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代印度泛指南亚次大陆。马克思说它的地理结构与意大利相似,可是“这个国家的人民秉性高尚,比意大利人更精细更灵巧”,“这个国家曾是我们的语言、我们的宗教的发祥地”。①它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变迁,宗教信仰不断发生变化,但是,从古代到近代,印度人对宗教都是十分虔诚的。20世纪初,漫游和考察南亚和东南亚的英国学者查尔斯·埃利奥特说:“印度民族心理特别喜爱宗教,并在宗教中获得充分表现,甚于其他各国。……上自君主下至农民,多数印度人对于神学感兴趣,而且往往对它具有热烈的情感。”②印度产…  相似文献   

2.
《诗经·秦风·黄鸟》在如实记录上古野蛮的人殉风俗同时,鲜明地透露出强调人作为个体价值的新文化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讲,《黄鸟》蕴涵了上古三代原始宗教的嬗变,是宗教文化发展中碰撞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论述了当代最有影响的宗教哲学家约翰·希克80年代以来的最新思想。作者通过考察希克三种看待宗教的态度与方法:排外主义、包容主义和多元主义,对这种多元观作了比较客观的评述,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宗教多元论的要求不是来自于宗教内部,而是外部,即现代生活的压力与规则。  相似文献   

4.
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我们突然被拉丁美洲文学攫住了——这并不奇怪。众所周知,当代拉丁美洲文学以其色彩斑斓而又独树一帜的风貌为世界文坛所瞩目。我们看到,拉美文学在本大陆之外掀起了一股“爆炸文学”的热潮,不断有这块大陆的作家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今天,象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巴勃罗·聂鲁达、加西亚·马尔克斯这样的名字,已为人们所熟知。这一切,都再也清楚不过地说明了当代拉美文学在世界文坛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9·11”事件的根源在于现代性本身 ,其实质是 :在全球化进程中 ,两种极端文化价值普遍主义之间的严重对抗。面对全球化趋势和世界的多元文化共处这个事实 ,走出“9·11”事件所反映的人类面临的困境 ,全球联邦的构想有着特别的价值。当务之急是 ,加强各民族国家、各文明、宗教之间的平等交往与对话 ,努力推进现代文化及其制度的创新 ,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公正和全球公正  相似文献   

6.
《简·爱》──一只“迷途的羔羊”的天路历程周韵《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对这部小说的宗教倾向问题历来争论不休。1847年,小说刚一发表,就遭到基督教保守派们的严厉攻击。伊利莎白·里格比在《每季评论》上撰文,谴责《简·爱》是...  相似文献   

7.
服装美的使者──读李存修先生的新著《皮尔·卡丹》李戎皮尔·卡丹,是近30年来领导世界服装新潮流的法国前卫服装设计大师。他怀着对十亿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早在70年代就义无反顾地进入了中国。今天,皮尔·卡丹这个名字早已和服装一起风靡世界,然而对卡丹其人我...  相似文献   

8.
卡夫卡《诉讼》中的一切都笼罩在"法"之中,但小说中的"法"又不是一个内涵单一确定的概念,它包含着三个层面含义首先,因为没有其他人控告约瑟夫·K,所以约瑟夫·K的原告就是他自己了.约瑟夫·K的自我控告了约瑟夫·K,正如卡夫卡的自我控告了卡夫卡.其次,卡夫卡作为一个熟悉法律,并以法律为职业的作者,在小说中描写司法黑幕、揭露法律问题,应当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再次,卡夫卡决不是无神论者,他有着非同寻常的宗教意识和宗教情怀,因此,从宗教意义解读《诉讼》是完全必要和不可或缺的.当然,小说中"法"的内外界限常常是不确定的、变化的,可以说,小说中的世界就是法门内外的世界,也就是卡夫卡自己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格雷厄姆·格林是英国当代久负盛名的小说家,他的作品赢得了文学界广泛的赞誉和世界范围内读者的喜爱.<问题的核心>是他最有争议的宗教小说.文章通过分析小说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来论证小说中的人文主义特色及其对作品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中叶,英国文坛上冉冉升起一颗光彩夺目的明星,她就是后来被喻为“我们时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的多丽丝·莱辛(1919、10、22—)。从五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中期,莱辛发表了24部风格独特、内涵深邃的长、短篇小说集以及相当数量的诗集、剧本和文论,给英国和世界文坛带来一股清纯而强劲的新风。莱辛不仅先后获得塞默斯·毛姆文学奖(1954)和梅迪契斯奖(1976),而且几度作为诺贝尔文学奖重要候选人提名,在美国还成立了“多丽丝·莱辛研究会”。莱辛被公认为“当代最优秀的女作家”。  相似文献   

