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超越悲秋──论“悲秋”母题在现代作家笔下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悲秋是中国传统文学中一个渊源流长的母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母题在现代作家笔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超越。无论是作品内容还是艺术风格,现代咏秋之作都显示出了与母题迥然相异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悲秋自宋玉开始,成了中国文人创作的情感母题。本文结合中国古代咏秋诗文探讨中国士人悲秋的深层原因,并以之窥测宋玉悲秋对后代文人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离开了具体语境,汉字“一”既无形象也不能抒情言志,它必须依附于作品中的具体事物,才具有一定的意义。一个普通的“一”字,在古往今来的诗人词客等语言大师的笔下,表现出了丰富的涵义,并有其特殊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楚辞(骚体和赋体)是中国文学源头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屈原是楚骚的创始人,宋玉是楚赋的开拓者,因而“屈宋并称”。宋玉作品对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九辩》的影响下,后人创作了众多的“悲秋”作品,“悲秋”成为历代作家的创作主题之一,形成了“以悲为美”的民族审美心理传统,因而称宋玉为“悲秋之祖”;二是宋玉的赋体创作特点和艺术成就,对汉代以后的赋体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受到了历代作家和学者的好评,被誉为“赋家之圣”。  相似文献   

5.
“心得体”是近年文化解读热中流行的一种新的文体样式,常用于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重在个体体验,通俗易懂,它使“精英文化”变成平民易于接受的“草根文化”,大大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当代大众的心理距离。这种为普通人提供了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简易方法的“心得体”是一种新的流行文化现象,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采用全新的单人表演形式,在上海的舞台剧场,以幽默调侃的语言和夸张的形体辅助,演绎和评判社会热点、重要话题、时事和社会新闻,受到上海市民的热烈追捧。随着网络的迅猛传播和在电视媒体上的偶露峥嵘,一时风靡全国,成为时下中国娱乐界的一个重要现象。媒体谓之"周立波现象"。从传播学的角度透视周立波火爆的原因,除了他定位(城市市民)准确、营销到位外,还契合了时代对快乐的需要和主流声音强调文化要贴近群众、生活和实际的方向。此外,对时事的幽默解说和反讽整合,也得力时代的进步和政治文化环境的宽松。  相似文献   

7.
指出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时代的共识 ,但单纯经济技术的有限理性却无法解决日趋严峻的全球性社会问题 ,文化的解读为人们提供了透析全球化更为深刻的视角。从文化交融、文化冲突、文化版图的重新安排等三个层面揭示了全球化的内在本质。认为文化交融与冲突是一种辩证的存在 ,通过多元文化的多向互动、互补 ,最终将建立一个多元文化兼荣并茂的文化生态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周新城 《中华魂》2008,(2):43-47
最近,社会上流传一篇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作者自称是入党多年的老革命,到了晚年,对过去的信仰产生了怀疑,提出了一整套自命为新的"马克思主义观",并向党中央建议:放弃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放弃共产主义理想,放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按照全民党的思想改造党,并把党的名称改为社会党。文章逻辑混乱,概念不清,谈不上什么学术水平,本来是不值得对此文进行讨论的。但由于这篇东西表达的观点涉及我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9.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以中国古典诗词中大量存在的“比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比喻”的模糊性及其如何体现诗歌的模糊美,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比喻这种具有模糊性的修辞手段,使其更好地再现原作的模糊美。  相似文献   

10.
"卡塔西斯"(catharsis)含义,由于亚里士多德的疏忽而引起后学者诸多解释."净化说"由于其建构的前提不具有普遍性而没能无懈可击地说清"卡塔西斯"的作用."陶冶说"由于其以"中庸"平衡为基础,而中庸、平衡并非获得美感的唯一途径,所以"陶冶说"也并非尽善尽美."宣泄说",是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来解释"卡塔西斯",人的情感需要宣泄,但悲剧绝不是最好的宣泄方式,所以,"宣泄说"也不尽如人意.而笔者认为,"卡塔西斯"在终极意义上只是一种快感,一定的审美距离是"卡塔西斯"的产生的必要条件;一定的理性意识、人类的正义感和道德感是"卡塔西斯"产生的主体心理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严歌苓的小说《雌性的草地》描写了在20世纪那个“红色的年代”女性知青像男人一样放牧军马的艰苦生活,展现了她们遭受人性摧残的悲凉人生和不幸命运。虽然女知青们都相继戏了“崇高”理想的祭品,但是在被“雄化”、“物化”过程中,她们仍旧表现出对女性身份的渴望,悲情地呼唤着“雌性”。在这些女性牛命中,人们仍能清晰地看到她们身上那抹...  相似文献   

