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袁枚不仅是著名诗人,亦是著名的古文家。古文中文学性较强的有人物传记散文、自然山水散文、抒怀散文与尺牍。传记散文写人性格鲜明,记事选材得当;山水散文多将山水性灵化,且重刻画山水各自的特征;抒情散文表现真情至性,抒情多与叙事相结合。尺牍短小精悍,表现个性灵活自由。袁枚散文的创作成就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2.
昝风华 《东方论坛》2008,(3):40-44,53
在汉代散文发展完善的过程中,风俗文化为其提供了大量新鲜丰富的养料。汉代风俗文化对于本时期散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风俗文化对汉代散文内容的丰富和功能的扩大具有重要意义;风俗文化对汉代散文的写人、叙事、说理艺术及其艺术风格有重要影响;作为风俗文化之一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对汉代散文的风格及语言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的散文研究存在误解、争议和偏见,散文文体的独特性和价值性被低估,其原因在于散文自身的宽泛性、外部的时代性等.新世纪的散文研究要走向深入和阔大,散文研究者要建立现代意识的散文批评视野,在建构散文理论话语时要注意中西理论的圆融与自洽,还要与整个学科的建设相结合.由此,散文的文体问题,也还有巨大的研究空间,学术界需要不断开拓散文的研究领域,建立良性健康的散文评价标准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的散文研究存在误解、争议和偏见,散文文体的独特性和价值性被低估,其原因在于散文自身的宽泛性、外部的时代性等。新世纪的散文研究要走向深入和阔大,散文研究者要建立现代意识的散文批评视野,在建构散文理论话语时要注意中西理论的圆融与自洽,还要与整个学科的建设相结合。由此,散文的文体问题,也还有巨大的研究空间,学术界需要不断开拓散文的研究领域,建立良性健康的散文评价标准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5.
小品文应该具备如下4项缺一不可的特征:1二形制简短;2.无固定体式;3.随意、轻松、幽默;4.含义深远,意境阔大。小品文的产生和发展与散文的整体发展分不开,它只有在散文体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以后才可能产生,它的发展也与一个时代的政治气氛、文化趋向以及作家的个性和爱好有关。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后的第二模块第一单元是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所选取的这几篇散文名篇具有共同特点.一是写景精美,情味浓厚;二是意蕴深刻,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三是语言美。如何学好这些写景状物的散文佳作呢?这里提几点教学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康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的散文创作可分为五个时期来考察:(一)求学和求仕时期。多模拟前人之作,但慷概任气、纵横奔放已初露长于议论的特点;(二)耕读时期。逐渐从奔放粗率向雍容典雅转变,日趋蕴藉深厚;(三)初入仕途时期。此时散文布局谨严,说理透彻,行文纡曲,运笔柔婉,风格趋向稳定和成熟;(四)转宦七州时期。是为其散文创作又一丰收期,艺术上也达到纵笔自如、无意不达的地步;(五)京官生活时期。晚期他不多的创作中也体现出概括精炼、议论纵横、气势磅礴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散文的意境美,必须达到创造出主、客观交融互渗的鲜明艺术形象,而这十艺术形象又必颊是浓郁真实的生活气氛与柞家审美理想和生命激情的有机统一;在创造散文意境美的过程中,作家必须使自己的认识、感情、境界步步升华,开辟出一个在艺术想象中独创的艺术境界。充沛的革命激情,是当代柞家创造散文意境美的灵魂;有意脱离现实生活和一味强调散文的求真意识,是当前在散文意境美创造上应该批判的两种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9.
方杞散文有着浓郁的禅思、禅理。其一在于人生之难,之苦;其二在于以大慈悲心度化众生。这使方杞散文独具特色,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10.
当代散文批评是批评者对当代散文的阅读经验的反思。批评者在散文话语批评的角度上可以推进当代散文批评,并使当代散文理论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孙犁新时期的散文艺术,集中体现着孙犁新时期的文学艺术。在历经二十年的沉寂之后,孙犁选择了散文作为主要写作形式;孙犁强调散文要以“理”取胜,属辞行文,因“理”的贯注而深沉、而幽远、而凝重、而道劲;孙犁散文中的“理”,常常表现为一种深层的哲理意蕴;孙犁的散文语言,以“韵”见长,达到了一种具有典范意义的高级境界。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北朝散文的总体特征,并侧重于其表现及其成因两个方面加以探讨。北朝散文与南朝散文相比,有着自己鲜明的总体特征。概括说来,有两个方面:第一,质朴刚健的艺术风格;第二,以政治功利为中心的实用性。这两大特征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13.
