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26年的初夏,我离开广州黄埔军官学校,坐船经上海回到北京,向党中央北方局汇报了情况以后,就住下来休息。过了几天,赵世炎同志忽然来找我,说毛泽东同志在广州举办了一所“农民运动讲习所”,有十几位蒙族同志要去学习,让我去送他们。他最后对我说:“你若是想留在那里学习,也可以。”我一听说到毛泽东同志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去学习,感到非常高兴。我这次所以脱离黄埔军校,就是想搞群众运动。关于毛泽东同志,我早就听说过,以前在广州时虽然都住在一个城市里,但却始终没有机会见过面,这次要到他主办的讲习所里去学习,哪能不愿  相似文献   

2.
去台湾文化大学交流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遇到一位阿美族小朋友,我问他:“知道你先祖的故事吗?”小朋友天真地说,阿爸告诉他,阿爸的阿爸,阿爸的阿公,还有阿公的阿公……都住在一个有山有水,山河壮阔,风光明媚的地方,那就是台湾的东部。小朋友还夸耀说,他们祖先的本领特别大,无论是上山打猎,下海捕鱼,还是采食野菜,野外求生,通通难不倒他们。恰好,在我们的行程里,文化大学安排我们环台湾岛绕行一圈,我有机会能一睹阿美风情了,快哉!阿美人自称“班榨”,它的意思是“人”或“同族人”。清代以来,在文献中他们就被称为“阿眉”、“阿美”。…  相似文献   

3.
一条项链     
美国的一家首饰店,店主正坐在店里眼望窗外。一个大约8 岁的小女孩走过来,整张脸都贴在橱窗玻璃上,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她说:“我想买给我姐姐。您能包装得漂漂亮亮的吗?”店主狐疑地打量着小女孩:“你有多少钱?”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然后摊在柜台上,兴奋地说:“这些可以吗?”其实,她拿出来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已。接着她又说:“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做礼物送给她。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这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  相似文献   

4.
蝴蝶姑娘     
前,在一个深山密林里,住着三兄弟,都是打猎的。三兄弟一个叫“里来”,一个叫“打来”,一个叫“羊来”,乡亲们统称他们做“阿里打羊”。那里还有一个叫“哈帕”的财主。有一天,哈帕对阿里打羊说:“你们住的地方是我的土地,你们打猎的山是我的山,你们三人,每天要给我交十只山羊来,少一只也不行。”“山上的野物又不是你喂的!”“这么多山羊我们哪里交得起!”凶残的哈帕不由分说,一声吼叫:“给我上夹杠紧紧地压他们!”阿里打羊三人被夹在两根木杠中,只听得几声惨叫,腰椎断了,肋骨折了,接着又听得惨叫几声,三个人都昏死了过去。阿里打羊三人的老…  相似文献   

5.
一次聊天,朋友说:“日本人为什么喜欢哭呢?你看小泽征尔,说说就哭了。” 我不知小泽何以哭,后来想这句话,感觉东北亚民族,具体说是阿尔泰语系的人们常常会流泪。朝鲜人,日本人,还有蒙古人。从他们的歌声里能听出悲伤。  相似文献   

6.
我们叫做“日出舞”,可它却历时长达4天之久。“日出舞”是白山印第安人阿帕切族为庆祝一个少女从孩童成长为妇女所举行的最盛大的仪式。我14岁的那年,本不想举行这个仪式,我觉得难为情,因为所有的朋友都会盯着看我。可我的双亲非要举行不可。我的妈妈——连她自己都没有举行过——说这个仪式很重要,“这样一来你就可结结实实地活到老了。所以,我也就默许了。我父母为此准备了一年之久。他们四处邀亲访  相似文献   

7.
情谊     
我回到了阔别十年的农业研究所。第二天,我刚走进研究室,老郑同志就对我说:“废品收购站有一位汉族女同志给你来电话。”“什么?废品收购站?……”我刚说出自己的名字,就从听筒里传来了清脆爽朗的女同志声音。“老金同志,您真的回来了?我恭喜您啊!”  相似文献   

