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海坤 《北方论丛》2016,(3):97-102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深入发展,俄国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传统的商人等级制度日趋瓦解,新兴企业主阶层在国家私营经济活动中渐居主导,个人社会身份提升。经济力量的增强和利益诉求,促使企业主阶层的共同体行动首先在经济领域展开,社会自觉形成,社会团体性增强,虽然深受专制政府压制,但其代表性组织机构仍蓬勃发展,阶层整体地位提高。在俄国资本主义危机加剧、革命斗争剧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主阶层开始组建政党、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并尝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其政治地位在临时政府时期达到顶峰。  相似文献   

2.
陶飞亚  陈铃 《东岳论丛》2012,33(1):106-114
香港社会现代慈善传统的形成与各大宗教团体密切相关.基督教会为回应社会问题发起慈善事业,奠定香港早期社会服务的基础.其后佛道教也积极致力慈善事业.港府早期奉行“积极不干预”政策,随着社会转型加剧社会问题增多而逐步承担社会福利服务的主要责任,确立政府出资并负责监管及与志愿机构提供社会服务的合作模式.政府监管包括对宗教慈善机构的注册、免税、募捐活动的审批和社会福利署对宗教慈善机构的服务施行监察职能.政府既给志愿机构进入慈善服务的自由,同时它们也有被政府淘汰退出的可能.在这种框架下,香港宗教慈善公益组织处于竞争性的慈善市场中,宗教慈善公益组织必须提高服务绩效和强化管理与透明度以获得社会认可方能维持自身生存.由于政府和宗教慈善组织的视角和利益差异,特别在牵涉到外部的社会公众与舆论压力的情况下其合作关系有时也充满张力.香港特区的这种模式及其经验为大陆在推进宗教慈善活动方面提供了某种借鉴.  相似文献   

3.
私营企业主阶层其主流舆情是积极、乐观和健康的,但也存在着对"非公经济36条"落实情况不够满意、政治参与持功利性态度等不良舆情。对此,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党和政府应加大"非公经济36条"的贯彻落实力度,不断改善并塑造私营企业主阶层良好的社会形象,进一步完善和拓宽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渠道,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党在私营企业主阶层中的工作,积极稳妥地做好在私营企业主阶层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30多年,宗教慈善事业一直处于衰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慈善的批判性阐述,在理解与认识上存在着不全面性.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论述,肯定了宗教有着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共同基础.在“适应论”的理论指导之下,宗教慈善形成了有系统、有组织、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同时,促进社会信任、积聚社会资本这一当代宗教慈善的重要功能也逐渐显现出来.2012年,《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的出台为当代宗教在慈善领域服务社会,从而在全社会促进社会信任、积聚社会资本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近代天津基督教青年会是一个青年宗教和社会服务团体,在下属各小团体的支持下,在社会常态下以平民为服务对象的医疗救济和以少年儿童为服务对象的助学活动,及在天灾人祸下的赈灾救助成为它开展社会救济的重点。其慈善社会救济活动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一是利用会员的经济优势和宗教的劝勉作用,将会员的财富分享社会,为社会造福;其二是利用自身优势,采取组织体育娱乐活动等形式为救济活动筹募经费;其三是除了物质的捐助以外,青年会作为一个宗教组织,更注重精神层面的帮助。作为天津基督教各会开展慈善和社会救济的中心,青年会的慈善与社会救济活动在天津城市的文明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值得肯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私营企业主已初步形成阶层。从发展趋势看,其对社会的贡献、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阶层特性更加明显,政治诉求更加强烈,与其他阶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规模结构将不断壮大,但其内部仍在不断地分化;企业组织结构将更多地选择现代企业制度;私营企业主的个体素质将全面发展,社会责任感也将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7.
中国私营企业主的形成机制、地位认同和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相关文献资料、全国统计数据和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能够对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做描述性界定,勾勒出这个阶层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进一步研究,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求该阶层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在宏观上,国家经济制度改革创新、国有经济改制、财税政策变迁以及地方政府竞争,为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大的空间;在微观上,较高水平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以职业背景衡量)和经济资本在私营企业主阶层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考察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地位认同和政治参与状况,可以发现其地位认同的一致性正在不断增强,政治参与水平亦不断提高,表明这个阶层在主观上也不断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8.
俄国宗教哲学传统形成于19世纪初,到索洛维约夫那里已经成熟,20世纪初的俄国宗教哲学复兴运动是这一传统的最高成就。十月革命后,俄国宗教哲学传统在国外获得延续和发展,20世纪下半叶,随着其主要代表们的相继离开人世而逐渐衰落。俄国宗教哲学传统的基础、背景和语境是东正教,东正教信仰是俄国宗教哲学创造的内在动因和源泉。西方哲学是俄国宗教哲学传统得以形成的外在因素。正是西方哲学的世俗化倾向引起俄国哲学的反抗,对世俗化的抵制使俄国哲学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俄罗斯理念这一独特主题使俄国宗教哲学传统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俄罗斯宗教哲学传统在当今俄国获得复兴,并得到世界哲学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私营企业主的“有产者”的身份使得该阶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备受关注。目前成为私营企业主的门槛日益提高,如果现在就断定私营企业主群体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阶层意识还为时过早,但就私营企业主中的某些群体而言,显然又已经开始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阶层意识,并且私营企业主阶层开始出现利益组织化趋向。  相似文献   

