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中国西南边疆民族语言资源丰富,接触类型复杂。茶马古道的分支和延伸区域跟民族语言的分布、接触类型有很大的关系。这样一种格局在整个世界范围都具有类型学意义。充分展开中国西南边疆语言与文化方面的研究,中国的语言学会在语言接触研究、同源关系判定、参考语法描写、语言类型研究和语言保护理论几个方面做出显著贡献。要实现研究目标,必须重视田野调查的精准和理论概括的严密性。  相似文献   

2.
从语言接触看历史比较语言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语言学有一套基本的、环环相扣的方法论思路,这就是:音变是有规律的,因此,语言分化后会产生基本词汇的语音对应,通过对应可以确定同源关系,通过对应中显示的音变差异可以划分谱系树、重建原始语言。如果不深入考虑语言接触,这一套连环思路很严谨。如果深入观察语言的接触机制,这一套思路会遇到严重的困难,下面我们来讨论每个环节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跨境语言是语言接触的产物,涉及不同语言社团之间历史文化交流等因素。跨境语言与语言接触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不存在完全的对应关系,应将跨境语言理解为是深层次的语言接触。《丝绸之路语言研究》专著着眼于不同语线的跨时空的交叉研究,对跨境语言研究有一定启示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学者们有关语言接触的探讨,在理论方面主要集中在研究的方法、接触的机制、与其他学派关系等方面;在不同语言之间的接触研究中关注于接触与语言的变异、借词、语法渗透、语音干扰、翻译研究等方面;在语言接触与汉语方言研究中主要涉及接触与汉语方言的特殊语言现象、方言系属、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交互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维特根斯坦“关系”思想的理论贡献在于,首先他澄清了“概念”与“对象”的区别,结束了“关系之争”中各方关于内、外在性问题的“拉锯战”。其次,在后期的“语言游戏说”中,他对内在关系的讨论又跳出了前期符合论的框架,将内、外在关系统一到生活实践中。维特根斯坦从语言切入,把“内在关系”解释为一种语法关系,其独特内涵在于,内在关系无中介,它产生于实践,并且无个体与共同体之分。可以看到,维特根斯坦“关系”思想的基础就是“语言”和“实践”,揭示出这一点有助于从深层解读维特根斯坦的思想。维特根斯坦从认识论层面展开的“关系”思想与罗素从本体论层面对“关系”的探讨形成互补,在追溯关系哲学的形成与发展时,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港式中文”是香港特区普遍使用的汉语书面语.是研究语言接触和语言变异不可多得的典型范倒。通过探索有关语言接触和语言变异的理论与特点,可以看出港式中文具有语言接触的多重交叉模式、语言变异的综合变体、语言接触的多种形态。因而.港武中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语言接触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7.
关于澳大利亚英语的性质,国内外有学者认为它是一门搬来的语言或移植语言。本文在"语言接触引发语言演变"理论的基础上,从移植、借用和创造三方面入手分析了澳大利亚英语的形成,并探讨其性质。文章指出,澳大利亚英语是一门基于英国英语,借用土著语、移民语言和美国英语,并结合澳洲环境创造澳大利亚本土语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多元化语言。澳大利亚英语的形成反映了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演变。  相似文献   

