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央决定出版《周恩来选集》、《周恩来传》和《周恩来年谱》。二十年来 ,学习周恩来、研究周恩来的热潮始终不衰 ,不但国内很多省、市、自治区有不少学者从事这方面研究 ,就是在国外 ,也有不少国家的学者研究和撰写关于周恩来的论文、书籍 ,在天津召开的两次国际学术讨论会 ,参与者众多 ,就是明证。从事周恩来研究的工作 ,大致可分两个方面。一是从事周恩来生平事迹的发掘和探索。经过二十年努力 ,包括档案材料的寻找 ,交往人们的回忆 ,有关地区的采访等 ,周恩来一生的主要事迹 ,基本上已经清楚了。周恩…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祖父周起魁误为周殿魁,缘于周恩来的记忆之误。周恩来1946年9月在和美国记者李普曼谈话时说:“我的祖父名叫周殿魁,生于浙江绍兴。”周恩来在1964年8月的一次家庭会议上,也说自己的祖父名攀龙,号云门,字殿魁。自李普曼访问周恩来的访谈录发表迄今,包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最具权威性的《周恩来年谱》、《周恩来传》及有关研究周恩来的著作,乃至资料陈列中,都错为周殿魁。  相似文献   

3.
现代京剧《红灯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流传很广,它讲述了中共地下党员为保护和传递一份密电码与日本侵略者机智周旋、勇敢斗争的故事。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都曾参与《红  相似文献   

4.
《高校社科动态》2008,(2):48-48
为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近期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5.
蒋介石《西安事变日记》虽是陈布雷撰写《西安半月记》的蓝本,但《西安事变日记》并不是蒋氏在事变期间的逐日所记,而是事后补写的。《西安事变日记》叙事简略,内容存在错乱和缺失,《西安半月记》增添了许多材料,内容丰富完整,弥补了《西安事变日记》的不足,虽然极力表现蒋氏"人格"和"正气",但不存在大量造假成分,其整体史料价值较高。《西安事变日记》记载了《西安半月记》有意回避的周恩来与蒋氏会面等情节,凸显出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选集》上卷收集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部分重要著作。《周恩来选集》上卷虽然不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著,但其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实事求是的思想。以下,就周恩来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在论述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问题上,如何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谈一些学习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同志旅欧文集》(天津市人民图书馆编,文物出版社出版)是研究周恩来同志早期革命实践的珍贵历史文献。文集收集了二十年代初周恩来同志旅欧时期撰写并寄回国内  相似文献   

8.
一九一九年周恩来何时从日本回到天津,在党史教材以及有关周恩来事迹的著作和文章中,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中国青年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十月出版的《中国现代史常识》上册第30页说,周恩来“于一九一九年四月间回到天津”。山东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三月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第23页说:“一九一九年五月他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一生不徇私情,不对亲属进行特殊照顾,全国人民有口皆碑。然而周恩来在建国初期却聘用伯父周嵩尧先生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史研究馆首批馆员。欲知详情,请看《周恩来唯一聘的亲属——周嵩尧》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曾对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提出过一系列的观点和看法,形成了周恩来的文艺理论体系。1959~1962年的《关于文化艺术工作两条腿走路的问题》《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对在京的话剧、歌剧、儿童剧作家的讲话》三篇讲话从文艺的服务对象、遵循文艺规律和发扬艺术民主三方面体现了周恩来的文艺思想,具有丰富深刻的内容和巨大的理论价值,在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授是大学的灵魂。浙大西迁时期,竺可桢校长积极物色名师学者,礼聘国学家马一浮来校任教。马一浮是著名文史学家、书法艺术家,被周恩来总理称为"我国当代理学大师"(马镜泉《马一浮传略》,见毕养赛主编《中国当代理学大师马一浮》,上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是毛泽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最亲密的战友,他也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为形成毛泽东思想的美学,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周恩来具体阐述和践行着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思想,对其进行了具体的政策阐发,体现出毛泽东思想美学和文论的宽广性、深刻性、灵活性。在纠正"大跃进"的"左倾"错误过程中,周恩来把辩证唯物主义具体运用到文艺实践和美学理论中,提出"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科学地解决了美学和文论的一些具体问题和重大理论问题。在肃清一系列文艺路线上的"左倾"思想时,周恩来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立场,要求发扬民主,遵循艺术规律,加强领导,寓教于乐,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反映时代精神,繁荣和创新社会主义文艺。  相似文献   

13.
王高岩 《社区》2011,(24):43
提起高玉宝这个名字,上至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下至戴着红领巾的孩子,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创作的小说《高玉宝》和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半夜鸡叫》影响了几代人,曾受到毛主席、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称赞和接见,他也因此被周恩来总理称为"战士作家",并在几十年的工作中先后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淮阴师范学院汪浩研究员和韩同友教授合著的《周恩来与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以下简称《领导集体》)一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该书以领袖群体与领袖个体这个独特的视角为切人点,从更加宏观的角度研究了周恩来与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关系,开辟了从领袖个体研究领袖群体、从领袖群体研究领袖个体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报告文学,发端于五四运动,而兴盛于三十年代,这个论点是为人们所公认了的。报告文学的研究工作者也定周恩来写的《旅欧通信》是我国报告文学早期的力作。不过我认为周恩来对我国报告文学发展的贡献却非始于《旅欧通信》,他赴欧留学之前,在天津领导学生运动时写的《警厅拘留记》和《检厅日录》就是毫不逊色于《旅欧通信》的报告文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的历史地位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周恩来生前 ,周恩来去世至《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发表 ,80年代至周恩来百年诞辰。对其历史地位的评价有“五大桂冠”说、历史伟人说、世纪伟人说、毛理论周实践说、毛后邓前说。周恩来是应该和毛泽东、邓小平的名字排在一起的历史伟人。  相似文献   

17.
《新天地》2011,(7):49
中影巨制《建党伟业》讲述了1911年~1921年这10年间热血激昂的往事,那时的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当时正是满怀救国理想的"恰同学少年"。所以扮演这些重要历史人物的演员们都是年轻演员。比如:  相似文献   

18.
1930年,周恩来同志在我党中央担任政治局常委、中央组织部长兼军委书记的重要职务。他不仅对我党我军的各项建设,对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白区工作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特别在制止和纠正李立三“左”倾盲动路线方面,更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关键作用。周恩来同志这一伟大历史功绩,本来是应该大书特书,但是长期以来,从王明到“四人帮”,却把对立三路线实行“调合主义”的莫须有罪名强加到周恩来同志身上,致使周恩来同志这一重要贡献长期不为人知晓。随着《周恩来选集》(上卷)的出版,这种历史的迷雾被冲破了。选集中收录的《关于武汉工作问题》,就是周恩来同志旗帜鲜明地反对立三路线的明证。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1920年到1924年先后去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在旅欧的中国学生和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赤光》杂志是他与当时在欧的进步青年创办起来的。《赤光》是手工刻写油印的刊物,现在在法国里昂市图书馆尚存有17期。周恩来、王若飞、李富春、邓小平、瞿秋白、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同我党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他的伟大革命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周恩来选集》(上卷)的出版,对于我们研究中国革命的历史,学习党的历史经验和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文献。周恩来同志在戎马倥偬的革命战争年代,在同国内外阶级敌人作殊死斗争的同时,非常重视进行党内两条战线的斗争,在同左和右的错误的斗争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收入《周恩来选集》(上卷)的许多著作,都反映了周恩来同志反对错误倾向的伟大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