11.
长久以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亲和性所生成的“韦伯命题”是韦伯宗教社会学的一个理论聚焦点,命题的生成是马克斯·韦伯与家庭、同时代学者及所处社会等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这一复杂交错的影响背后尤为体现了马克斯·韦伯长期以来有关“宗教-社会”的思考。在宗教社会学视野下,“韦伯命题”的生成亦使韦伯宗教社会学研究范式得以有迹可循,同时该命题促成的宗教社会学研究范式也为我国现阶段宗教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2.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了由著名的学者、神甫变成一个杀人的魔鬼的人物形象———堂·克洛德·孚罗洛副主教 ,并通过他坎坷、不幸的一生 ,真实地反映出了法国社会1 6世纪人与宗教的斗争 ,人性与兽性、神性的对峙 ,美与丑、善与恶的冲突 ,科学与神学的交战。但是 ,长期以来 ,爱斯梅拉达作为善的代表过于光艳 ,使得克洛德·孚罗洛副主教作为恶的代表便处于次要的位置 ,部分读者只是片面地把他当做一个“贵族统治和反动宗教”的代表人物 ,或者只是简单地认为他是宗教力量的牺牲品。雨果在《海上劳工·序》中说 :“宗教、社会、自然 ,是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肯了郑和七下“西洋”是15-17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世界大规模远航的首创,具有重大的世界历史意义.希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史学会在公元2005年隆重召开郑和航海600周年纪念大会和国际研讨会,弘扬我民族文化.文章特别指出:西方史学长期使用并沿用至今的关于“达·伽马‘开辟新航路’”的“习用词”和当代国外某些历史地理学家提出“瓦斯科·达·伽马第一个发现从欧洲经好望角、蒙巴萨和马林迪到印度洋全航程的人”的“专名”等,没有公正地反映历史真实,是不科学的,不宜再沿用,建议史学界和联合国科教文有关组织重新评估,加以必要修正,给予科学定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社会学界和人类学界对宗教功能的早期研究进行了回溯,初步厘清了从菲斯泰尔·德·库朗热到马林诺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这一段时期内西方学术界关于宗教功能研究的源流,并对如涂尔干等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宗教功能主义研究者的理论和成就进行了学理上的评述。  相似文献   

15.
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是当代西方微观经济学中广泛得到应用的基础理论之一。这一理论的基本要点,最早是由德国经济学家约翰·亨利希·杜能提出的,但把这个理论加以系统化并使之以“边际生产力论”为名在西方经济学界广为传播的则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是以生产要素论和生产率递减规律为基础,以边际分析为基本方法的。这个理论的要点是:首先,各个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在生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是西方当代著名哲学家———英国人卡尔·波普尔在本体论问题上的一个宣言。我们不仅要看到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在本体论方面的意义 ,而且应同时重视它在认识论方面的价值。我相信 ,从这个理论本身的矛盾和和局限性中 ,我们可以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与作文》2011,(7):67-73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华特·迪士尼,没有他的神来之作、奇思妙想和乐观豁达,这个世界将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华特·迪士尼一手将娱乐产业改造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模样。他开辟了动画领域的发展道路,找到了教导和培养(孩子)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雅人  巩晶 《21世纪》2000,(1):40-41
从1977年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齐亚·哈克发动军事政变到1958年贝·布托出任伊斯兰世界第一位女总理,历经11载;或许是历史的巧合,又一个11年后的1999年,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沙拉夫将军重新实行了“军事管制”。才能卓越的将军56岁的佩尔韦兹·穆沙拉...  相似文献   

19.
当代美国诗人依·依·卡明斯在他诗作中运用了词汇变异、语法变异和历史时代变异等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卡明斯风格,原因是他从英国文学传统中吸取营养的同时,又能打破常规,把现代绘画艺术的方法恰如其分地移植到诗歌创作上来,运用超乎寻常的词汇和结构,挖掘视觉在诗歌创作和欣赏中的潜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誉满当代美国的诗歌界。  相似文献   

20.
从《爱的牺牲》和《麦琪的礼物》评欧·亨利的艺术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亨利生活和创作的时代,正是美国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走上帝国主义阶段的时期,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腐朽的社会制度、残酷无情的竞争和贪得无厌的榨取,扼杀、扭曲了人类的情感。欧·亨利早年丧母,一生多舛,饱经风霜。来自社会低层的欧·亨利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以其独具特色的创作手法写出大量优秀作品,作家笔锋直指资本主义的缩影——美国大城市。因为“在大城市里人性丧失得最快”。大城市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在这个美圆世界,集中了人间一切丑恶,它所暴露的一切,莫不是违反人性的观点。城市的舞台,使作家目睹了美圆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