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罗令问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2)
六朝金粉费研摩,儿女风云孰少多?诵古箴唐悬炯戒,学韩宗杜挽颓波。主持正气排妖祲(音竞),雪洗冤魂挂网罗,无限伤春啼杜宇,漫天号(音毫)雨泣铜驼。 相似文献
3.
吕亚东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2)
陶渊明是中国诗史上一位颇负盛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在中古时期是别具风格,独放异彩的。他生活于东晋末年和刘宋初年。关于当时诗坛的情况,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篇中作过一个真实而又概括的说明:“江左篇什,溺乎玄风……宋初文运,体有因革,老庄告退而山水方滋。”这就是说东晋时玄言诗弥漫一时,到了刘宋山水诗又兴盛 相似文献
4.
王康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3)
一九三○年的冬天,闻一多在相当长的期间搁下诗笔之后,为诗人徐志摩先生誉为“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地发表了精心之作——《奇迹》.从此,就埋首故籍,不再写新诗了.这是一首充满怅惘、憧憬、企慕、艳羡、曲达圆妙辞句的诗(按:这些词语都是闻先生自己用的),他在向那些关心的朋友倾诉隐藏多年的心绪: 相似文献
5.
始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2)
太平天国革命是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震惊中外的农民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本文试就冯云山在太平天国革命准备时期的革命活动,做初步的探讨,并求教于史学界的同志们。 (一) 冯云山是拜上帝教最早的也是最忠实的信仰者。在封建社会,农民革命往往披上宗教外衣。这是因为:“当时人民唯一能领会的语言是宗教的预言”。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前 相似文献
6.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3)
<正> 关于杨宏道的卒年杨宏道,又作弘道,字叔能,自号素庵、默翁,金末元初著各作家。《全金元词·杨宏道小传》说他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卒年70余”。《元人传记资料索引》刚说他“卒年80余”。《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文学典》卷86据《山东通志》说他“延佑二年卒,谥文节” 相似文献
7.
一、《赠康叟》诗辨疑白居易《赠康叟》诗云: 八十秦翁老不归,南宾太守乞寒衣。再三怜汝非他意,天宝遗民见渐稀。这首诗除王汝弼选编的《白居易选集》选入外,一般很少有人谈及,而王注有几处颇令人费解,值得探讨和商榷。《白居易选集》在《赠康叟》诗后的“康叟”条下注云:“清王士祯《古夫于亭杂录》以 相似文献
8.
二十一年前,李汀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据笔者所知,毕业后,曾先后在兰州市委宣传部和《光明日报》驻兰州记者站工作过。后来,调到北京。现在,李汀为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一级文学编辑。 相似文献
9.
李鑫华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
——惠特曼的诗象通。它既有海的雄浑壮阔的一面,又有海的平静明丽的一面;这才是真正的海。 人们常用一些具体的形象来比拟诗人们的诗作。如泰戈尔的诗是清新的,象春夜一钩冰清玉洁的新月;海涅的诗是明丽的,似夏晨带露开放的玫瑰……那么,如何比拟惠特曼的诗呢? 惠特曼的诗象海。 打开惠特曼的《草叶集》,我们仿佛身临波澜壮阔的海边。艾青说得好: 相似文献
10.
周九香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1)
总理英名垂宇宙,诗卷长留天地间。 在以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举旗抓纲治神州,扫除“四害”春意浓。在纪念周总理诞辰八十周年的日子里,仰望树树报春的红梅,放眼万紫千红的满园春色,捧读敬爱的周总理的光辉诗篇,不禁心潮澎湃,更加深深怀念人民的好总理。 现在我们见到的周总理的诗,大部分是他青年时代的作品。这些珍贵的诗篇,生动地反 相似文献
11.
12.
李俏梅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20-24
本文主要评论了当下的网络先锋诗写作 ,指出其表面繁荣的同时 ,存在着双重的贫瘠 :一是诗歌精神内涵上的 ,许多的诗歌流于粗俗并以粗俗为炫耀 ;二是表现技法上的 ,仅以叙述和口语化为时髦 ,而放弃诸多的表现手法。本文提醒众多的网络写手警惕“无难度写作”的陷阱 相似文献
13.
唐增烈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
冯云山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开创者,拜上帝会的创立者,金田起义的领导者之一,在太平天国早期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太平天国史研究领域中,对此十分重视。解放前后,均有一些论著先后问世。罗尔纲先生对此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其他学者在解放后也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尤其是“文化革命”后,罗尔纲:《太平天国·冯云山传)(1991年中华书局版),钟文典:《太平天国人物·冯云山》(1984年广西人民出版社版),邢风麟:《冯云山评传》1985年广东人民出版社版)等专著的出版,更是进一步地推进了这一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近年,鄙人受广西人民出版社之约撰写《冯云山传》,作为太平天国从书人物传记之一。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若干问题作了新的探索,现仅将三个问题作简要论列,祈同仁雅正。 相似文献
14.
姚郁杰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2)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南朝文学家江淹从此句领起,写下一篇惊心动魄而又美丽的《别赋》。唐朝诗人李商隐在《无题》诗中叹道:“相见时难别亦难”。正因如此,古人常有临别赠诗的习惯。历代诗歌中写离情别绪的不计其数。这类诗,大都或托酒以将意,或写一时之景以兴怀,或寓相勉之词以致意,若无真情实感,就难免矫揉浅俗,流于老套;虽有真情,若无高超的技 相似文献
15.
16.
何剑熏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4)
王事教我(《坤凤·北门》) 王力《古代汉语》(以下省作《汉语》):“敦我和适我同义。”“适我,投给我。”按:《汉语》不用毛传训敦为厚,是对的。但从郑《笺》释为投掷,依然不对。据《经典释文》韩婴是训敦为迫的。又《常武》“铺敦淮濆”,韩亦云:“敦,迫。”敦训迫,义顺。《后汉书·韦虔传》:“以礼敦劝。”李贤《注》:“敦犹逼。”逼与迫 相似文献
17.
18.
武小林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3):22-24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由于其时代久远 ,对诗歌内容的诠释 ,分歧很大。而“美刺”说与“淫诗”说是传统的对《诗经》认识的两大误区 ,用历史的民俗的方法 ,辩驳了“美刺”与“淫诗”说。指出《诗经》中许多婚姻诗情诗 ,反映的是当时原始乱婚遗俗的孑遗。而儒家的礼教 ,就是对乱婚现象的纠正 相似文献
20.
像唐寅这样以毕生的精力和众多的篇目来写“花”在文学史上是罕见的现象。他不仅爱花、寻花、赏花、吟花 ,把花作为客观之物和描写对象 ,更把花视为生命之物和有情之物。他把花视为知音 ,与花共悲哀同欢乐 ;赞美花的节操、精神、品格 ,暗寓自己的人格形象 ;他借助于花事遭遇 ,抒发自己的不遇之慨、生命之叹、寂寞情怀、人生苦闷 ;把美丽的桃花坞作为自己灵魂的寓所 ,借以保持自由的人身、独立的品格、不屈的精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