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侗族民间传说及史料记载、现存的侗族芦笙词等为依据,探讨了侗族芦笙文化的起源、芦笙的制式及侗族芦笙文化的主要内容,并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讨论了侗族芦笙文化的研究方法及研究侗族芦笙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扬琴是我国民族器乐音乐中应用最广泛的弹拔乐器,它除了可以独奏、重奏、合奏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种演奏形式为伴奏.马头琴是蒙古族传统弓拉弦鸣乐器,随着马头琴艺术的发展,扬琴以它丰富的演奏技巧和较强的表现力,无疑成为其常用的伴奏乐器.作者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与实践经验对马头琴演奏中扬琴即兴伴奏的常用音型作了具体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小提琴的早期发展史胡东沂小提琴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乐器之一,它的音域宽广,有4个八度,能演奏各种色彩的半音与微音程。其充满情感的音色变化极为丰富,既能表达隽永婉约的抒情诗意,又能体现辉煌而又宏伟的风格。故而,作曲家们把它广泛用于独奏、重奏、伴奏、合奏等,...  相似文献   

4.
芦笙舞是苗族人民祭祖或节日、喜庆的主要舞蹈之一,芦笙与芦笙舞在苗族地区的历史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并独具特色。苗族芦笙舞具有专业性、审美性、艺术性等特点,应当注意保护、抢救濒危的苗族芦笙舞。  相似文献   

5.
苗族芦笙文化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苗族芦笙文化的发展、芦笙在苗族生活中的重要性等作了分析。认为芦笙文化是苗族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4个层组(下统塔木岗组、滴水泉组,上统巴塔玛依内山组、石钱滩组)均发育烃源岩。相对而言,塔木岗组及石钱滩组分布范围较有限,钻探程度较低,目前还难以准确评价;而下石炭统滴水泉组烃源岩厚度大,分布稳定,有机质丰度高、类型较好、生烃强度较高,目前已达到湿气演化阶段,是准北地区重要的源岩;与滴水泉组烃源岩相似,上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分布广泛,生烃指标较好,目前已达到生油高峰,是准东南部北三台—吉木萨尔地区石炭系重要的源岩。五彩湾地区、北三台地区均找到了与这两套源岩有关的油气藏,表明了石炭系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7.
因侗族芦笙习俗而形成的侗族芦笙文化,为侗族民众所喜闻乐见。侗族芦笙文化是一种礼仪文化,不尚武,只追求亲和。和侗族其他文化一样,其精髓就是追求和谐的社会价值观。可以说侗族芦笙文化是最能体现东方文明的文化。对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促进人类团结、和谐、友好相处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乡土社会中,水是构建地方性知识的重要基础.在中国德昂族的佛教信仰体系中,每一种活动最后举行的滴水仪式以及仪式用水指向的功德储备的表意超越了本身的宗教含义,最终进入到保护环境资源的地方性知识体系中——把水滴人土地意味着滴水者在一系列轮回中会生活在有水滋养的肥沃土地上.在他们对女神Nang Wa SongDe Rui作为土地的化身以水的形式收录着众生各自所累积的功德的解释中,实际上表露出的是他们对生存之本的尊崇和对佛的虔诚.在功德通过生命之源储备于生存之本的过程中,通过舍功德、累积功德和记录功德表现出来,实践着该民族的生态话语权.在环境问题全球化的今天,这种地方性知识对应对当前的环保问题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芦笙是我国苗、侗、水、瑶等诸多民族的传统吹管乐器,它具有科学的声学原理,丰满、多彩的和声功能,使得音色优美、别具特色,在吹奏乐器家族中也是少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芦笙的改革和发展借鉴了加键笙改革的经验,经历了我国民族音乐的两次大发展时期,甚至受西方音乐的旋律与和声的影响,在六管芦笙基础上相继研制出的九管、十一管、十五管、十八管、二十六管及三十管等改良芦笙,强化了乐器的功能,推动了芦笙艺术的发展.文章拟求新的思维路向与视角,对传统芦笙的种类特点、音乐的调式结构、音位的排列进行归纳疏理.  相似文献   

10.
手风琴是一件既充满活力又十分年轻的乐器,它音色优美,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随着演奏技巧的提高和乐器制造的改进,手风琴步入了更加艺术化和专业化的道路。在日益繁荣的表演活动和创作中,人们不断探索出新的演奏形式,努力开拓手风琴的艺术空间,除了常见的独奏和伴奏外,手风琴重奏、合奏形式也迅速发展起来,在欧洲,人们极富创新地提出了"手风琴室内乐"这一概念,从而掀起了对这一新领域的创作表演热情。  相似文献   