12.
<且听风吟>是一部具有文学宣言性质的小说,村上春树借助这部处女作表明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心怀释然"的写作动机、对性和死亡的超然态度、观照日本社会的西化视角.这些理念为村上春树此后的创作预示了方向,也充分体现了<且听风吟>的重要意义.从这种角度来解读,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村上春树其人其文.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中小学教育最重要的主科,它既有自身的丰富内涵,又是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和工具。在目前教育界上下一致强调中小学教育应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时候,笔者试就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参考答案"现象,结合教材与教学实践,提出一点现实思考。近年的语文教育,普遍地存在着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几乎所有的学生,手头都备有一本《语文课后思考题和练习的参考答案》(下简称《参考答案》)的小册子。这些《参考答案》大多是从与教材配套的教师参考书中摘录出来。提供参考答案原是教材编者为教师备课时参考所用的,被一些懂得牟利的"聪明…  相似文献   

14.
本文紧扣诗词的特点,抓住“顾名思义”与“触景生情”、“列锦铺绣”与“融情入景”之间的联系,具体论述“顾名”、“列锦”这两种修辞格对于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具有独特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超级女声”这场造星运动无疑是2005年夏天最热的话题之一,而李宇春则是这场运动中最耀眼的明星。文章尝试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切入,利用酷儿理论深入解读这个普通的女孩引发的一系列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对“后现代思潮”的一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要不是一个时间概念 ,而是指近代以来某些学者大致共享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对待世界的态度。后现代思潮作为一场消解性和批判性的文化运动和社会运动 ,从一开始就具有摧毁性而不是建设性的。我们不能据此就采取鸵鸟政策否认它 ,拒斥它。后现代思潮作为一种曾经轰动一时并在当下仍不时引起人们关注的学术思想 ,并不存在本质上好不好的价值评判问题 ,而应当客观地去分析它 ,研究它、宽容地接纳它 ,这样才能有利于中国新文化的繁荣和人文精神的彰显。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哲学的路径里,"启蒙"似乎仅仅特指中世纪以来的"启蒙运动"或"启蒙思潮"。然而,如果打破这种特定的"启蒙"话语而拓展启蒙的视野,回溯柏拉图的"洞喻"和"线喻"并进行认真探究,则这两个比喻所相互映现的正是一种古典的"理性启蒙"观。那么在柏拉图的视阈里,为何启蒙,如何可能启蒙,启蒙具有何种特性,启蒙之人性究竟发生何种变化?以上诸类问题,正是本文需要梳理和阐释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8.
天门方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iη、η"混入"in、n"。据文献记载,这一语音现象在明代江淮方言中已普遍存在。明清时期竟陵方音中存在深、臻摄与曾、梗摄的混同现象,即部分"iη、η"与"in、n"混同。  相似文献   

19.
走出灰暗的“人间世”──对庄子生存哲学的一种解读孙月冬在对庄子哲学思想的研究中,不少人认为超现实的神秘的“道”是庄子的思维重心。其实,庄子哲学浓缩着他对生命存在的深刻体察和对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当庄子立足于现实来关注生命时,他感到生命的异化;而当他要...  相似文献   

20.
典籍英译是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的主要途径。因而,越来越多的翻译者和学者开始热衷于翻译古典诗词和研究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文章通过研究以庞德为代表的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创作原则以及中国古典诗词喜用意象并置和叠加的特点,提出将庞德的意象密集型创作手法和民族诗歌翻译法结合起来翻译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密集型诗歌,以实现诗歌翻译的形神兼备;形似是诗歌翻译之基础,形神兼备为诗歌翻译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