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1月2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联手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联合申报的西北花儿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你可否了解河州花儿的故乡花儿有多美?请听那一曲流传百年、高亢悠扬的经典曲令:上去个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  相似文献   

2.
牙含章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民族问题理论家、宗教学家和藏学家。他在以上这几个领域所做出的巨大理论贡献,在国内外理论界享有盛誉,是大家所熟知的,鲜为人知的是,在他的青年时代,他曾经进行过花儿的搜集整理,并开创了花儿的理论性研究,他从花儿的丰富的文学内容和绚丽的音乐形象两个方面,对花儿渊源、流派、格律、语言结构、音乐特征、演唱形式进行了深人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一、昆仑山飞出的金凤凰2000年7月9日,西北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民族民俗学家郝苏民先生,曾用一首河州"花儿"体格式的词,对苏平"花儿"艺术发展作了概括——《赞花儿皇后——苏平》:"昆仑山飞出的金凤凰,远路上,汗水里翻了个浪;黄河的漩涡里扳了个桨,好把式,你把花儿种在了人们心上。"词上片的"昆仑山飞出的金凤凰",其一用"昆仑山"这个地标,点明了苏平出生地——青海,同时也标识  相似文献   

4.
“花儿”,也叫“少年”,是产生于河州地区(包括今甘肃省临夏州、甘南州部分及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流传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部分地区的汉、回、东乡、保安、撒拉、土、藏、裕固等民族中的一种以爱情为主要内容的山歌,用河州汉语方言演唱,格律独特。“花儿”流行地区之广、传唱民族之多、唱词之浩瀚、曲调之丰富,可位列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之首。  相似文献   

5.
河湟花儿主要流传于甘肃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青海湟水一带,是汉、回、东乡、保安、撒拉、藏等民族用汉语演唱的民间歌谣,它反映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传统花儿的内容大多与爱情有关(这是多数人将花儿称为“情歌”的原由)。除歌唱爱情的”情歌”以外,在一定程度上花儿反映精神文化、时代风貌以及一些社会问题和西北地区的风俗习惯等。  相似文献   

6.
早在本世纪40年代,花儿研究的先驱者张亚雄先生已注意到“所谓‘花儿’者实际上等于汉语的蒙藏歌,是接近蒙藏的部落所开创,仿蒙蔽的音节,制汉语山歌①。”(引文中的着重号系笔者所加。下同)他从曲调旋律的风格以及歌词音节的角度指出花儿受了藏族民歌的影响。近20年来,花儿研究者们也已注意到诸如花儿的句式结构等“或许也同藏族民歌有什么渊源关系吧②?”“比如,藏族、回族的音乐和语言对花儿的影响恐怕是不能否认的③”问题。但是,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他们尚未深入研究这“渊源关系”以及花儿受藏族民歌、语言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7.
“花儿”,是对流行于西北地区的一类汉语民歌的统称。由于民族的融合和民族间交往的不断发展,藏族文化对花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陶柯先生在他的《论藏族文化对花儿的影响》一文(详见《中国藏学》1997年第3期)中,从花儿的产生、音调、语法结构、词汇、比兴手法等方面论述了藏族文化对花儿产生的影响,同时也涉及了花儿的流行地区和民族等。然而拜读全文,觉得有些不尽人意之处,现述拙见,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剧团应文化部和国家民委之邀,最近向首都人民推出了他们的新作——回族花儿剧《花海雪冤》。这簇盛开的鲜花为全国361个剧种增添了又一个新剧种。人们对“花儿”并不陌生。这支带着泥土芬芳的艺术奇葩,是流行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的源远  相似文献   

9.
“花儿”又称“少年”,它是产生于古河州、洮州、岷州一带,流传在今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部分地区的回、汉、藏、东乡、保安,土族等多族人民群众中的一种具有独特的音乐曲令、歌词格律和演唱形式的地域性民歌。  相似文献   

10.
一、“花儿”发展的渊源 《诗经》之后,历朝历代多有搜民风之尚,一为反映底层民生、疾苦,二为通主事者视路,察情知变,三为养士子悯民之情、壮报国之志,意义深远,不言而喻。早在明代诗人高洪④就有“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之旬。在清朝时临洮诗人吴镇在他的组诗《我忆临洮好》中有“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之句,番女,即今日藏族女子。可见花儿当时在民问族际、区域范围已广为流传,古之文人骚客亦知其声动人,但终因其词句太过生活化、方言化、登不得殿堂,专为此著书立说者,至今未见。目前流传下来的花儿早期段子,多为长者口述言传。  相似文献   

