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哲学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之间的渊源关系,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国现代主义作家接受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的原因,研究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对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及其意义.--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在西方非理性哲学的影响下已全方位地实现了文学本体的突破,它不仅有理论主张,而且有使之成为现实的广泛的艺术实践.这一文学本体的转型具有革命性的先锋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确立了一系列新的范式 ,表现出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不同的品格特征。它借用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来透视现实人生 ,实现了哲学本体论的突破 ,完成了文学本体论的转型 ,内在心灵世界成为作家审视与表现的主要对象 ;在文学形式方面进行大胆探索 ,创造出了新颖别致、颇具先锋性的语言形式和文学体式 ;通过对“唯美”的执着追求确立了新的美学原则 ,表现出一种颓废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3.
现代派文学的感性学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洪岳 《文史哲》2003,1(3):53-58
现代派文学的诞生与美学的现代转型是互为参照的 ;“aesthetics”经历了由感性学到美学再到感性学的“游历”过程 ;在美学回归感性学的时代 ,现代派文学与审美现代性在非理性的价值诉求上是一致的 ,即美学经过了理性主义的“审美”阶段之后 ,随着“城市感性”的发育 ,进入了非理性主义的“审丑”阶段。而现代派文学的感性核心是关于身体的现代感性学  相似文献   

4.
袁宏道文学观的哲学根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个文学流派,任何一个作家,都不能超越其时代,不能超越其所处时代的整个文化背景。作为时代灵魂的哲学,对文学流派和作家或正或负的影响,无疑是非常深刻的。以往研究公安派的文学观,一般只局限于明代中叶以后的文学领域之内;偶或涉及其它领域,也多是蜻蜓点水式的,均未触及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来透视公安派领袖袁宏道的文学观,剖析其宏阔深厚的内涵,以期得到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戴季陶主义派,是中国现代哲学史上资产阶级哲学的一个主要流派。它与当对流行在国共统一战线外部的另一个资产阶级流派——国家主义派,互为表里,遥相呼应,都是中国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政治代表。学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学习毛主席关于批判资产阶级哲学的论述,深入揭露和批判戴季陶主义的反动政治纲领、哲学理论基础及其反动影响,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戴季陶主义的虚伪性与反动性,正确认识当时政治思想战线上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特点和规律,都具有十分重要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德国文学思想走向现代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历史时期出现的由德国古典哲学、美学向现代哲学、美学的转型,使得德国文学思想迅速在迟到的德国民族这里走向现代,具有了审美现代性。德国文学思想的审美现代性的特点在于对启蒙现代性的反思,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是:民族意识性、象征符号性、非理性化。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候,德国文学思想的现代性主要表现为几个主要文学流派:哲学上的新康德主义和现象学,文学上的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美学上的马克思主义。它们分别对德国文学思想的现代化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并共同揭开了德国文学思想的现代序幕,鲜明地体现了审美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7.
吕若涵 《东南学术》2001,(5):108-114
一、博士论文提要 目前学界对论语派的研究已有一定基础,但迄今为止,仍缺乏对这一文学流派(主要是小品文流派)进行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宏观研究.对论语派的研究往往只是作家研究(如林语堂研究、周作人研究)、思潮流派研究(如海派文学研究、自由主义文学研究、文学思潮史研究)或现代散文史研究的附属产物,这些研究将作家或流派置于文学思潮的历史链条与诸种文学流派的生存空间之中,其视角或精微或开阔,十分有助于理清论语派研究中长期存在的偏狭思路.但是,流派内部主体精神的驳杂性和文学结构的复杂性仍然因为或大或小的研究框架和观照角度的限定,终难获得更深入的揭示.较之"学衡派"、"新月派"、"现代评论派"、"京派"等流派研究,其滞后性无疑相当突出,而90年代以来论语派散文的热销,更加强了这一研究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许燕妮  夏良清 《天府新论》2005,(Z1):302-303
七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流派色彩浓厚、影响至深的文学流派.胡风是这个流派的理论核心,促成了七月派的形成和发展.而一批作家用卓有成效的创作实践着这个流派的文学主张,由于受时代和环境的影响,他们对文学探索的步伐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9.
现代西方哲学是指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的西方的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尽管派系林立,但有两个并行的潮流却贯穿始终。一个是实证主义、唯科学主义潮流;另一个是非理性主义、人本主义的潮流。实用主义也是人本主义思潮的一个流派。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两股影响最大、最久的思潮。从它们之间的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互相过渡的角度  相似文献   

10.
清末民初的鸳鸯蝴蝶派是一个复杂的流派,在它娱乐消遣文学观的总体背景下,兴起了以社会为经、言情为纬的世情小说派.他们与鸳鸯蝴蝶派有着不尽相同的文学主张,具有朦胧的文学为社会为人生的启蒙意识.在这个作家队伍内部,也走出了具有启蒙思想的觉醒者.在时代主潮面前,世情小说作家改变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化心理也出现了转型,开始了近代小说向现代小说的过渡.  相似文献   

11.
香港现代派小说在向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小说)吸收、选择、融合、转化、重建的过程中,不乏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色调,同时又有明显的中国文学的内在情结。在艺术新变和本体固守的共时演绎中,香港现代派小说已发展成为一支具有独特艺术品位的文学流派。  相似文献   

