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战时期,很多作家因大片国土的沦丧而内迁到西南大后方。内迁作家在三个层面上导致了中国抗战文学的转变:一是中国抗战文学创作中心的转变,内迁作家促进了大后方文艺事业和抗战文学创作的兴盛,使该地区取代了昔日京沪的文学中心地位;二是中国抗战文学创作热情的转变,内迁作家受大后方物质条件的限制而出现了创作的“滑坡”,在整体上影响了中国抗战文学的热情;三是中国抗战文学创作风格的转变,内迁作家从昔日的激情创作转向对战争和历史的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时尚文学与杜拉斯、村上春树、日本动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忠顺 《河北学刊》2005,25(3):192-196
当前中国时尚文学最热衷于追逐和效仿的,莫过于法国作家杜拉斯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了,而后又有日本动漫的强劲影响显现出来。时尚小资女性文学对杜拉斯的效仿,一是其《情人》成为这些作家“身体写作”的师从文本;二是其叙述方式及语言成为这批作家的艺术追求。村上春树以其令人心旌摇曳的忧伤传达西方消费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对青春文学造成广泛影响。以《幻城》为代表的奇幻文学的出现,显示了在铺天盖地的日本动漫熏染中成长起来的郭敬明们一代所享有的与前辈完全隔膜的文学影响资源。而由村上春树、日本动漫的影响所呈现的,是一条应予重视的西方→日本→中国之时尚大众文化影响的国际航线。  相似文献   

3.
“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过程中 ,日本作为激活中国作家生存感受、传输异域文化“中介”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值得注意。但这并非如一般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所描述的那样 ,仅仅是日本文学的“经验”赋予了中国文学以新的因素。我们更应当考察中国作家在日本的深刻的人生体验 ,从中国近现代作家的“日本体验”的角度挖掘生存实感的变迁之于文学变迁的重大意义。可以说 ,是中国作家在日本的体验完成了对创作主体的自我激活 ,使他们在一个全新的意义上反观自己的世界 ,表达前所未有的新鲜感悟 ,这便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一、物语文学在日本古典文学中的历史地位日文“物语”一词,意为故事或杂谈。物语文学是日本古典文学之母,是日本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它产生于平安时代(794~1185)前期,它的产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天津文学创作不仅与梁斌、孙犁等一批老作家的“复出”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以原有的创作风格或以新的创作面貌进入到新时期的天津文坛,而且与蒋子龙、冯骥才等人在新时期中国文坛的崛起有着更为深入的关联,他们在引领或参与新时期文学潮流的同时成为天津文学的代表。进入20世纪90年代,尽管赵玫、肖克凡等人不断推出重要作品,但天津文学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中的集体消失使其进入了低潮期。这一状况直到世纪之交才得以改观,老作家的回归、中年作家的勃发与年轻作家的突起,使得天津文学呈现出复兴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影响看“京派”与“海派”的自然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33——1934年,现代文坛曾出现过一场“京派”与“海派”之争.被人视为京派大师的沈从文当时发表过《文学者的态度》、《论“海派”》、《关于海派》等文章对上海的一批作家表示不满,上海的某些作家也曾撰文予以反驳.海派,在苏汶看来,是一个恶意的名词,“有着爱钱,商业化,以至于作品的低劣、人格的卑下这种种意味.”京派,无疑指包括沈从文在内的一批居住于北京的文人了.多年以后,人们今天所说的现代文坛的“京派”与“海派”,大多指当初生活在北京和上海的两类作家,前者秉有一份学院式的传统,强调文学创作的正统优雅,含而不露;后者具有洋场恶少式的作风,强调文学创作中的新奇、变化、  相似文献   

7.
“明治维新”以前,日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包括在旧“汉学”之中。当时的“汉学”,是研究有关中国文献的综合性的学问,其中有经学、史学、文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虽然它以“朱子学”为核心,带有浓厚的封建性,但在介绍、传播、研究中国文化上做出了一定贡献。“明治维新”以后,旧“汉学”被新兴的现代社会科学——哲学、史学、文学等方面的研究所代替,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学部门。尽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不仅是个时间概念,而且还含有文学市场化运作的现代化内涵。文学作品可以作为商品为读者所购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较之于古典文学的本质性差异。19世纪以来新型传媒的出现,为现代作家提供了更大生存空间和施展才智的舞台,文学生产逐步成为一个知识、资本与市场同构的过程。经济因素的注入改变了原来的文学观念,现代作家敢于大胆的言钱。文学市场化部分地影响了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选择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面貌。以经济的视角重回现代文学的历史场域,作家的文学书写无论是生存方式,还是生活方式,都彰显了一种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文化断层的民族,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积累至今可谓汗牛充栋,极其丰富。孟子"知人论世"说作为一种认知的方法,其主要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家作品,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同样以文学作家的作品为研究媒介。二者在研究对象上有共通性,因而知人论世成为文学研究的一种基本的方法,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影响深远。这篇文章仅以实例为证,简析孟子"知人论世"说作为一种认知方法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动物文学(主体是动物小说)是当代文学的一个独具艺术魅力并拥有充分自主发展前景的文学门类.动物文学在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建设、少年儿童“精神成人”、“精神补钙”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动物文学作家队伍由三股力量组成并在动物文学创作中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倾向与创作风格:一是关注生态文明、力倡生态道德的作家,二是一批以创作人间社会为主业同时也将目光转向动物世界的作家,三是以儿童文学作为自己目标与志业的作家.由于动物文学所具有的思想文化内涵的丰富性、深刻性,艺术呈现方式的神秘性、可读性,艺术形象的鲜明性、独特性,致使其成为当代儿童文学审美创造的重要门类,影响了亿万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11.
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鉴于这已公认的真理,人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都认为“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应的产物”,都注重了对某一文学作品或一定时期的文学的繁荣与萧条与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生活、社会背景之间的联系的研究,却没有或很少有意识地思考过音乐与古典文学的内在联系,也很少在这方面进行美学探讨。这样,就使我们很难透视到中国古典文学样式演化的内在联系性和丰富性。音乐存在于文学之中。古典文学的创作、发展和繁荣,离不开音乐的辅助。我们都知道,人类最早的文学创作是根源于劳动生活的需要。它直接产生于劳动生…  相似文献   