8.
冯妮娜 《民族论坛》2003,(10):31-32
来到宁夏,人人都对我说,有几个地方你一定要去看看,沙丘之下碧波粼粼的沙湖、乘古老羊皮筏子漂流黄河的沙坡头、“东方的金字塔”昊王坟、及“东方好莱坞”镇北堡,但你不一定见得着张贤亮……咦,观光怎么和人扯到一块去了,人与景齐名,看来非看不可了。于是,在宁夏浓墨重彩的日子里,我有了几分意外的收获。  相似文献   

9.
读编往来     
《民族论坛》2005,(5):64-64
NO.1王小丫王小丫大夫冲进手术室,关切地问病人“:你知道你伤在哪儿吗?”病人吃力地摇摇头,王小丫接着说“:给你三个备选答案:A、肋骨断裂,B、胸腔大面积出血,C、颅内出血。”病人咬咬牙,说“:A!”王小丫迷人地一笑,问“:你确定吗?你还可以打一个求助电话。”病人狂吐血道“:我要打给我父亲!”“那好,你们交流的时间只有30秒。”“爸,我不行了,快换医院!”NO.2李咏李咏大夫冲进手术室,看了一下病情,说:“现在病人需要过——”于是全体护士一起喊:“幸运第一关,耶!”接着一个直拳击向伤者面门。NO.3倪萍倪萍大夫以最快的速度冲进手术室,…  相似文献   

10.
花篱     
马霁鸿 《民族论坛》2003,(11):49-49
“物理学家可以说,给我一个支点,给我一根杠杆,我就可以把地球举起来———而我说,给我一个解释,我就可以再相信一次人世,我就可以接纳历史,我就可以拥抱这荒凉的城市。”(张晓风散文《给我一个解释》)热闹的都市,本质里透出的却是彻骨的冰凉;朋友不多,有大智慧能对这荒诞世界作出圆融解释的“好人朋友”更少;于是不甘麻木、死灭的心儿逮着任何可能的机会,循着任何可能的路径,寻找———  相似文献   

11.
开心一叶     
理解不同老板生气地问:“马尔坦,你迟到了整整3个小时,为什么?”“请原谅,先生,我遇到了倒霉事!”马尔坦说。“什么事?”“我从房间的窗台上摔到地上了。”“你住几楼?”“3楼。”  相似文献   

12.
高考落榜后的那一天 ,我从田里爬出来 ,看见黄昏的蒙蒙烟雨中 ,我家少了往日的烟岚和鸡鸣狗吠。我疲惫地对父亲说 :“我要读书。”目不识丁的父亲坚定地回答我 :“只要是读书 ,我就是卖了房子也供你。“他拿出积攒了多日的50元钱 ,送我离开了水乡。我去了补习学校。五个月后 ,父亲提着他一夜未眠从鄱阳湖里捞来的水物 ,从凌晨5点到下午4点 ,整整走了十二个小时 ,到学校看我。我没有心思吃父亲带来的礼物 ,留给同学们一顿狼吞虎咽。父亲拉着我 ,悄悄拿出一本发黄发脆的、霉透了的书 ,说 :“你不是汉族 ,你是回族。”这是一本家谱。我第一…  相似文献   

13.
认识福兰克和苔是在小城的枫叶情酒吧里,他俩都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 那天晚上,外事办的英语翻译倪春小姐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有几位外国朋友等着见我,要我到枫叶情酒吧会面。 我知道,要见我的这几位老外,还没有来小城之前,倪春就已通知我,他们是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专家,热心民族文化教育,此次是专程到苗寨考察研究苗族文化教育的。因我在民族部门工作,又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无事大街数石板,两个人进茶铺从早坐到晚”,一百多年前的大学问家黄炎培曾玩笑似地这样戏称成都人。黄炎培是个能真正品味出老成都“地道”的人。长街与茶肆,就像那老成都“城脉”的两条根。都说老成都人懂生活,晓情趣,善给自己找乐子。于是乎那些个长街胡同、茶肆店铺,也就成为了记录老成都人旧年习俗生活的历史缩影。“堂倌掺茶,来喽!”“耶,你娃啷个掺起在哦?裤儿都给我打湿喽!安了心的唆?”“没小心,没小心,哥老倌实在是对不起!”“来烧根烟,烧根烟。”昔日的老成都这样的事情长街茶肆里随处可见,这几乎已经成为老成都典型的“…  相似文献   

