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各门科学(人类学、民族志学、语言学、心理学、历史学、具体社会学,如今还有文化学)从各种不同观点研究和描述文化,从不同的关系中研究它,从文化现象中截取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关系和部分。历史唯物主义为认识整个社会及其每一个组成部分建立原则,因此,在它的面前有一个确立对待文化的总立场,确立关于文化的哲学社会学观点的任务。这个总的立场并不代替和改变具体科学分析,而是作为对文化的局部科学研究和相应定义的理论方法论基础。只有在历史唯物主义范围内才能确定作为现实社会现象的文化的本性、文化在整  相似文献   

2.
历史唯物主义是一般社会学理论和社会认识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既是一般社会学理论,同时又是一般社会认识(包括具体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近二十年来社会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龙  风笑天 《社会》2001,(2):20-23
中国社会学是从西方引进的 ,其成长与发展的过程 ,以及理论架构、概念体系、研究方法乃至研究主题都受到西方社会学的深刻影响 ,因此建立中国化的社会学理论一直是社会学界的一个基本目标 ,也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基本主题。30—40年代社会学界对中国化问题的讨论 ,逐渐形成了两种有深远影响的观点 ,一派以孙本文先生为代表 ,强调以中国的材料和事实对社会学基本理论进行重建;另一派以吴文藻、费孝通先生为代表 ,要求通过社区研究 ,增进对中国社会结构的认识。这一时期兴起的关于社会学中国化的讨论 ,随着50年代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的中…  相似文献   

4.
西方的族群研究文献甚多,人类学、社会学和政治学都有涉及。归纳起来,关于族群认同的理论大致可分为"原生论"与"建构论"两种,这两种理论的分野也造就了当代西方族群研究以及相关问题研究的分殊。"原生论"强调族群认同的定在、稳固和持续。"建构论"则反对固定、僵化的族群认同理论,认为族群认同是建构的、流动的,并随着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过程而改变。尽管一直存在争论,但二者其实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族群认同的属性,因此,从综合的角度来看此问题应该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5.
姜华 《求是学刊》2012,39(2):32-36
文章探讨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问题与现代性、西方世界文化普遍性的内在逻辑,反思韦伯关于德国文化问题的研究对中国当代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所具有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应主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谭明方 《浙江学刊》2001,(3):107-111
社会学要回答"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这个问题."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这两个范畴,对把握"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的问题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就是"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这个问题的理论表述形态.考察西方社会学发展史上形形色色的具体理论,归纳起来可以看作,一是人文主义社会学流派主张的"社会行为"决定"制度文化"的研究范式;二是实证主义社会学流派主张的"制度文化"决定"社会行为"的研究范式.因此可以说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史,就是关于"社会行为和制度文化相互关系"的两种不同研究范式的学说史.另外,从范畴的学科属性看,"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是社会哲学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范畴在社会科学层次上的具体表达,它属于社会科学层次的范畴.将"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定义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学对象研究中一直困扰着研究者们的以下问题"社会学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同一性"问题,"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在研究角度上的关系"问题,"研究对象和范畴体系的内在联系"问题,"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机结合"的问题,以及"西方理论和本土理论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7.
探讨如何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创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学,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五年前,在中国社会学座谈会上,胡乔木同志就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关系问题作了长篇发言,对在我国恢复和发展社会学起了重大作用。今年年初,胡乔木同志又发表了《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这篇文章对几年来思想、理论战线上有关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争论作了科学的总结,捍卫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篇文章虽然提到社会学的地方并不多,但从文章涉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它为创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晚年"古代社会史笔记"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理论贡献主要有:完善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完善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理论,完善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从公有制社会向私有制社会转化的理论,等等.马克思在对古代社会史的研究过程中还对一些政治经济学的论断进行了修正.马克思对古代社会史的研究也在一定意义上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主要表现为:丰富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无产阶级革命同盟军的理论以及关于东方革命和西方革命相互关系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概念分析框架运用到国际关系理论中,提出了一系列诸如:文化、认同、互动、规范等新理念,并运用这些核心概念,对国家、利益、冲突等国际关系基本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国际体系与体系转换理论,共同体和平理论;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认识和解决国际问题,如何构建国际新秩序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自一九七九年三月在北京召开了社会学座谈会之后,社会学理论的研究生机蓬勃。全国各地社会学研究工作者就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广泛地发表了各自的意见,现综述如下: 一、我们的社会学研究必须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首先因为,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使科学的社会学的出现成为可能”,为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11.
社会学在我国恢复以来,许多同志在不懈地为完善社会学在我国的学科体系而作努力,其中有部分同志始终在致力于研究恢复或重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探讨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关系问题。他们认为这是重建、恢复与发展中国社会学体系的出发点,这些同志所作的努力,当然是十分可贵的。还有一部分同志在不倦地研究近代西方社会学发  相似文献   

