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化道德为德性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德性乃人之为人之根本,德性是人类现代社会有序之根基,德性是个人人生价值确定的标志.德性是一种良好的内在的个性品质,而道德则是社会对个体品质的外在要求.因此,如何化道德为德性,就必须选择有效的途径.本文认为情感体验是化道德为德性的关键环节,心灵的成长重在体验.因而,必须大力开展实践活动,尤其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要强调学生的自我反思和重视利用学科隐性德育资源,进而使道德内化为德性,使德性外化为德行.  相似文献   

2.
对教师德性伦理性质的探寻,实际上是探求教师德育的可能性.从德性的哲学历史来说,德性是做人的根基.教师德性的伦理性质就是从道德哲学的角度审视教师行为所必须的德性及其伦理内涵和伦理规约,以人性的善与恶的根本来激发教师的“教育良知”.教师德育应从教师德性的塑造、教师权力的控制、道德关怀的养成、教师自我的伦理反省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3.
就教育善的完全实现而言,教育的道德主体性有两个基本维度:教育系统的道德主体性和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前者旨在从整体意义上实现教育善,后者旨在从个体意义上实现教育善.就后者而言,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作为实现教育善的路径之一,是主体遵行规范、进行价值追求的活动.教育伦理建设应将规范性与主体性相统一,从道德主体性上培养教育者的教育德性和教育信念,为实现教育善提供内在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道德是文化存在,同时也是教育存在。对道德自身教育功能的肯定,是对德性缘于教育的传统观念进行反思的必然结果。肯定道德的教育存在,并不构成对既有道德教育的价值否定,相反,它可以引导我们对既有道德教育进行理念更新。  相似文献   

5.
德性教育以人的道德品质为教育方向,其实践性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可供操作的依据,同时,也为对当下道德教育现状的理性分析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道德教育应该像德性教育一样尊重道德主体,从形式主义转到可操作的行为实践道德教育模式,注重德性教育氛围,并理性分析德性教育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陆象山是南宋时著名教育家。他建构了独具特色的哲学、教育思想体系,其道德人格教育观则是他教育思想体系中一大突出的内容和灿烂的闪光点。一、“学有本末”、辨志明心,旗帜鲜明地摆正“尊德性”与“道问学”两者关系。陆象山认为,教育应有本有末。所谓“本”,即尊德性、教为人;所谓“末”,即“道问学”,传知识。如何体现有本有末,陆象山认为应‘洗立乎其大者”,即建立大根本──—辨志、明心,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陆象山认为,“学者之志不可不辨”。做人首先要辨志明心,建立好大根本。只有认清人生目的,才能朝正确方向发…  相似文献   

7.
师德教育:化师道为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师德建设是一个紧迫的现实话题。师德建设的关键是要打通师道与德性之间的壁垒。师德教育旨在凝道成德,化师道为德性。师道如何化为德性,实践是其根本途径;关注教师的精神性需要是其基本途径;构建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展开群体式的道德对话、进行理性的克己自反是其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8.
作为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奠基者,马克思、恩格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性的考察,不仅关注教育主体、客体的道德性,还关注教育传授的内容本身的道德性以及教育方式的道德内涵等,认为合道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能够实践的,能够被客体认同并接受的。  相似文献   

9.
规范诚信与德性诚信的结合:现代诚信的合理建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小华 《东方论坛》2006,(3):20-24,30
规范诚信和德性诚信是诚信道德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在我国当前的诚信建设中,存在着重视规范诚信轻视德性诚信的弊端。现代诚信建设应该规范诚信与德性诚信并重,原因有三:一,规范诚信和德性诚信并重是现代社会摆脱诚信危机的根本出路;二,德性诚信可以弥补规范诚信的内在缺陷;三,规范诚信和德性诚信并重是中西方诚信建设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把理想主义、理性主义为特征的道德自我价值诉求作为个体人生的根本价值取向。儒家提倡以反求诸己的内圣和推己及人的外王成就德性自我;道家提倡少私寡欲、见素抱扑的自然德性价值和自由精神追求;佛教以因果轮回观念与佛性修行追求德性价值;当代新儒家主张道德的理想主义,肯定道德理性的主导和优先地位。强调和凸显人在文化世界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道德主体性和道德自我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精髓。  相似文献   

