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因侗族芦笙习俗而形成的侗族芦笙文化,为侗族民众所喜闻乐见。侗族芦笙文化是一种礼仪文化,不尚武,只追求亲和。和侗族其他文化一样,其精髓就是追求和谐的社会价值观。可以说侗族芦笙文化是最能体现东方文明的文化。对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促进人类团结、和谐、友好相处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芦笙是侗族人民常用的乐器 ,有着相当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历史 ,是侗族文化领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 ,如今侗族芦笙正面临消失的危机 ,需要继承和弘扬 ,在弘扬中得到发展 ,沿着它本身的历史固有的文化内涵 ,创造出新的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3.
黄平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西北部,主要居住着革家人和苗族,这里的芦笙文化历史悠久、古朴。文章对黄平县的芦笙文化中的音乐文化做简要的阐述,并对当地历史上传承下来的芦笙曲做曲谱整理。  相似文献   

4.
苗族芦笙文化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苗族芦笙文化的发展、芦笙在苗族生活中的重要性等作了分析。认为芦笙文化是苗族的象征。  相似文献   

5.
“芦笙笛”是贵州从江县高增乡侗族老百姓非常喜爱的一种群体性吹管乐器,过去一直没被学界发现.这种乐器不仅在产生背景以及乐器制作、音乐结构等方面具有独特性(笔者曾有专文论述),而且也有特殊的社会功能与文化内涵,与当地的生存环境以及民族习俗、民族心理等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长鼓舞蹈文化是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民间广泛流传的"芦笙长鼓舞"既使用长鼓又使用芦笙伴奏,且其所使用的长鼓比其他瑶族地区的要长、要大,在我国瑶族舞蹈史上较为罕见。本文详细地阐述了富川瑶族"芦笙长鼓舞"的艺术特征,旨在继承和发扬这一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瑶族文化旅游资源,为繁荣民族文化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7.
芦笙舞是苗族人民祭祖或节日、喜庆的主要舞蹈之一,芦笙与芦笙舞在苗族地区的历史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并独具特色。苗族芦笙舞具有专业性、审美性、艺术性等特点,应当注意保护、抢救濒危的苗族芦笙舞。  相似文献   

8.
论拉祜族“芦笙舞”及其文化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祜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多姿多彩的“芦笙舞”集宗教、礼仪、生活、娱乐、艺术为一体,生动地展现了拉祜族的精神风貌和“猎虎民族”的特点,成为拉枯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继承其传统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芦笙是我国苗、侗、水、瑶等诸多民族的传统吹管乐器,它具有科学的声学原理,丰满、多彩的和声功能,使得音色优美、别具特色,在吹奏乐器家族中也是少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芦笙的改革和发展借鉴了加键笙改革的经验,经历了我国民族音乐的两次大发展时期,甚至受西方音乐的旋律与和声的影响,在六管芦笙基础上相继研制出的九管、十一管、十五管、十八管、二十六管及三十管等改良芦笙,强化了乐器的功能,推动了芦笙艺术的发展.文章拟求新的思维路向与视角,对传统芦笙的种类特点、音乐的调式结构、音位的排列进行归纳疏理.  相似文献   

10.
拉祜族芦笙舞是拉祜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李石开一家四代的典型家庭传承、传承馆传承和拉祜族特有节庆活动传 承等多种传承方式,以李石开一家带领老达保村民外出展演、雅厄艺术团展演、快乐拉祜演艺公司的原生态实景演出和芦笙舞 进校园的传播途径,共同演绎了拉祜族芦笙舞的传承与传播的实践进程。拉祜族芦笙舞不仅在延续拉祜族传统文化本体有重 要作用,而且这一载体还不断促进老达保拉祜族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贵定县海葩苗芦笙长鼓舞积淀着当地苗族厚重的历史文化,这种集祭祖、生活、娱乐于一体的歌舞形式表现了当地苗族的人文精神,从中可以窥探海葩苗发展演变过程,是我们研究海葩苗重要的“活”资料.  相似文献   

12.
介绍芦笙在民族民间的流行、传承状况,分析贵州省高等艺术院校芦笙教育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探索高等学校芦笙教学的内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1985年“侗族曲艺交流会”的召开,是侗族曲艺艺术研究的开端,也是侗族曲艺研究中的里程碑,同时也是“曲艺”这个概念首次进入到侗族文化系统内部.侗族曲艺的研究对侗族歌谣系统中的说唱艺术进行了梳理、归纳、分析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侗族民间艺术的整体研究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黔南苗族芦笙传统多声部演奏形式有二滴水.三滴水.四滴水等三类.可以是合奏的,也可以是重奏的,重奏与合奏使用的芦笙、芒筒等数量不等。  相似文献   

15.
“哆耶舞”是侗族人最喜爱的一种自娱性的集体式舞蹈,具有宗教文化与农耕文化特征,显示了侗族文化的神秘性与娱乐性。侗族“哆耶舞”在形态、结构、音乐、表演及生态生成等方面的原始性与不成熟性,为侗族民间艺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哆耶舞”中所表现出的祭祀性、封闭性、群众性、传承性、变异性等文化特征,体现了丰富的侗族人文精神,蕴含着侗族人朴素的审美追求。生态与民俗的结合、审美与环境的结合、文化与自然的结合,构成了侗族“哆耶舞”审美人类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6.
今年6月,我到湖南省怀化地区几个侗族自治县作了一些考察,耳闻目睹侗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侗族是湖南省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据1984年底统计,共有519300人,主要聚居于新晃、通道、芷江侗族自治县和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侗族人民长久以来生息繁衍在这里,所以这个地区侗族风情浓郁。侗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侗歌,种类很多,除取名歌、姑表歌以及赞老人、团寨等礼俗歌外,大部分是情歌。舞蹈以多耶、芦笙舞为普遍。多耶是集体歌舞,十多人至数十人不  相似文献   

17.
针对侗族符镇法-泰山石敢当进行研究,为研究侗族的历史由来和宗教信仰提供线索,对侗族风俗文化研究进行有益补充。侗族符镇法-泰山石敢当对研究侗族风水文化有着一定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8.
侗族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其中,侗族建筑艺术更是侗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侗族建筑与"侗族大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需要被保护、传承。通过对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地扪村侗族传统民居的自然条件、建筑形式、历史渊源、设计方法和空间区分等方面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解析了侗族传统建筑的结构、样式、建筑方法、选材用料和不同地形下的建筑方式。同时,结合现阶段侗族人民生活条件和文化认知的改变的现状,本着保护侗族民居和提高侗族人民生活水平的原则,进一步提出适合该地区现状的现代民居设计及建造方向。  相似文献   

19.
侗族服饰纹样是记录优秀民族文化历史的重要载体,蕴藏了丰富的生殖文化内涵。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侗族服饰中的生殖纹样,并以植物纹样、动物纹样为例,探索纹样中蕴含的生殖文化内涵,分析纹样的造型特征与构图结构,这为人们研究侗族服饰纹样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邓敏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侗族民间文学和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多年来致力于侗族大歌及相关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及研究工作。访谈记录了邓敏文的学术历程,邓敏文还对后辈提出了建议和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