋收藏的清代名人书法展厅里,第一次看到林则徐的书法,心中满怀敬意。作品是一幅行书:“观操守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存养在纷华时,观镇定在震惊时。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力,便下流;从善如缘无枝之木,才住脚,便下坠。”落款为:辛阶五兄先生印可,少穆弟林则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