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暨大历史系与珠海市政协联合主办的唐绍仪史料研讨会,于1986年12月21--24日在珠海市香洲望海楼举行。珠海市政协何海主席、李长青副主席与暨大副校长李炳熙教授,暨大历史系主任唐森教授主持会议。应邀到会的有: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民国史主编李新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文史专员沈醉、南开大学来新夏教授及南京、复旦、中山、华中师范等大学,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第一、二历史档案馆、上海档案馆、上海图书馆、中华书局、广东社科院、上海与广东人民出版社、广  相似文献   

2.
<正> 山东大学历史系王仲荦教授,是研究我国古典文学、古代史的著名学者,而尤以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著称。他生于1913年,浙江余姚人。早年在上海读书,并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学的研究。1938年,任太炎文学院院长室秘书主任兼教授,担任中国通史教学。1942年,在重庆中央大学国文系执教,抗日战争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到南京。1947年暑假以后,受到山东大学中文系的聘请,1952年又转到新创建的历史系工作。王仲荦教授现任山东大学历史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文史哲》编委会副主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史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成员、国  相似文献   

3.
<正> 卢振华教授,字南乔,湖北红安人,生于1911年1月8日,1937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后相继在湖北恩施列山中学、恩施高中、重庆北碚编译馆工作。1946年来山东大学历史系执教,任副教授、教授。先生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著名学者,曾任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讲授秦汉史、秦汉思想史,著有《秦汉史讲义》、《山东古代科技人物传》、《论战国秦汉的社会性质》等。  相似文献   

4.
范流周,男,汉族,1947年12月1日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现任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兼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并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委委员、学委会委员。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河南大学历史系读历史专业本科,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考后,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师从国际著名学者、甲骨文专家胡厚宣教授攻读甲骨文与殷商历史考古专业方向研究生,1981年毕业并获历史学硕士学位,被选留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先泰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和胡厚宣教授学术助手。1984年因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问题转调南京大学历史系,先…  相似文献   

5.
<正> 山东大学历史系徐绪典教授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专家,尤长于义和团运动史和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研究。徐先生生于1916年,河北天津人。自幼生活在北京,喜爱英语、数学和文史,先后就读于北京师大附中理科班和文科班、燕京大学中文系和历史系,是位兴趣广泛、视野开阔、才思敏捷、英文和文史成绩俱佳的优等生。1940年7月,获燕京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学士学位,同时取得美国纽约大学文学学士文凭。同年9月,到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担任馆员,饱览了大量的文献档案,为以后的教学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1945年起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燕京大学、中国大学、福建协和大学、天津京都大学、齐鲁大学任教,主讲过中国语文、英文、西洋史、先秦史、隋唐史、目录学和中国近代史等课程。1951年9月调山大历史系,专门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担任过中国近代史教研室主任和研究室主任、校学术委员、山东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务。现任山东大学九三学社主委、中国圆明园学术研究会理事等职。  相似文献   

6.
蒋廷黻(1895~1965),湖南邵阳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博士,南 开大学历史系奠基人,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的先驱,被誉为“中国近代史研 究的拓荒者”。 1912年,蒋廷黻赴美留学。1919年夏,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专攻历 史,1923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担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后任 历史系主任并兼文科主任,开设“西史大纲”、“欧洲近代史”、“法兰西革命 史”等课程,并最早开展中国近代外交史的研究。1929年,任清华大学历史系 主任。1935年,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1936-1938年,任驻苏联大 …  相似文献   

7.
<正> 刘敦愿教授,湖北汉阳人,1918年生于一个铁路职员家庭,1944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今浙江美术学院)西画系。由于他对中国古代艺术和中国古代史都有一定的造诣,1947年应聘于山东大学,任著名古史学、古文字学家丁山教授的助教。刘先生在山东大学执教已40年,曾任历史系教授、考古教研室主任、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太平洋历史学会理事、山东省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历史学会和博物馆学会顾问等职。刘先生一贯重视古代史与考古学的教学工作,奖掖后进,勤奋著述。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过《考古学通论》、《原始社会史》、《中国古代史》、《历史文选》、  相似文献   

8.
《文史哲》1983,(1)
<正> 现任山东大学历史系中西交通史研究室名誉主任的张维华教授,是我国史学界著名的老前辈和研究中西交通史的专家。他现年八十一岁,一九○二年诞生在山东寿光县一个农民家庭里,靠勤工俭学等途径接受了高等教育。一九二八年在齐鲁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执教,后又至燕京大学研究院深造,在院长洪业教授的指导下撰其名著《明史佛朗机吕宋和兰意大里亚传注释》,于一九三三年荣获硕士学位。此后,在齐鲁大学、河南大学、国立女子师范学院等高等学校与禹贡学会、北平研究院等学术研究部门,历任教授、研究员、系主任、图书馆馆长、研究所所长、文学院院长等职。特别是四十年代在成都与顾颉刚先生共同主办了燕京哈佛学社(又名国学研究所),杨向奎教授、胡厚宣教授等著名学者二十余人均为该  相似文献   

9.
<正> 孔令仁教授,1924年生,山东曲阜人,为孔子76代后裔。青少年时代,在南京、上海、重庆等地读小学和中学,1942年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建国后来山东大学任教,现任历史系教授、校学术委员、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先生早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现为民盟中央副主席、山东省民盟副主委、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先生执教近40载,桃李满天下。先后主讲过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选读与介绍、中国近代经济史专题等  相似文献   

