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自编的《孙子兵法》管理能力思想接受度问卷对300名城市居民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公众对《孙子兵法》中管理能力的思想接受度不同,对部分重要的能力思想有较好的接受度。接受调查的公众对《孙子兵法》中管理能力思想的接受情况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而不同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的公众对“择人任势”,“权变通达”,“修道保法”,“明辩秋毫”四项重要的能力特征存在明显的接受差异。这一差异在有管理经历者和无管理经历者  相似文献   

2.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兵法》中一个极重要的命题。古今中外,许多军事家、军事理论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对此都十分重视。《管子》、《六韬》、《吕氏春秋》、《后汉书》等许多古代著作都有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现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英国的亨利·利德尔·哈特(1895—1970),在他的《战略论》一书的扉页就引用了孙子兵法》的“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名句,认为最完美的战略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他的“间接路线”战略很大程度上是受孙武这一思想影响的。德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  相似文献   

3.
被后世奉为“百世谈兵之祖”的《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兵家思想的代表作,其内容不仅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军事思想,而且作为一部主要论述作战“方法”的经典著作,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具体而言,借鉴价值的挖掘必须首先揭示二者的内在联系,明确借鉴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着力从《孙子兵法》思想体系中挖掘可以借鉴的原则方法、具体方法以及方法艺术;最后,对借鉴的过程进行辩证反思.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与现代管理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道德本位、实用理性、权变机智、辩证法则这四个特征出发,为人们揭示了《孙子兵法》军事管理理论中的体用不二、经权兼统的哲学思想,认为作为对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理论的超越,《孙子兵法》实际上向我们预示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的管理学”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5.
基于重庆、湖北、浙江三省市城镇居民的入户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公众对转基因水稻的接受态度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转基因水稻的接受态度存在区域差异,湖北、重庆分样本的接受度明显高于浙江;从影响因素来看,总体上城镇居民转基因水稻接受态度主要是受粮食安全收益感知、对科技系统的信任程度、健康与环境风险感知等因素影响,分样本比较显示浙江城镇居民的态度较之重庆、湖北受到更多风险感知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了农业科技风险管理中注重粮食安全、培育科学自生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真梳理了《孙子兵法》中涉及战略的论述和思想,总结出了《孙子兵法》中关于“国家战略、经济战略、国防战略和情报战略”等战略至上的理念;梳理了《孙子兵法》关于战略定位中处理好战略目标与战略行为、战略环境和战略趋势间关系的原则技巧论述;论述了《孙子兵法》中贯穿全文的“全、省、巧、快、稳”等战略评估思想。  相似文献   

7.
五四新文化派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协约国胜利激发转向现实政治的标志是创办《每周评论》。《每周评论》与《新青年》虽有分工,但政治诉求上的关联却相当明显。新文化派的老师辈没有直接参与“五四”学生的运动,是因为他们仍抱有启蒙之念,更倾向于坚守思想革命、以舆论批评这种知识分子参与社会的方式影响社会。然而随着新文化派中的激进成员逐渐接受和认同“社会革命”,新文化派彻底走向分裂。但即使在接受和认同“社会革命”的激进成员中,其接受的初衷、方式以及思想取向也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深刻地影响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孙子兵法》的一些科学思想及方法的探索,试图“古为今用”,把《孙子》的军事理论引到现代企业管理中来。文章主要把作战中的“造势”、“治众”、“用将”与企业管理联系起来,为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作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9.
孙子兵法被称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兵学圣典”,其成书以来,特别是近现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世纪初,日本学者首先将《孙子兵法》的内容应用到管理,拓展了这一古代兵书的应用领域。把孙子兵法应用于管理,关键是要深刻了解《孙子兵法》的精髓,从战略思想上深刻理解《孙子兵法》的同时,去分析战争与经济活动的异同,使《孙子兵法》的应用更加符合管理规律,为现代化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论散打与《孙子兵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散打竞技特点,论述“兵法”和“拳战”相同之处。举《孙子兵法》中的五例进行讨论分析,说明《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对散打技战术的运用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先秦的重要文献之一,关于其核心思想,历来论者很多。学者多以儒、道思想探讨《孙子兵法》一书,并未能凸显《孙子兵法》的独特思想。本文尝试从文本出发,就《孙子兵法》一书的思想体系提出一些新的看法,论证“争利”乃其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2.
《孙子兵法》哲学思想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在古典军事理论上的辉煌成就和卓越贡献 ,是与其朴素的唯物论、辩证法思想密不可分的。本文从哲学的角度 ,对《孙子兵法》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透视 ,对书中蕴涵着的许多睿智而精深的军事哲理 ,做了一些不拘前人之言的探索 ,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孙子兵法》反天道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重视将帅主观能动作用的“胜可为”思想、朴素辩证的发展观思想 ,在中国辩证思维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哲学、文化产生了厚重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翻译是规范制约下的行为。但译者作为自主的个体,有选择翻译策略的自由。翻译规范形成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历史语境中,可由文本资料与超文本资料推导而成。格里菲斯、阂福得的《孙子兵法》两英译本分别以“军事战略”和“生活文化”为中心予以阐释。格译本乃是格氏及以利德尔·哈特为代表的西方战略家集团敏锐地感到西方传统军事思想已无法适应当时国际形势的发展,他们探求一种使《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同西方传统军事思想融合互补的道路,这一翻译意图和期望规范背后的动力是美国传统的实用主义价值观。而闵译本对《孙子兵法》作的“生活文化解读”以及对孙子“兵者,诡道”思想的批评,所代表的期望规范背后的社会动力乃是人文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我国最为著名的历史文献之一 ,其不仅以蕴藏丰富精妙的军事思想而被历代视为兵家理论之源 ,而且亦从军事角度对当时农业发展的诸多方面有所涉及 :银雀山汉墓出土的佚文《吴问》,较为集中地展示了孙子相当开明先进的田制赋税改革思想 ;《孙子兵法》的谋局布篇及主导思想 ,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受重农之时代潮流影响的迹痕  相似文献   

