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力作.尚在《晨报副刊》陆续登载时就被沈雁冰先生肯定为一部杰作.《阿Q正传》之所以被誉为中国文学的名篇,成为世界文学的名作,是因为鲁迅先生对旧中国的社会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对“国民的弱点”进行了极为深刻的解剖.鲁迅在《论雷锋塔的倒掉》中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这说明,悲剧所毁灭的是历史的或现实的有价值的东西,而绝不是无价值的.鲁迅创作小说的目的,是要揭露旧社会的病根,揭露“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揭出病苦,  相似文献   

2.
喜儿与祥林嫂的悲剧从社会关系的总和上,从人物所生活的那个历史环境中去寻找原因.他们同属于“社会悲剧”。但各自悲剧原因在方式上是截然不同的。代表喜儿的进步势力敌不过黄世仁的邪恶势力,她在肉体上遭到摧残,但在精神上是不可战胜的。喜儿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更多的是肉体上的“毁灭”,是公开的、外在的,显而易见的,暂时的;而祥林嫂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主要是灵魂的毁灭,这种毁灭是隐藏的、内在的,不易觉察的,是长久的。祥林嫂灵魂毁灭的悲剧比喜儿的悲剧更为深刻,这是鲁迅悲剧领域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3.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没有关于悲剧的专著论述,但他是准确地把握了悲剧的本质的、这一句话在揭示悲剧本质方面,超过了历史上一切悲剧论述的总和。我们不必和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定义相比较,(见《诗学》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版,第17页)我们只和近代公认的对唯物主义美学有过卓越贡献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定义相比较,就可以看到鲁迅的论断是多么精辟。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悲剧是人生中可怕的事物。’这个定义似乎把生活和艺术中一切悲剧都包括无遗了。”(《生活与美学》第33页)但是“人生中可怕的事物”,说得  相似文献   

4.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悲剧因为崇高的东西、美的东西被毁灭,而使人感到悲愤,喜剧却因为丑的东西,也就是无价值的东西被揭露被讽刺,而使人从中感到审美愉快。这两种美感的  相似文献   

5.
关于悲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鲁迅认为,它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马、恩的悲剧观着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分析革命悲剧的特质,鲁迅的悲剧观源自他的以旧社会为背景的平常悲剧。今天,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一个新旧交替时期,悲剧的发生、特征、意义又将如何体  相似文献   

6.
从鲁迅小说悲剧所体现出来的悲剧观念、悲剧结构模式入手,具体分析了鲁迅小说悲剧所具有的深层话语舍蕴。本文认为,鲁迅采用“抗争一妥协”的悲剧结构模式,通过几乎无事的悲剧的种种叙写,写出了有价值人生的毁灭,而其深层的话语含蕴,则具有“悲剧妥协”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7.
巴金不但没有专门构建过悲剧美学体系,而且连象鲁迅那样为世人所公认的悲剧定义似乎也没有.他只是在创作谈中,在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贡献出高觉新、汪文宣等不朽悲剧典型的半个多世纪的艺术耕耘中,以他艺术家诚笃的心灵,彻悟出悲剧的真谛的.巴金对悲剧本质的见解“他们追求的都是同样的东西——青春,生命,活动,幸福,爱情,不仅为他们自己,而且也为别的人,为他们所知道所深爱的人们.失掉了这一切之后所发出的悲哀,乃是人类共有的悲哀”(《复仇·自序》).“《万尼亚舅舅》的主题倘使是‘白白地毁灭的美’,那就是说,庸俗势力,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毁灭了人生的美”(《印象·感想·回忆》).巴金上述的这两段话体现了他对悲剧美学的精辟见解.我们结合着他的创作实践从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鲁迅:《再论雷锋塔的倒掉》 别林斯基说过:“果戈里的《塔拉斯·布尔巴》既充满了悲剧的雄伟,又充满了喜剧性;这两种对立因素在这个人物身上不可分割地、完整地融合为一个统一的、自成一体的个性;你对他又是惊奇、又是害怕、又是好笑”(《别林斯基论文学》)。中外文学史上许多具有人民性的优秀文学作品,都往往把悲剧性和喜剧性融合在一起。关汉卿、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吴敬梓、果戈里、契诃夫等名作家的作品中不难找到这类例证。可以和这些文学大师们比美的我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他的部分小说创作,就有把喜剧性  相似文献   