12.
清代乾嘉时期出现了一批提倡风雅的幕府,这些幕府成为诗人、学者的聚集地.乾嘉幕府学术气息浓郁,以卢见曾、朱筠、阮元等人为代表的幕府,倡导学术研究,一度成为学术基地,乾嘉学术由此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乾嘉幕府的文学活动,对清代文学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乾嘉幕府的文学活动,使清代诗文创作渐至兴盛.作为沟通“朝”“野”的纽带,幕府体现官方意识与布衣意识的冲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3.
教会大学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石,研究教会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对于中国现代教育史有重要参考价值。民国初期的教会大学中,文学爱好者们藉助校园期刊这一平台开展过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其中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创建的天津工商学院曾编辑出版了《北辰杂志》《公教学生》《工商生活》等多种期刊,其所刊载的文学翻译、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也培育了部分有影响力的青年作家,曾为华北沦陷区文学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一些错误论理的影响下,文学创作要求作家深人生活、反映生活的提法受到某些人的批判、非议和嘲弄。他们认为这样的提法是“并不触及任何文艺创作中的内在规律”,专注于这类说法是“文学回归自身的障碍”。随之而来的是“主体意识论”异军突起,一时间成为文艺理论界的热门话题。在文学创作领域里,文学主体性引起了普遍重视,其作用也得到了极大加强。他们夸大和抬高“主体性”,把文学的“主体性”与社会生活绝然对立起来,并且竭力攻讦文学反映生活是直观反映论,认为这种直观反映造成了文学的悲剧,并断言作家只有凭借自我意…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期,日本文学进入繁荣时期,出现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作家。“在近代文学史上确保了最高文学性的作家”夏目漱石(1867-1916)便是其中的顶尖人物。早在20年代,鲁迅先生就曾翻译过夏目漱石的作品,盛赞他的著作“以想象丰富、文词精美见称”,“轻快洒脱,富于机智,是明治文坛上的新江户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 夏目漱石是在日本自然主义勃兴时期步入文坛的。但是,他的文学观与自然主义截然相异,其主要表现为强烈的道德意识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1905年,夏目漱石以“一部在阴暗的现实生活中打开了窗…  相似文献   

16.
陈海燕  张启智 《理论界》2008,(7):128-129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中,女性文学始终占据着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潮流,曾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女性文学作家及作品。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女性文学逐渐走向蓬勃之时,女性作家群体中却突然产生了一股“异流”,一部分自诩“前卫”、“先锋”的女性作家们在其作品中充斥着性欲望、性描摹等内容。她们对于女性身体的过度关注及对性体验的细致描绘,又体现出她们在创作中心理的庸俗的逢迎情绪,从而使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走入误区。其实,这些作品已经不是真正的“女性文学”,她们在创作的发轫阶段就迷失了自我,从根本上背离了女性文学展示女性自我价值的要素。  相似文献   

17.
试论90年代台湾文学中的海洋题材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海洋文学”的概念探讨我注意到近年来台湾文学批评中屡屡出现了“海洋文学”的概念。我认为,这个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推动作家创作海洋题材的自觉和形成必要的文学思潮,但同时也应该防止过早用这一概念来割断与以往海洋题材创作的联系,使之完全成为90年代社会思潮的新生儿。以我的比较保守的观念而论,任何文学创作一旦被社会思潮所利用都可能会成为流行物的符号,即使流行一时,也不可避免产生文学的异化,终究受影响的还是文学艺术自身的存在价值。所以,我还是用比较谨慎的“海洋题材创作”一词来解释我所面对的文学现象。但我并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有一些人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中提倡“文学要回到文学自身”、文学“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性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因而提出文学就是作家的“自我表现”这一主张。如何看待及其影响下的创作实践,以及如何加强作家责任感,已成为我国文艺向前发展中一个无法回避和急待澄清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陈梦 《兰州学刊》2014,(1):204-206
海外新移民作家回国后从事文学创作,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一支崭新的创作队伍,他们被学界称之为"新移民海归作家"。这种独特的文学现象溯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其产生发展缘由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和作家创作的个人因素,以及新移民文学发展的需要。根据归国方式的不同特征,将新移民海归作家分为中外双栖、回国求学和回国就职等三种类型。新世纪以来,新移民海归作家更是异军突起,先后出版小说、诗歌、散文、影视剧本上千种,他们的文学创作取得了巨7大的成就,对中国当代文坛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曾给不少青年作者的作品写序,为文学新人们的新作问世并扩大影响,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与此同时,也对文学创作中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不良倾向,发表了许多中肯的、有说服力的评论意见。这些评论不仅对帮助作家本人树立正确的文艺观点,明确后来的创作方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仅对当时的文学创作发展具有一定的拨正航向的作用,而且所持的文艺评论原则及其批评方法,至今仍不失现实指导意义。不应故意做成宣传文字的样子早在一九二五年“五卅”惨案发生以后,鲁迅就曾对当时出现的一部分反对侵略、反对压迫的“极锋利肃杀”的诗篇表示过不满,认为这里的标语口号化倾向值得注意,否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