11.
德育场力及其整合与优化机制探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育场力是指德育工作者为实现德育目标而采取的各种德育方式交互作用于德育对象所产生的向德育场“场源”运动的力量。德育场力是一个矢量,它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其整合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影响德育场力的主要因素有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教师素养、学生素质、师生关系、德育空间和德育时间等。应通过全方位德育、全过程德育、切入学生道德经验系统、显性德育方法和隐性德育方法有机结合、优化德育环境等途径来整合和优化德育场力。  相似文献   

12.
在文化多元、价值冲突的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面临诸多困境:道德相对主义导致学生的价值迷失,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使学校道德教育标准复杂化,社会道德整合度的降低导致道德教育的失效。道德教育生态观的建构,体现了道德规律和教育规律的一致性,凸显了道德教育的合理价值定位,为超越德育困境提供了重要的价值理念。在德育生态观的指引下,学校道德教育以建构德育主体人格、引导德育回归生活、促进德育与社会融合等核心价值选择,使道德教育发挥真正的文化效力。  相似文献   

13.
德育过程的矛盾是德育实施过程中各要素的对立统一。从高等学校德育过程的几组矛盾关系入手,探寻德育主体、德育内容和方式、德育环境及德育媒介等因素对高等学校和谐德育过程的影响,继而从遵循德育过程规律,创新德育方式,强化德育实践,注重德育过程中的人文性和激励制度等方面提出缓解德育矛盾,构建高等学校和谐德育过程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当代道德教育困境的审视,发现根源在于其存在道德教育生态系短裂,外在于与环境的封闭和保守,内在于道德教育模式与新的道德精神的不适应。这种状况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转型转轨对道德教育的要求,因此必须树立道德教育生态理念,并通过优化道德教育环境,构建良好的整体德育理念;探索新的道德精神,构建匹配的道德教育模式;运用德育生态规律,构建和谐的道德教育生态等探讨道德教育生态的现实建设。  相似文献   

15.
我国当代道德教育困境的根源在于其存在道德教育生态系短裂,外在于环境的封闭和保守,内在于道德教育模式与新的道德精神的不适应。这种状况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转型转轨对道德教育的要求,因此必须树立道德教育生态理念,并通过优化道德教育环境,构建良好的整体德育理念;探索新的道德精神,构建匹配的道德教育模式;运用德育生态规律,构建和谐的道德教育生态等探讨道德教育生态的现实建设。  相似文献   

16.
康德在其一生的著作中很少把道德与教育放在一起连用,但事实上他曾进行过从道德哲学进入道德教育的尝试。其道德教育思想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前提,包括肯定一个人类的性状和一个道德感受性;二是道德教育的过程,包括道德感受性的培养和动机的纯粹道德兴趣的激发;三是全人类的道德教育,包括道德的类似化学方法的“解剖式”认识和人类道德教育的“分工”。  相似文献   

17.
德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懂得道德的教条,而是为了让人们能够实践道德精神。比较实践性德育和认知性德育的基本原理、具体特征、课程观、教师观和操作流程可以看出,以实践为起点和归宿的实践性德育是扭转德育实效性孱弱的根本出路,实践性德育的思想与实践已成为世界德育的主导,也必将成为我国未来学校德育的根本模式。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德育研究主题呈现出:从对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反思与寻根情结的启动,到德育原理学科建设形成的三个高潮,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与德育关系的探讨,到德育地位与功能的探索,再到国外德育思想的引进与系统研究和比较研究、德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和对德育实效、主体性德育、生活德育、公民道德教育等热点问题的关照以及对德育制度的建设等嬗变轨迹过程。形成了德育研究逐步摆脱政治的附庸,走向科学化、人本化;始终坚持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传统德育思想研究的现代化,国外德育理论研究的中国化;德育目标由精英教育向公民道德教育转化;德育模式由知性德育模式走向知性与生活相结合的德育模式和德育方法由灌输走向对话、选择与建构等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9.
德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德育学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本体论问题。根据哲学的、逻辑学的、语言学的和德育学的多学科视角的考察,德育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德育规律”,不是“德育现象”,也不是“德育问题”,而是在学校范围与条件下的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对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提出了迫切要求。从高校德育实效性的认知入手,探寻其影响因素,最后确立以树立高校德育创新理念、拓展高校德育全面目标、充实高校德育创新内容、选取高校德育科学方法、建立高校德育健全机制、创造高校德育优良环境为对策来切实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