贺涛师事张裕钊、吴汝纶,是桐城派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散文创作方面颇有成就,寿序、序跋和碑文等各体皆善,尤其在散文特点方面,重议论、善用道白手法、善写细节。本文试从其散文创作和散文特点两方面着手,试图对其散文作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4.
苏轼是宋代著名散文家。他总结前人散文写作经验,并结合自己写作实践,提出了独到精辟的散文风格理论。本文从“辞达”、“文如其人”、“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多样化,个性化”几方面,论述了苏轼散文风格观的理论基础、现实基础、核心及表现特征。苏拭的散文风格理论,在散文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学散文的自觉出现在中唐时期,其突出的标志是韩、柳散文,尤其是柳宗元的文学散文.但是,散文的自觉是否完全因"古文运动"?笔者认为古文运动的出现,是儒学复兴和元和中兴这两大要求的必然,是新兴庶族地主阶级试图建构儒家道统和干预社会政治要求背景下的产物.中国古代散文在中唐古文运动之前经历了缺乏独立文学意识的散文阶段、较为自觉的骈散相间阶段、在纠正骈文之失中完成骈文向散文转变的阶段.韩、柳文学散文以其极高的文学价值确立了中国古代文学散文的完全自觉,其虽受古文运动的影响,但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已决定了它自觉的必然并非依赖于古文运动.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与扬州名城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自清与扬州名城文化的互动关系表现为:朱自清散文生动表现了扬州旅游文化、美食文化、风俗文化;扬州儒商文化精神的“儒雅”与“浮躁”影响朱自清人格的铸造;扬州美女文化与方言文化构成其散文特殊的审美机制,而使其散文成为“白话”美文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陆九渊的文道观一方面是实本文末,一方面是文道一体.在肯定文学抒情本质的前提下,陆九渊强调散文内容要真实、充实.陆九渊重视文学形式,表现在散文上,即是重视散文的气象,赞赏简畅自然的文风,关注炼字及作文法度.陆九渊对散文创作的指示是强调要发明"本心".  相似文献   

18.
畅岸是陕西重要的散文作家之一。畅芹是扎根于现实生活土壤的人,执著现实生活、关注社会人生是其散文的显著特点;畅岸散文抒写了“多味”的人生情趣,既有甜甜的乡情,又有一代人的苦情,还有刻心铭骨的恋情;畅岸散文反映了商品大潮冲击下的畅岸的也是一般文人的心态特征:崇尚文学却难持安宁,追求淡泊却总觉难堪,倾听天籁,却常常被尘世的喧嚣所淹没。  相似文献   

19.
刘禹锡散文多作于被贬时期,表现了他被贬后的痛苦、愤懑,尤其是不屈的精神。其艺术性,主要表现为富有激情,借古讽今,婉妙幽远;语言运用骈句占了相当的比重,对秦汉散文语言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散文(广义的),作为人类共有的交流思想情感的文字载体,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交际活动和语言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因为人们将日常生活的活动、话语用非韵的文字记录下来,加以整理,便成了散文。这远比用“合韵”的文字来记事说理要容易和方便得多。在古希腊,早在公元前12世纪,人们就用碑文的形式来记事,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历史和地形测量的记载。在我国,更早在公元前17世纪的商代,在甲骨卜辞和青铜器铭文上已初见散文的雏型。而希腊最早的“荷马史诗”则诞生于公元前八世纪初,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编成于公元前六世纪中叶。因此,从书面语言的角度来说,散文的产生要早于诗歌。 既然散文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因而在对散文这一文学样式的内容和形式的把握上,中外人士既有许多共识,也因民族、地理、文化传统的不同而存在一些差异。本文试图从散文的名称、特质、类型、风格诸方面,对中外散文观作一比较,以期明确各自的长短,吸取营养,促进我国散文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