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成为首要目标之一。克林顿政府上台后深化了这种调整,正式提出反扩散战略,谋求全面加强国际核不扩散体制,重点关注伊拉克、伊朗、朝鲜、利比亚等“无赖国家”。布什上台后更加强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是美国面临的首要威胁。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成为首要目标之一。克林顿政府上台后深化了这种调整,正式提出反扩散战略,谋求全面加强国际核不扩散体制,重点关注伊拉克、伊朗、朝鲜、利比亚等“无赖国家”。布什上台后更加强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是美国面临的首要威胁。  相似文献   

3.
2003年12月19日,曾被里根称为"疯狗"的卡 扎菲宣布,放弃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并愿 意接受武器核查; 几天之后,卡扎菲又将利比亚掌握的几百名 "基地"组织和其他伊斯兰极端分子的情报交给了 美国和英国;  相似文献   

4.
迷幻意识流卡扎菲 若说起如今四面楚歌的利比亚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的文学成就,出版于1975年的政治论文《绿皮书》无疑是他最“有名”的作品之一了。这本书勾画了利比亚的政治制度基础,是所有利比亚人必读的“宝书”。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在国际上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无疑是伊拉克的战事了。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不顾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发动了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并发誓要把萨达姆赶下台。然而,就在对伊拉克大打出手的同时,美国在另一个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关的问题上则表现得出奇的“克制”,这就是所谓的朝核问题。事实上,按照美国的标准来看,伊拉克和朝鲜属于同一性质的问题,即所谓寻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且,在2001年布什的国情咨文中,伊拉克和朝鲜同被列为  相似文献   

6.
文韦 《领导文萃》2014,(8):123-124
正动武意愿连年降低从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美国已经渐渐失去了对世界其他国家动武的兴趣,即便有动武,也以联合其他国家共同进行军事行动为主。在对利比亚动武推翻卡扎菲的行动中,美国也是联合了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而第一个对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出动军机攻击的是法国。昔日"世界警察"的名头,带给美国的是不能承受之重。从一些与美国关系不大的军事行动中解脱出  相似文献   

7.
在前不久召开的阿拉伯首脑会议上,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又有惊人表现。据在场的西方记者描述,卡扎菲硬是不理什么空中禁运的规定,乘飞机从的黎波里直抵开罗。他大摇大摆地走进会议大厅,“眼睛盯着桌上摆放的可口可乐瓶子,然后猛地把它推倒在一边”,以示对“帝国主义象征”的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8.
穆阿迈尔·卡扎菲27岁时组织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利比亚共和国,此后在他的绿皮书中提出了所谓既反对资本主义、也反对共产主义的“世界第三理论”,并以此为依据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进行改革。对于利比亚的改革,舆论态度各异,褒贬不一。卡扎菲作为利比亚领袖人物也因此多了一层神秘的光环。1992年的一天,本文作者采访颇具传奇色彩的卡扎菲,并将其所见所闻如实记录下来奉献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9.
张心阳 《领导文萃》2012,(11):116-117
一位从利比亚采访归来的女记者谈感受,她说,一个国家,个人的挂像越多,这个国家越危险。在利比亚,无论街头巷尾,还是庄前村后,无处不悬挂着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像,人们一集会就举着他的画像。现如今,这个到处悬挂个人画像的国度——更准  相似文献   

10.
美国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驯服伊拉克强硬的萨达姆总统。海湾战争后,美国策划了对伊拉克的一系列禁运、制裁及核查,企图压服萨达姆。但是,萨达姆敢于同美国叫板,始终不肯低头,并多次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查  相似文献   

11.
<正>多年爱恨情仇自从2009年8月底利比亚宣布卡扎菲将来参加联大后,纽约就像开了锅。卡扎菲的帐篷,首先成了让美国头痛的难题。卡扎菲原本打算把帐篷搭在离联合国总部比较近的中央公园,但因为安全问题,遭到拒绝。之后他又改变计划,希望把帐篷搭在新泽西州  相似文献   