11.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部反特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由作曲家雷振邦先生创作而成。后该作品由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家代博改编成为二胡独奏曲版本。作曲家根据原歌曲将其改编成了器乐化的二胡作品,乐曲更加绚丽,富有激情。笔者以作品《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基点,分析作品的创作意图以及演奏技法,进一步剖析作品背后的人文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2.
名称保安族的名称是由地名而来。据青海的《循化志》、甘肃的《河州志》和《甘宁青史略》中的记载,大约是明初,当时的封建王朝为了镇压少数民族,在今青海省同仁县境内设立了保安站、堡(操守所),以后建筑了保安城。到清朝雍正年间,清政府就在保安城设立了“陕西河州镇镇属保安营”。据《循化志》雍正七年(1729年)记载:“保安城土城一座,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从人文地理学、音乐人类学视角,通过"族际共语"的河州花儿语言以及对当今汉、土、回、藏等民族代表性歌手分别演唱《直令》一曲描写,对花儿做诗学、音乐角度比较、体察,期望实证各具母语的多族群如何通过"各美其美"花儿演唱的同时,达到彼此心灵、情感上"美美与共"的认同史实。其往昔随遇形成各民族"嵌入式"多圈层生活"底层"的文化构成,为当今多元文化民族关系,一带一路愿景呈现着先贤们的经典启迪。  相似文献   

14.
明代学者解缙洪武间谪居河州(今甘肃临夏)时,曾写过一首题为《镇边楼》的七绝,诗云:“陇树秦云万里秋,思亲独上镇边楼,几年不见南来雁,真个河州天尽头。”诗虽平平,但“河州天尽头”句,颇反映了明人的观念。由于明王朝是一个汉族人建立的中原王朝,它对地域辽阔、民族复杂、交通梗阻的西北地区的经营管理,必然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我们看到,在中世纪晚期的亚洲舞台上,明王朝既丧失了蒙元进军西北、横扫中亚的宏伟气魄,又缺乏清帝国前期大规模开发经营西北边疆的勃勃生气。拘谨防御的“备  相似文献   

15.
<正>(一)在大西北各族群民众、尤其甘、青城乡平民百姓中(也波及六盘山、新疆昌吉、伊犁等),流行一种惯用汉语河湟方言(即甘肃河州、青海海东一带地区)或模仿其方言吟唱的民歌,常常是联手们(友众)休闲场合相聚嬉戏时表演,亦名"酒曲"《一个尕老汉》谓之。首段歌词是:一个(么就)尕老汉哟哟  相似文献   

16.
正洪武十六年始,沐氏家族自沐英始镇守云南,其后裔世袭镇守,长期掌握云南军权,共历十二世,十六王(公),直至明朝灭亡。沐氏子孙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有集作者不乏其人,如沐昂著《素轩集》,并编有《沧海遗珠》,沐僖著《敬轩集》四卷,沐璘有《继轩集》十二卷,世称"三轩集"。此外,沐昆有《玉冈集》、沐绍勋有《文楼漫稿》等。本文拟对沐昂著述进行研究,以求正于大家。一、沐昂著述整理研究现状明清以来的书目对沐昂的著述多有著录,明代如《千倾堂书目》《文瑞楼藏书目录》《八千卷楼书目》《古  相似文献   

17.
吴会蓉  邹敏 《中国藏学》2023,(4):111-124+216
《西藏地方行政区域志》是由国民党中央组织部于1943年8月印发的一部主要记述民国时期西藏地方行政区划及相应行政官员的品级、员额、僧俗配置等情况的地方专志,目前仅发现美国加州大学图书馆收藏1本。文章对这一民国珍本西藏地方志的编印与收藏,类别、性质与编撰特点,主要内容与价值等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文后附录了该志汉文部分,文章作者并对其进行了点校、注释,以备史志、藏学界参阅。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前人研究及调查的基础上,基于中国、日本和西方的馆藏,利用方志,重新审视并考证了刘智著述的写作、原刻及版本情况。以驰名的三部著述为中心,兼及其余十一部著述。新发现了刘智的不为人注意的两部著述:《典礼本经》、《性理本经》,和一部未刊著述《千问录记》,辨析了一部他人的著述:《真功发微》;认为对其著述的注解、校补、改编或...  相似文献   

19.
新书浏览     
<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汇编》第一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编16开499页精装定价:85.00元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ISBN978-7-80253-183-3责任编辑:刘德麟、永红、杜冰梅本汇编为影印史料,均选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有关西藏及西康(含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藏区涉及藏事的档案文献。迄止时间为1894—1949年。本汇编所辑史  相似文献   

20.
人物研究,首重年谱。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识情别性,知人论世,皆有赖焉;日月为纲,以人系事,推移岁次,举凡氏族之兴衰罔替、交游之酬唱涵蕴、著述之得失先后、舆地之嬗变取舍、从业之开合转换、职官之左右递迁,咸与纳焉。广西学人徐松石,近世以降,大陆罕有专论,然其学术、思想之成就,丰碑在目。今者管窥斯人斯学,亦难舍此径。以下略考徐先生历年著作事迹,期于得见学人治学之大概。抛砖之言,缺漏自多,望方家斧正。一、幼籍两广,陶英毓秀(1899~1915)徐振凡,(考,民国初年《容县徐氏族谱》作“振奋”,1936年徐松石所编《岭南徐氏家乘》页九三、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