8.
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交际日益频繁。人类交际带来语言接触;语言接触加剧了语言竞争,导致语言霸权与语言濒危。语言的本质、社会价值和语言态度促使语言权利的产生,语言权利促使语言维护。国际社会濒危语言维护的措施与经验对中国汉语国际传播及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言接触对语言生态的影响是巨大的,包括形成语言兼用,促使语言转用,争取语言保持,发生语言混合,造成语言濒危,导致语言消亡,优化语言功能,谐和语言关系等。分析语言接触和语言生态的关系,要综合考虑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通过具体深入的研究,才能恰切地解释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生态变化。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国内外语言接触研究现状,从语言接触有界还是无界、语言接触是否会产生系统的同构和对应以及语言接触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因素还是结构因素三个根本问题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并重点介绍了陈保亚的观点:语言接触涉及到词汇、语音,甚至语法,变异的“度”由结构因素决定;社会因素决定接触的深度;结构因素决定了同构和对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当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就发生了语言接触。对语言接触的研究称为接触语言学。语言的接触会产生各种现象,包括语言趋同、借用、词汇重组。语言相互影响最常见的是词汇互换。语言接触的影响会进一步涉及语言基本的特征,如语法和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语用能力的培养是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目标,以在中国学习汉语的初、中、高三种水平的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研究和小组访谈的方法,探讨语言接触、语言水平对间接言语行为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语言接触明显促进了各水平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互动性强、有指导性的语言接触更有益于语用理解与表达能力的提高;语用能力与语言水平并非平行发展,语言水平达到中级后语用能力才显著提升;语用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多地受到语言接触程度的影响,理解能力受语言水平影响更为明显。研究建议充分利用目的语环境,提高学习者接触汉语的量与质,促进语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对民族间的语言接触研究,应从深层、底层影响去寻找规律。语言学家赵杰的多项式、系列性音变理论,揭示了语言接触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14.
只要有语言接触,两种或多种语言之间就会有交流,最直接的产物就是外来词。语言接触越频繁,外来词的数量就越多,这是语言接触的基本规律。字母词是汉语词汇中一个比较独特的类集,其主体是汉语外来词。从字母词在汉语中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汉语字母词是语言接触的产物,汉语中字母词的使用是语言接触的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15.
从汉俄语的三次借词高潮看语言文化接触情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试从汉、俄两种语言外来词的借入过程中所出现的高潮现象这一视角出发,运用社会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两种语言中语言与文化方面的接触情况及广义的外部借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语言学习策略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学习策略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中日益显示出重要性。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而如何使用学习策略又取决于学习者的个性、处境和语言能力等。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讨论了语言学习策略与语言学习和交际的关系,并指出了学习策略的使用应该是学习者的有意行为,以及对学习者进行策略使用训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近二十年英汉语接触中翻译对汉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分析了近二十年来英汉翻译通过语言接触对汉语产生的影响。认为英汉语言接触作为外在因素大大的促进了汉语语言内部机制的发展。由于英汉语言接触主要通过书面翻译的形式,经过分析,其对汉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汉语词汇,形态和句法三个方面的欧化现象上。文章以语言接触理论为基础辩证地分析了欧化现象的优劣,并认为汉语有其自身的内部机制和语言规范,有能力吸收有活力的外来语言并最终排除不被大众接受的语言。  相似文献   

18.
语言接触是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语言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文章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分析其接触类型、接触内容与发展方向,考察民族交流的发展情况.通过调查得出,语言接触涉及到的领域有语音、语义、语法层面,具有渐变性、系统性、独特性和多样性等特征.语言交流可以促进文化交流,使语言文化生态得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历史比较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迅猛发展的同时,语言接触理论把人文、历史、地理、文化等诸多因素都看作是能够影响语言分化和发展的重要内容。用语言接触理论来研究赵地语言,首先存在的必要条件就是在赵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同时有异族文化来和其碰撞、融合。文章旨在以历史眼光来讨论赵文化应用语言接触理论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论语言影响的若干规律——以新疆语言接触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接触和影响是语言发展演变的必要因素,也是语言的普遍现象。语言影响是在语言接触作用下出现的必然结果,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新疆是个语种丰富、语言接触频繁、形式多样的地区。新疆语言接触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既有一般性,也有特殊的地域性。新疆语言接触的圈层规律,是指在语言接触中,因结构趋同、功能差异而形成一个语言圈层;汉语始终处于接触的中心,它对外圈语言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同样,根据语言传播的波浪特点,它也受到影响语言的反作用。处于内核的汉语同时也是接触语言中的底层部分,是促使圈内语言结构和功能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