9.
一“乡土小说流派”作家们虽和鲁迅一样具有“五四”人道主义胸怀,但没有达到鲁迅乡土小说的思想和艺术高度,这除了哲学文化意识的强弱深浅之外,主要还应归因于小说的悲剧艺术观的相异。鲁迅先生是融悲剧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为一炉,在充分地肯定个体人生和个体生命由痛苦的毁灭而达到的“形而上”的意志永恒升华的过程中,表达了超越常人的与痛苦相嬉戏的悲剧审美意识,是对生命本体的经验性描述,具有生命宇宙观的意义观照;“乡土小说流派”的众多作家,只是站在普泛的人道主义视角上,对苦难和人生的毁灭作常态的描述,来揭示社会的罪恶和阶级的压迫。这种古典主义的悲剧观被博克解释为这  相似文献   

10.
<正> 一部伟大的作品如一座蕴涵丰富的宝藏,人们似乎永远无法穷尽它.《围城》就是这样一部巨著.它以其无法抗拒的艺术魅力,超时空地吸引着读者,又以其深厚隽永的内涵不断地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作者钱钟书以调侃、戏谑的笔调,无所不在的嘲讽,使作品充溢着强烈的喜剧色彩.然而,读者掩卷之后,感到的却是无法释怀的悲哀.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围城》这部悲喜剧撕破的是什么?毁灭的又是什么?在作者所叙述的几个人物的令人又喜又悲的人生和爱情故事的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文化和人生底蕴?学贯中西、博古通令而又有着惊人的人生智慧的学者型作家钱钟书,超越了特定文化的局限,以一种深刻的批判眼光,对中西文化进行了独具慧眼的评判.同时,他又从哲学意义上对人生价值和命运作了最深层次的探索.《围城》是钱钟书“对特定的社会人生和历  相似文献   

11.
<正> 解放前的巴金是一位悲剧作家。在小说创作上,他以人类之悲为己之悲,将无数人们的受苦、挣扎描绘出来,把普通的百姓和有理想的热血青年之被黑暗势力所吞噬的情景表现出来,从而“将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鲁迅语)。激励并推动人们起来投身到变革社会的斗争中去。从美学的角度看,他的小说大都是属于悲剧范畴的,故谓之曰“悲剧小说”。对巴金的悲剧小说,我不想袭用传统美学的悲剧分类理论去评判,而拟从主人公形象系列的角度进行考察和分析。由此,我们从他这里可以明显地看到两类情况:一是取小资产阶级革命英雄人物为主角的悲剧,可以称为英雄悲剧;一是以普通小人物为主  相似文献   

12.
紫鹃,在大观园众多丫环女奴中,地位比不上袭人、平儿和鸯鸳,但其悲剧形象却有着深刻的美学意义。她之悲剧,是《红楼梦》描写“死亡”的动人篇章。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指出:“作家对死亡的处理不仅作了观察,而且绘声绘色。这说明小说家对此很感兴趣。”鲁迅也说:“‘死’是世界上最出众的拳师,死亡是现社会最动人的悲剧”(《凯绥·柯勒惠支版画集序目》)。曹雪芹是描写“死亡”的高能作家,他对死亡的处理主要是采取了两种形式,一是写其心死,“万念俱灭”,脱离红尘,诸如贾宝玉、紫鹃者是也。一是写其灵与肉俱毁,离开人世,“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诸如林黛玉、晴雯者是也。作者通过对死亡的处理,将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并由此以振撼人的心灵。紫鹃就是在伴随着林黛玉的死亡而走上“死亡”的一位可歌可泣的姑娘。  相似文献   