10.
《文史哲》1980,(1)
<正> 近几年来,历史系教师纷纷著书立说,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去年正式出版的专著即有黄云眉教授的遗著、一部经过三十年努力才写成的近二百万字的《明史考证》(共八本,中华书局出版),张维华教授的《中国长城建置考》(上编,中华书局出版),卢振华教授的遗著《山东古代科技人物论集》(山东人民出版枉出版)。还有和兄弟院校协作编写的教材《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出版)。今年将要出版的专著有:王件荦  相似文献   

11.
马洪林教授,山东省淄博市人,1935年生。1958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先后在上海师范学院、西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任教。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国近代史教研室主任,以及青岛康有为研究会顾问、青岛康有为基金会顾问等。马先生研究的主要课题是近代改革思想史,他视野开阔、思辨精深,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这些文章从理论与史实的结合上,阐发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既有民族性,又有国际性,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时代价值,引起了海内外的注目。已有美  相似文献   

12.
祝政宏,男,1948年9月出生,浙江兰溪人。198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获俄罗斯史硕士研究生学位。现任新疆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政治与国际法教研室主任。在新疆大学政治系(后改为法学院)任教的10多年来,先后讲授《世界近代史》、《政治学》、《国际政治学》等本科生课程,开设《俄苏史研究》、《当代俄罗斯政治经济研  相似文献   

13.
姚公鶱,南昌市人,1924年生于江西波阳。解放前就读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建国后,先后任波阳中学、乐平中学教导主任。1956年调往南昌中等师资进修学校(后改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任历史教研室主任,次年,转至江西师范学院历史系,任中国古代史教研组组长、讲师、刚教授,至1981年,调任江西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1984年调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其间兼任过历史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卞利     
卞利,1964年9月生,安徽泗县人。1985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获历史学硕士;200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任社会学(社区方向)、经济学(经济史方向)硕士生导师,历史文献学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明史学会理事、安徽生法史学会副总干事和安徽省徽学会副秘书长。同时任《徽学》副主编、华中师范大学《三农中国》编委、安徽大学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安徽省人事厅专家组成员。  相似文献   

15.
<正> 郑佩欣教授,生于1933年,河南温县人。1956年于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分配来山东大学历史系任教,跟随著名历史学家王仲荦先生学治魏晋南北朝史。历任全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秘书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现任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文史哲》编委、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甲骨学家、商史学家。河北省望都县人。1934年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参加殷墟甲骨文字的发掘、整理。1940年后任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员、大学部教授,并先后任中文系主任及中国历史社会系主任。1947年起任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数授、教研室主任,兼暨南大学教授。1956年后任中国科学院(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兼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片学术委员。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副理事长等职。胡厚宣先生对商代卜龟来源、记事刻辞、四方风名、农业生产、宗法制度等有关甲骨学和商史作过精深研究。同时,还积极从事甲骨文的搜集著录工作,为甲骨文的流传作出了贡献。先后出版《甲骨学商史论丛》、《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五十年甲骨文发现的总结》、《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战后南北所见甲骨录》、《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甲骨续存》、《殷墟发掘》、《苏德美日所见甲骨集》等,并主编《甲骨文合集释文》、《甲骨文合集材料来源表》,以及论文百余篇。自1950年代始,胡厚宣一直主持《甲骨文合集》的编纂工作,任总编辑,从材料的汇集到整理组织编排等都作出了贡献。他开创的分期、分类的甲骨著录编纂体例,为科学的甲骨学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其著作《甲骨学商史论丛》,荣获教育部全国学术审议会议的科学发明奖;《甲骨文合集》,荣获吴玉章奖金历史学特等奖、第一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第一届全国古籍整理国书奖特别奖。  相似文献   

17.
爱国·述变·求真——《吕著中国近代史》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思勉先生(1884-1957年)是与陈寅恪、陈垣、钱穆并称的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四大家之一。他学殖宏富,知识渊雅,在一生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治学生涯中,除了著力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外,还十分重视对中国近代史的探索。吕先生生前曾出版过《国耻小史》等多种近代史论作,并撰有《中国近代史讲义》、《中国近世史前编》、《中国近代百年史概说》、《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等未刊讲稿。这几种未刊讲稿连同商务印书馆旧刊《日俄战争》,计五种,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合编为《吕著中国近代史》于1997年9月出版印行。这部书32万字,内容详实,富有特色,堪称是一部爱国、述变、求真的近代史佳作。  相似文献   

18.
1954年,金景芳教授调到东北人民大学(即今吉林大学)历史系任教。曾任历史系主任,图书馆馆长,校工会主席。现任吉林大学历史系名誉主任,古籍研究所顾问,博士生导师,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史学会顾问。是《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委员会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史辞典》(陈旭麓等主编,1982年10月上海辞书出版社初版)是建国以来第一部中国近代史专业辞典;它的条目完臻,内容丰满,是从事近代史研究者一大福音。对此《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都有专评称誉,这里不再另作添足之语了。 鉴于近代中国集中了过去历史所没有的矛盾,其史情繁杂,盘根错节,史料的浩淼有如大海,而长期以来因种种原因于史料整  相似文献   

20.
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辽宁义县人。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先后做过小学和中学教师。1940年入四川乐山复性书院师事马一浮先生。1941年受聘于流亡在四川三台的东北大学中文系。1954年1月调到东北人民大学(后更名为吉林大学)历史系工作。先后任历史系教授、吉林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系主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古藉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顾问,中国先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