12.
王天慧 《东岳论丛》2019,40(1):96-101
上世纪二十年代,日本产生了第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新感觉派。1924年10月,年轻的作家横光利一与川端康成、片冈铁兵、今东光等人共同创立刊物《文艺时代》。在创刊号上发表了《头与腹》《新生活新文艺(代创刊辞)》。至此,日本文坛上便开始了如火如荼的新感觉派的文学运动。这一流派不仅明确地提出了文学目标与理论,而且坚持不懈进行文学实践,为世人留下许多修辞新颖、脍炙人口的小说。作为一个现代艺术派的文学流派,新感觉派有意识、自觉地有系统地引进了西欧小说的新方法,在日本创造出了新文学,一直引领着战前日本现代文学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13.
施雪 《理论界》2003,(6):39-40
熟悉20世纪西方现代派小说,对了解20世纪文学的整体面貌以及20世纪人类的生存世界是极其重要的。20世纪文学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流派纷呈,而这一特点在小说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各种文学流派蓬勃发展,各具特色,又相互渗透,相互吸引。在风格、体裁、题材、手法等方面更是有了前所未有的创新。 现代派又称先锋派,是西方现当代文学中的重要流派。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流派,而是许多反对传统文学的流派的总称。现代派文学是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出现  相似文献   

14.
现代西方美学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以现代西方相应的哲学流派作为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是后者在美学领域中的逻辑延伸和审美衍化。这种非理性主义美学思潮具有鲜明的反传统反理性倾向,对于西方现代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文学流派的基本思想和总体倾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简要地分析十九世纪后期以来现代西方美学中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形态演变和基本特征,以便推进对文艺美学中理性与非理性关系的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15.
<正> 鸳鸯蝴蝶派,亦称礼拜六派,也有人合称为鸳鸯蝴蝶——礼拜六派,而为大家多年沿用成习的称谓还是鸳鸯蝴蝶派。这一产生于本世纪初而始终以趣味主义为指归的文学流派,自新文学产生之日起即被目为“小说逆流”而屡遭挞伐。但奇怪的是,这一流派几度式微又几度中兴,成了惟一横跨近现代两个时代、历时最久而流派特征又一以贯之的文学流派,其作品数量之巨也远非新文学所能比拟。这一有趣的现象,早在建国之前就已引起新文学界的注意,曾多次以批判的态度对此进行分析。这些批判在抵制和消除鸳鸯蝴蝶派的消极影响方面确实起了极大的作用。但错位的批判(仅指不同文学层次)不如代之以科学的认知和解释。当历史已经超越现代时期它所提出的神圣使命,文学已不再与作为历史陈迹的鸳鸯蝴蝶派直接处于现实性的对峙之后,我们就有可能也有必要对这一流派进行较为科学的分析认识了。近年来学术界对鸳鸯蝴蝶派开始进行新的认识和评价,但工作还是初步的,不完善的,尚缺乏更为自觉的理论意识,往往只是在某些局部问题上进行辨析,目的无非是消除旧有批评中的误解,而不是对这一文学格局固有本质的确认和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科学批评。  相似文献   

16.
象征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象征泛指一切形象,如厨川白村所说的“苦闷的象征”。狭义的象征,指形象借助暗示的手段,表现那种超越形象自身的意蕴,近似“兴”或“隐喻”狭义的象征艺术,从古代神话传说到近代各种文学思潮都有过广泛运用。在十九世纪的法国,曾形成一个独特的流派,即象征诗派;后来这一流派又扩散到其它文学体裁,衍化成意象主义、表现主义、印象主义、未来主义等崇尚主观的文艺流派,当时被称为“新浪漫主义”,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现代派”。  相似文献   

17.
西方现代派文学对汪曾祺小说创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表现内容来看,汪曾祺小说对生存处境日益恶化的体悟、对人性恶的揭露和展示、对人的非理性意识的大胆表现,从表现方式来看汪曾祺小说借鉴了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心理分析手法,注重对人物的潜意识发掘和表现。但汪曾祺没有机械地照搬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思想内涵和表现技巧,而是将其吸纳、转化为己有,成功地对其进行修正:首先,汪曾祺用传统文化中的宽容、平淡、豁达来中和西方现代主义那种人与环境紧张激烈的冲突;其次,汪曾祺还根据传统审美习惯和传统的表现技巧对西方现代派文学追求技术之上的形式主义做了修正;最后,汪曾祺坚持用传统的时间观来对抗西方现代主义的时间意识。  相似文献   

18.
西方现代派文学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精神危机结出的酸果:一、它所反映的现代西方社会,由于传统的信念和价值标准的崩溃,陷入了空前深刻的精神危机;二、属于现代派范畴的作家是一切失去了原有根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归宿的精神上的流亡者,是现代资产阶级的浪子,他们自身也处于不可克服的精神危机之中。一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中心图画是非理性世界中的非理性的人。这里所谓的“非理性”,其实际含义主要是:它已非西方传统的理性所能解释,换句话讲,现实已经和传统的理性分离,在精神上呈现出一片混乱;曾经长期作为西方精神支柱的理性,由于经不起现实的检验被视为“童稚的幻想”,遇到了严重的危机。  相似文献   

19.
“精神奴役的创伤”——论七月派小说的主题意蕴刘开明一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唯一的由一个文艺理论家思想影响,并通过他个人的杂志丛书而形成的创作流派,就是又被人称为“胡风文人集团”的七月派。这是由胡风周围的作家组成的具有明显艺术倾向性的文学流派,他们或与胡...  相似文献   

20.
光禄坊是著名的福州三坊七巷中的一坊。由清代康熙中叶开始,此地形成了一个诗歌流派———"光禄派"。本文考察光禄派主要诗人的生平及创作情况,确定黄任是该派最重要的代表作家;将光禄派诗人的活动分为五个时期;归纳出光禄派的总体风格是清丽韶秀、富有情韵;并指出该派对闽中家族文学、闺阁文学、地域文学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