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理论毛泽东、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比较研究…杨兵杰(2001.1.57)试论邓小平的语言风格…吕 瑾(2001.1,62)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罗 维(200.2.102)邓小平政治稳定思想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朱 静(2001.2,107)实践“三个代表”思想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王永康(2001.4.1)“三个代表”与实践唯物主义…梁振国(2001.4.5)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重读《共产党宣言》…岑 峨(2001.4.8) 巴人研究论巴人的《莽秀才…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纲领。党员领导干部能否切实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其领导楷模作用发挥如何,影响着广大普通党员与人民群众的思想行为,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而,加强领导干部修养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基础,领导干部必须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途径,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理想信念、作风建设、道德品质修养。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研究秩序·效率·人权:论邓小平理论的法价值意蕴(范慧)2001.1.5论邓小平的“富民”现代化发展战略(邓智旺)2001.1.9浅析邓小平著作中的逻辑特色(刘广志)2001.2.5论领导干部对“三个代表”思想的实践(邵群群李红霞)2001.2.10邓小平知识经济思想探析(黄世虎)2001.3.5邓小平社会主义动力学说的理论创新(管新华)2001.3.9创新思维的典范———邓小平辩证思维方式刍议(李书华)2001.4.5邓小平对毛泽东实事求是哲学思想的坚持发展(陈季宁)2001.4.9邓…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 0 0周年,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探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促进高校“两课”教育,5月2 1日至2 3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 0 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和教育部社政司《思想理论教育导刊》联合主办。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领导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充分反映时代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新任务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解决了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建设没有解决或没解决好的新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生产力、文化与人民的根本利益间形成了完整的理论逻辑与可行的实践框架。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源泉。要深入学习和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时代主题与神圣使命,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带头倡导和保持实事求是、坚韧不拔、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良好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7.
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方法论基础,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构的逻辑支撑,明确践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离不开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蕴涵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哲学精神和辩证方法的认识和把握;而这一认识和把握又是领会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这充分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心愿,将会十分有效地促进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做到作决策、办事情和论实绩都以人民群众的共同需求为依据,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实绩突出的有成就感,实绩一般的有危机感。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惩治腐败斗争的思路作了精辟的阐述,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不手软”始终是邓小平治腐思想的精髓和逻辑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高等学校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教学中,我们试图摸索一种互动的课堂教学 观摩影视作品 课堂讨论 课外作业 考试考查的多元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在多元教学模式中既受到邓小平等革命领袖人格魅力的感染和熏陶,又能较好地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