12.
国王的棋局     
伊扎特 《领导文萃》2011,(21):112-114
在6月12日的录像出来之前,卡扎菲已经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很久了,直到不久前利比亚电视台播放卡扎菲与国际象棋联合会主席伊柳姆日诺夫下棋的画面,我们才又一次看到了这位年近七十的“老朋友”。电视里,卡扎菲照例身穿长袍,时而俯身挪棋,时而低头思索,泰然自若,淡定如斯。画面的最后几秒钟,卡扎菲的嘴角似笑未笑,依旧故弄玄虚。  相似文献   

13.
2002年《俄罗斯报》刊登题为《专家认为,是在试验可怕的基因武器》的文章,文中说道:"最近10年可能会制造出大规模杀伤性基因武器。由于它发展迅速,最近几年内可能成为清除某个种族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陈沁 《领导文萃》2011,(12):61-63
在利比亚人眼中,卡扎菲是恩威并施、高压统治的铁腕领袖。一方面,他在一定时期内集中了利比亚分散于各部落势力;另一方面,他毫不留情地铲除反对派人士,不惜代价地武装镇压表达不同意见的团体:他曾多次下令在包括班加西、  相似文献   

15.
采英拾贝     
正目前动乱地区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现在的状况相比萨达姆和卡扎菲执政时期要糟糕得多。看看现在发生了什么:利比亚、伊拉克、叙利亚以及整个中东地区都陷入灾难。这些都是被希拉里和奥巴马搞砸的。——"问题不断"的美国总统大选候选人特朗普25日在电视  相似文献   

16.
国际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是对“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经济发展模式深刻反思的结果,其思想源于美国,行动始于德国而兴于日本。 一、美国——循环经济思想的起源 在国内循环经济的大讨论中,美国并没有作为一个正面的形象出现。石油消耗全球第一和二氧化碳排放全球第一,美国着实是“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消费”模式的典范。布什政府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更是招致了诸多非议。  相似文献   

17.
何新 《领导科学》2003,(15):52-53
据海外《中国时报》2002年9月20日报道:纽约时报透露,美国布什政府今天在一份文件中正式公布其新国家安全策略,阐明美国军事策略将转变为对有敌意国家与恐怖团体采取先发制人行动,并首次声言美国绝不允许其军事优势像在冷战时代一样遭到挑战。文件指出,中国领导人对国家的性质迄今未作出根本性的选择,中国追求威胁亚太邻邦的军事能力提升,只是在走一条过时的老路,“最终只会影响到其所追求的国家强大”。美国给中国的忠告是:“社会与政治上的彻底民主、自由,才是那种伟大惟一的根源。”在这份长达35页的文件中,布什也试图回应外界对美国愈来…  相似文献   

18.
15年前发生的“8&#183;19”事件,是一些苏联高层领导人在党和国家处于全面危机的时刻,为保全社会主义的联盟国家所做的一次果断行动,它的失败最终导致了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本文着重总结了这一事件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萨达姆非常含而不露,就连他的下属也难以捉摸他的思想。报告中写道:“在关键决策上———例如入侵科威特,他会连续考虑好几个月,但是只和很少几个顾问商量。”“没有人明白立场究竟是怎样的,就连资历最深的部长们也觉得焦虑不安、不知就里。他在他身边的人里培育竞争和相互猜疑。”报告如是说。萨达姆下达命令的风格是“口头化,而且直接”,尤其在涉及诸如安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样的关键问题上更是如此。迪尔费尔认为,使用这样的口头传达命令方式,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但是,这种非正式的命令传达方式导致了信息的失真,也就是伊拉克政府…  相似文献   

20.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并非我国独 有。许多国家都曾碰到过。如美国西部原是一块不毛之地,条件十分恶劣,最早的开垦者死了都不想葬在那儿。 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美国西部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19世纪末,美国西部不仅成为美国重要的农业中心,而且逐渐成为工业中心,东西部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尽管美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与我国差异很大,但他们对西部落后地区开发的举措,很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向西部地区 “开战”的措施 美国开发西部过程中,有两个大规模集中开发的时期,一是1860-1890年之间,这一时期开发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