12.
一、有关社会学对象的理论探讨自1957年以来,苏联学术界一直围绕着社会学的对象、规律、范畴以及与其他社会科学、特别是与历史唯物主义或科学共产主义的关系等理论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认为,“只有制定有科学根据的社会学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视角与方法,研究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创建了独到的交往理论,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构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哈贝马斯则融汇现代西方一些学派的观点与方法,对交往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创建了当代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交往理论。鉴于哈贝马斯又声言自己的理论是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出发点的,故有必要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作者认为,由于哈贝马斯离开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来谈交往、离开生产力来谈交往关系、撇开生产方式来谈交往方式,从而他的交往理论虽在个别点上与马克思的观点相似,但二者在本质上是迥异的。  相似文献   

14.
社会学研究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各领域与层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是我国社会学健康发展必须恰当认识和处理的问题。从目前学术界发表的意见来看,尚有一些问题有待探讨和澄清。一、社会学研究领域与层次的划分关于社会学的内部结构,常见的划分有一般理论与具体理论、基本理论与专门理论、普通社会学与部门(分科)社会学、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等。这些表述在概念的使用上虽各有不同,但可以归结为两种基本方法:按研究领域划分和按抽象层次划分。这两种划分方法在使用中常常被混淆,但其实是有原则区别的。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本文主要论及社会建构论的基本观点 ,对众多西方社会学家的有关论点作了评述。与此同时 ,文章还涉及到后实证主义、常人方法学、科学知识社会学乃至社会学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6.
如何完善历史唯物主义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寻求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时代课题.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贯的理论目标就是要清除经济决定论的消极影响,从而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及其主体学说.在理论与现实的不断冲撞中,他们抓住意识形态问题,提出日常生活批判,开展文化研究,由此形成了一个"文化的转向",在深入开掘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维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7.
文化哲学研究在取得丰硕理论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对自身进行理论定位的问题.纵观西方文化哲学研究的历史,新康德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与文化哲学相关的学派,都把规范性作为重要的理论关注点,将它视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补充以中和其经济学定论的倾向.有鉴于此,我们不妨把文化哲学定位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规范性维度.  相似文献   

18.
历史唯物主义能否成为分析和解决当代生态危机的科学理论工具?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在当代西方学术界形成了“否定派”、“重新建构派”和“辩护派”三种理论观点.生态主义思潮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存在重大差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回应生态主义思潮对历史唯物主义质疑的基础上建构了其自身的生态文明理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应当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但是要建立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生态文明理论,还必须立足于生态学视阈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和阐发.  相似文献   

19.
环境社会学与自然资源社会学是关于自然与人类社会相互关系的研究领域的两个主要的分支学科。目前关于这两个学科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它们在西方学术界(特别是美国学术界)的区别和融合。本文对近期关于环境社会学和自然资源社会学的关系的文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这对中国环境社会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七十年代后半期——八十年代初西方出版的著作的研究证明,资产阶级社会学中正在发生具有明显特征和深远影响的变化。虽说我们这里讲的是一般理论方面的重大转变,然而这场转变的发起人今天主要不是社会学理论工作者,而是在社会学具体部门中工作的学者。他们从事具体社会学研究的同时,通常较直接地影响着与确定应用研究的战略有直接联系的过程。因此,从西方社会学远景趋势的观点来看,他们的一般方法论和社会哲学的探索更加值得注意。对这些趋势的分析,有助于对今天整个资产阶级社会学(包括研究的应用领域)向什么方向发展的问题作出有充分根据的结论。在分析研究社会学著作时,下面一些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