15.
商家历来视商场为战场,因而崇尚《孙子兵法》。孙子关于国家战争能力的建设、选择主将、行军作战、地形利用、士兵管理、使用间谍等诸多方面的论述,为我们的管理企业、指挥市场竞争提供了具体参考,《孙子兵法》的主要观点和思想精髓,对当代企业管理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孙子兵法》管理思想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管理学角度深入探究了《孙子兵法》的思想精髓 ,分析阐述《孙子兵法》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人才标准 ,对于丰富现代管理理论 ,管理工作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德国被誉为一个哲学家的国度,其近现代知名哲学家从康德、黑格尔再到海德格尔,无一不深受《道德经》的影响。他们对老子思想的接受,则是通过各时期的各类译本。研究《道德经》在德国的译介传播过程及特点,有助于准确把握那些受老子影响的德国哲学家的有关思想。《道德经》在德国的译介传播经历了16至20世纪的“神学宗教化”、20世纪至二战初的“科学化”和二战后至今的“生活化”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商品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呼唤着能参与国际市场角逐的外向型企业家。国际市场高手林立,竞争异常激烈,素有商场即战场之说,因此竞争与打仗一样,需要懂战略战术,需要称职的指挥者。众所周知,《孙子兵法》,揭示了战争中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曾使许多军事家获得有益的启示。它能不能在今天的经营管理中得到运用呢?在日本,《孙子兵法》成为经理人员的必读书;在美国,《孙子兵法》成为大学的教材。可见,《孙子兵法》在国外所以受到如此广泛的重视,是因为在孙子的用兵之道中包含着许多值得借鉴的思想。一、外向型企业家的素质《孙子兵法》开篇提出了为将的五条标准:“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讨篇》),习惯上称为五德,这不但是一个战争指挥者而且也是一个外向型企业家所应具  相似文献   

19.
治理制度、村干部素质与村级治理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如何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提升村级治理能力成为尤为重要的热点问题。从“制度”与“主体”视角出发,探讨治理制度、村干部素质与村级治理能力三者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发现治理制度中的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制度及非正式制度因素均对村级治理能力有显著影响;村干部素质中村支书受教育程度与任职年数、村主任受教育程度与特殊经历也是影响村级治理能力的重要因素;民主选举能够通过选举出高素质的、管理经验丰富的村干部,提高村庄资源获取能力及发展村内经济能力进而改善村庄综合治理能力;而民主监督与非正式制度对村干部的约束未能显著提升村级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应用认识论的观点,并根据《声无哀乐论》和《淮南子》中的音乐美学思想,分析、研究了音乐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的接受差异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音乐审美主体对“认识情境”的选择会导致审美主体的接受差异;审美主体的主导性和创造能力也是音乐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产生接受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