10.
李峰 《晋阳学刊》2006,(3):45-49
基于现实,以及当前阶层分析中普遍忽视宗教职业者这一情况,以浙南X镇为个案,参照陆学艺教授关于中国社会转型期乡村社会阶层划分的成果,初步考察了该地教职人员的阶层分布。X镇基督教教职人员的分布基本遍及乡村社会的各阶层,尤以家庭小工厂主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农民知识分子、雇工以及私营企业管理者此五阶层为最。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地基督教的形式开放性和实质封闭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的印度霍乱流行是理解人类文明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的良好切入点。作为印度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朝圣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霍乱疫情的暴发和扩散。印度地区的霍乱所呈现出的地方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等流行病学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与印度朝圣息息相关。印度朝圣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制度环境形塑了霍乱的流行模式,影响着霍乱流行的广度和强度。  相似文献   

12.
汪华 《社会科学》2007,18(10):154-161
大量慈善组织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上海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与普遍的社会贫困固然是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但创办慈善组织的慈善家群体的目标诉求当是其一个更为重要的促成因素。慈善家群体的职业构成、慈善组织的资产体系及其运作等几个方面因素,使得近代上海慈善组织创办者在提供慈惠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利益性目标诉求,而这正是近代上海慈善组织大量兴起的重要动因所在。  相似文献   

13.
近1 000年以来,俄国作为一个欧洲国家在发展,并且这种发展的欧洲趋势一半是自发的,一半是国家和社会有意识努力的结果。接受基督教后,社会进化的共同因素———宗教、地理环境和共同的人类学祖先是俄罗斯人和欧洲其他民族所共有的。在当代,俄国的民族传统和价值观与西方的差异不是表现在质上,而是表现在量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俄国与西方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相似。但是,与西欧国家相比,俄国经历的这些过程要晚,因为俄国处在另一个时间段上,西方和俄国之间存在着时间滞差。国家产生后,俄国飞速发展,因此,俄国和西方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在俄国国家建立的初期,这种滞差大约是300年;1 000年后,也就是20世纪初,这种滞差是50—100年,当然,这取决于和哪个国家相比;而现在,这种滞差是一两代人。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英国社会转型时期。工人阶级力量壮大使劳资关系走向平等化,劳资双方的博弈使两者的权益得到更加平等的分配,而这种分配则由代表统治阶级的国家以社会福利政策的形式来执行,使劳、资、政三方的要求都得到满足,换来更加和谐的劳资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为全民福利国家的构建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越位的人道主义:“五四”启蒙残缺性的再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宝明 《文史哲》2002,6(5):12-18
人道主义的博爱信念曾经吸引了一大批仁人志士 ,但他们又不同程度地将这个舶来的思潮与中国传统的仁道、民本理念相比附 ,于是 2 0世纪尤其是“五四”时期便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故” :从民本主义到人道主义再到社会主义 ,我们的“事故”之所以多发 ,主要原因还在那个糊里糊涂的“爱”上。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中后期 ,英俄在中亚的角逐进入巅峰 ,帕米尔成为英俄争夺的焦点之一。 1 878年清政府收复新疆后 ,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在帕米尔地区的防务。但由于清政府对帕米尔政策的失误 ,导致英俄 1 895年抛开清政府单方面签订条约 ,划分双方在帕米尔的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泛民族主义随着民族主义的兴起而出现。泛民族主义在东欧斯拉夫地区,形成了泛斯拉夫主义。在19世纪中期以后,为沙皇俄国实行大民族利己主义的工具。泛斯拉夫主义的本质与性状在1877—1878年俄土战争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大民族与小民族的利己主义,在这场战争中可一览无余。  相似文献   

18.
柳若梅 《社会科学》2007,(8):160-168
嘉庆十年,在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广州出现了两艘不明国度的外船,这便是俄国精心策划、在环球旅行中从海上来华的"希望"号和"涅瓦"号,两船侥幸成功贸易后离粤,由此突破了中俄交往一直在北方进行的历史记录,引起了嘉庆朝内的波动。这桩历史事件背后隐藏着中俄政治经济立场的矛盾和中俄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刘爽 《北方论丛》2005,17(5):82-85
19世纪是俄国资产阶级史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社会史研究引人注目.19世纪俄国资产阶级自由派史学家,面对俄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和各种矛盾的日益尖锐,从不同的立场观点出发,试图对造成各种矛盾的社会历史原因进行广泛而深入地分析,而这些研究的重要方面是围绕社会结构、经济形态、民族文化传统、日常生活方式、各个阶层的生活及心理状态等社会史方面进行的,形成了俄国传统史学的突出特征.19世纪俄国的社会史研究传统,对苏联和当代俄罗斯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参与"新航路开辟"的西班牙通过一系列殖民活动,建立起庞大的殖民体系,成为十六世纪的世界霸主,世界第一个"日不落"帝国。它那具有封建专制特色的殖民统治对拉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并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成为了世界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