11.
手风琴是一件既充满活力又十分年轻的乐器,它音色优美,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随着演奏技巧的提高和乐器制造的改进,手风琴步入了更加艺术化和专业化的道路。在日益繁荣的表演活动和创作中,人们不断探索出新的演奏形式,努力开拓手风琴的艺术空间,除了常见的独奏和伴奏外,手风琴重奏、合奏形式也迅速发展起来,在欧洲,人们极富创新地提出了“手风琴室内乐”这一概念,从而掀起了对这一新领域的创作表演热情。  相似文献   

12.
拉祜族芦笙舞是拉祜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李石开一家四代的典型家庭传承、传承馆传承和拉祜族特有节庆活动传 承等多种传承方式,以李石开一家带领老达保村民外出展演、雅厄艺术团展演、快乐拉祜演艺公司的原生态实景演出和芦笙舞 进校园的传播途径,共同演绎了拉祜族芦笙舞的传承与传播的实践进程。拉祜族芦笙舞不仅在延续拉祜族传统文化本体有重 要作用,而且这一载体还不断促进老达保拉祜族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里水 《新天地》2016,(9):36-37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每一个乡每年都会举办坡会,梁炳光总会欢欢喜喜到场,虽步履蹒跚,但神采奕奕,吹起芦笙来,满堂叫好. 12岁学会制作芦笙 梁炳光从小就对芦笙喜欢得如醉如痴,寨子里只要有活动,他都会守在现场,为的就是看长辈们演奏芦笙.三四岁时,梁炳光就能有模有样捧着芦笙演奏.6岁那年,芦笙吹奏得很娴熟的梁炳光,已经能混在大人堆里跟着大家一起演奏了.  相似文献   

14.
介绍芦笙在民族民间的流行、传承状况,分析贵州省高等艺术院校芦笙教育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探索高等学校芦笙教学的内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芦笙是我国西南苗族等一些兄弟民族最喜爱的传统自娱乐器。除湘西外,其他地区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人人会吹。据宋人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记载,当时湖南辰、沅、清州的“蛮”也吹笙。“蛮”就是现在的苗族,辰、沅一带就是现在的湘西,可见芦笙在整个苗族地区古已有之。 现在的芦笙是由竹管和木斗组成的。竹管有六根,长短不一,每根开两孔,卞孔安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新兴的无烟工业1999年初,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在桂林宣布:中国’99生态环境游登台亮相。在动听的芦笙合奏中,在1999只信鸽的哨音中,在1999只彩球的飘动中,我们迎来J今年的第一个热门话题:生态旅游。据国家旅游局的官员介绍,所谓生态旅游,广义而论,就是回归大自然。当人们走进苍茫山林、险峻峡谷、恢宏草原、神奇古塞,或来到江河源头、海域水乡、田园农庄、夹害遗迹,开始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的活动时,就是生态旅游,这是一种将自己的心灵之城与大自然融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一项新…  相似文献   

17.
黄平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西北部,主要居住着革家人和苗族,这里的芦笙文化历史悠久、古朴。文章对黄平县的芦笙文化中的音乐文化做简要的阐述,并对当地历史上传承下来的芦笙曲做曲谱整理。  相似文献   

18.
一、扬琴曲<林冲夜奔>的创作背景 扬琴,又称"打琴"、"敲琴"、"洋琴"、"蝙蝠琴"和"蝴蝶琴"等,原流行于波斯一带,明代末年传入中国新疆地区及广东沿海一带,后流行全国,现在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击弦乐器.其音色清脆、明亮,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长鼓舞蹈文化是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民间广泛流传的"芦笙长鼓舞"既使用长鼓又使用芦笙伴奏,且其所使用的长鼓比其他瑶族地区的要长、要大,在我国瑶族舞蹈史上较为罕见。本文详细地阐述了富川瑶族"芦笙长鼓舞"的艺术特征,旨在继承和发扬这一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瑶族文化旅游资源,为繁荣民族文化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20.
芦笙是侗族人民常用的乐器 ,有着相当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历史 ,是侗族文化领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 ,如今侗族芦笙正面临消失的危机 ,需要继承和弘扬 ,在弘扬中得到发展 ,沿着它本身的历史固有的文化内涵 ,创造出新的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