13.
张恒学 《云梦学刊》2008,29(4):88-92
鲁迅虽然没有留下专门的悲剧美学著作,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悲剧理论体系,但是,在他的许多作品和言论中,却表现出深刻、精辟的悲剧美学见解,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悲剧观念.他批评中国文人缺乏正视现实的勇气,在文艺上只能去炮制瞒和骗的作品,这也是中国缺少真正悲剧作品的原因之一;他批判了文艺上虚假的乐观主义、庸俗的大团圆主义,指出这是中国国民性弱点的反映;他提出了"几乎无事的悲剧"的观点,使他的悲剧思想更具有了现实主义的深度;等等.鲁迅悲剧思想和悲剧创作是我们永远值得珍视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对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目前学界已有初步共识.而(准)悲剧风格是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的艺术表现形态之一.虽然中国文学历来缺乏严格意义上的(西方)悲剧意识资源,但经典存在主义的悲剧意识经由王国维到鲁迅传递到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中,体现出一种既具西方因质又兼容东方底色的悲剧品格.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的悲剧品性呈现出三种表现方式:其一是"过客"式悲剧风格类型,它崇尚由尼采的酒神冲动所导致的毁灭意识和创造精神,因而最逼近经典存在主义文学的悲剧格调;其二是非理性的生命冲动与理性的现实存在之间冲突所引起的生存之悲,它更倾向于对悲剧精神所承担的艺术拯救,也更富于审美蕴藉和艺术冲淡意味;其三是对庸常性生存和经验化存在的一种悲切之思,其沉沦化存在本相的书写与东方式命定观的相互制衡形成了悲剧性的张力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东西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备受读者青睐,是新生代作家中的佼佼者.他擅长运用漫画化的夸张笔法、幽默的叙述语言、翻新出巧的艺术构思在小说中揭示现代社会里人类严峻的生存本相与精神困境,象一个嬉笑的悲剧论者在"无奈的调侃"中完成对现实的讽喻和对命运的探寻,既让作品几乎完美地兼顾了小说的可读性和形而上的思辨性,同时又在秉承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注入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元素.  相似文献   

16.
老舍的名作《月牙儿》向读者展示了母女俩在生活重压下一步步走向堕落,沦为暗娼,走向人生毁灭的悲剧过程。其通过"我"、"母亲"和"小磁人"三个代表性的女性形象,采用女性独特的视角、散文诗化的语言和细腻真切的心理描写,展现以母女两代为代表的处在社会底层卑微妇女的残酷生存境遇,表现其悲剧的人生命运和社会现实,因此无论思想内容或艺术形式,都更深化其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17.
关汉卿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悲剧家,他走出了一条不同以往儒生君子那样的生活之路,亲躬戏剧创作和表演,以自己多方面的艺术实践和探索,为中国古代悲剧的发展,指出了一条向上的路。其悲剧创作的艺术视野,更进一步深人到对历史的深沉反思,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同元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紧密连系起来。  相似文献   

18.
(一)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小说史上占有光辉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他的作品都有异常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也因为他的作品在艺术上进行了独特的创新。理解鲁迅小说的独创性内容,始终是和理解一个新的艺术时代的观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鲁迅是一个新人。鲁迅小说的艺术创新不仅一般地体现为一种艺术的选择,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为一种人生的选择。鲁迅将小说创作理解为一种与自己的生活理想的实现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人生形式,他把自己在历史和现实关系中所承受的全部负荷和追求,都转换成了艺术的追求,把自己全部人生的热情和追求都投入到焕发生命力的艺术创造活动中去。他的小说创作带着强烈的现实  相似文献   

19.
悲剧与救赎     
哲学的辩证否定思想,使毁灭与失败产生了新的意义--将陷入毁灭和失败中的人类推向伟大.人在面临悲剧的时候将自己从中解救出来,这不仅是人类灵魂的净化和升华,更是一种对自身的救赎.而救赎资格和救赎可能性的获得,惟在于"文化"."文化"作为悲剧冲突一方的永久性存在,以悲剧结局的形式所捍卫的,与观者在经验了悲剧感之后所升华的是同样的东西.而悲剧的历史发展,亦不过是一种文化的选择、放弃和寻找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两篇颇有特色的小说:一篇是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另一篇则是出自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之手的《旧书贩门德尔》。小说中,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环境的作家,通过沦落于社会底层的旧知识分子穷困潦倒,受尽摧残最后归于毁灭的人生悲剧,提示了深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