15.
“明菊,现在政策落实了,你和有全一块回北京也有条件了,何必一定要在那遥远的湘西大山里呆一辈子呢?”“湘西大山也是我的家乡,那里的苗族同胞都是我的亲人,我怎么能离开他们啊!” 1978年10月的一天,回北京探亲才20天的赵明菊,在母亲和朋友的泪眼相送之下,登上了南归的列车。她无心观赏窗外山川田野的秀丽景色,也不与周围乘客答语,独自回首往事,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16.
重进苗山     
每逢走进苗山,我总是喜欢在老房东二婶家落脚。今天,我又来到苗山,自然,我是向着二婶家走去。一年多的日子不见,二婶越发福了。看她那满面红光,就知道她日子过得有甜头。二婶见我,突然一怔,然后十分兴奋地说:“云仔呀!是你回来啦!一年多来可望你得很哩!”说着连忙放下手里的簸箕,帮我取下背上的被包,招呼我休息、喝茶,还连忙从厨房里端出来一碗冒着热气的红茹粥塞到我手里,对我说:“走这样远的山路,一定饿坏了,快吃一碗填填肚。”我一边喝着粥,一边回答她问我的问题,真像慈母关怀远归的儿子一样。忽然她停了停又笑着对我说:“云仔呀!这回可折磨你啦。令夜恐怕又要在这里搭个临时铺罗!”说着她用手指了指我第一次睡地铺的地方。我调皮地回答说:“那里都行,只要是在二婶家,挂钩也得。”但我转念一想:“我的老  相似文献   

17.
醉在吊脚楼     
早听朋友说,瑶山有种瓜箪酒,瑶民渴酒时不像我们通常人用杯子斟,瓜箪酒是用瓜箪(把干葫芦尾部锯个开口,挖空叫瓜箪)连酒带糟一起舀出,盛到碗里,饮时,只须仰脖往喉咙一倒,大碗的瓜箪酒便下了肚。我心想,难道瑶山人都是酒仙?待有机会进瑶山一定见识一下。终于逮着了一个机会,我邀了几个知己,行了几十里山路,翻过一道道山岭,越过一条条溪河,向大山深处挺进。淡淡的云雾,缠绕着峰峦,苍翠欲滴的树叶,仿佛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清香。芳草连天的绿树丛掩映着一座座木楼。“看,那就是瑶家的吊脚楼!”我们的脚步不由加快,瑶寨就座落在这莽莽青山的半山腰…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结构     
我的一些朋友们建议,要我借这个机会讲一讲我自己有关社会人类学的观点。由于30年前先是在剑桥大学,尔后在伦敦经济学院教书时,我经常强调研究社会结构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建议我就此问题谈谈。请原谅我先谈一点个人的解释。我已不只一次地被说成是属于“社会人类学的功能学派”,甚至说我是功能学派的导师,或是导师之一。其实功能学派并不存在,而是马利诺夫斯基虚  相似文献   

19.
边寨新曲     
为了收集阿昌族民间山歌,在一天的傍晚,我来到了云南陇川县户撒区的芒东寨。这个寨子位于分界山脚下。我一推开虛掩着的厚实的木质寨门,“叮当叮”、“叮当叮”的声音就隐约地传入耳鼓。它和谐而有节奏,不禁使我沿着青石板的道路,来到了这声音传出的地方——一间瓦房的门口。一位老者见了我说:“你是找打刀的吧?这是我们社长老滕的家,老滕硬是个打刀的好手哩!”真巧!原来这就是区委介绍的编歌能手老滕的家。我高兴地跨进大门,见左边一间瓦顶棚子里,  相似文献   

20.
由于职业的关系,近几年来,我常有机会到鄂倫春民族居住的地方去。每次去,都給我以日新月异的感覚。前年冬季,当一埸暴風雪把大兴安岭装扮成一个銀色世界时,我来到了呼瑪河畔的鄂倫春民族公社。热情好客的阿木圖老社長紧紧拉住我的手,說:“好啊,几年不来,我們这里又有了很多变化,你先看看什么?”我表示看什么都行。“那就先到我們發电厂走一趟吧,我們鄂倫春人也有自己的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