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通过对阿瑟·韦利的文化身份的解读,对其文化身份与《论语》翻译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揭示了他在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所显示出的中西差异。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说,是属于散文的年代.余秋雨利用其学者身份一路且行且写.在他的纵横想象中,一种新的散文体式--大文化散文也应运而生.然而,由他所开创的"大文化散文"也对其创作形成了制约而难以突围.  相似文献   

3.
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研究,必须从意识形态与文化形态等多元文化视角进行全方位观照,尤其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对其进行定位解读,从而作出更为科学、全面的阐释;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研究与当代文艺理论的建构都属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文论的传承和发展,只有取得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份认同,才能获得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和文化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黄春明是台湾乡土小说家,他的小说经历了冷遇之后在20世纪80年代被重新“发现,”从文化与身份认同的角度解读这种“发现”的内在根源,了解并确证黄春明小说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皮奎特·托纳瑞,一个身患骨核病,身份被边缘化了的梅蒂族女孩;潜水鸟,一种在加拿大濒临灭绝的水禽,它的哀鸣诉说着由皮奎特所代表的少数族裔——梅蒂族在被置于“他者”处境下对身份的诉求,对话语权的抗争。本文从后殖民身份角度入手,来解读富含符号意义的潜水鸟所代表的边缘化少数族裔尴尬的身份困境,少数族裔在失语情况下对文化身份的争取,即便这样少数族裔也终难以逃脱被主流文化同化和湮灭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汉学家对中国的认识是认识中国的视角之一。费正清是公认的美国中国学的创始人,他以历史学家的身份研究中国,并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国历史,从而形成了他的中国观。《中国新史》是他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中国观的总结。费氏的中国观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以考古学领域发现为佐证,强调中国文化的连续性和同一性;以中国历史为背景,强调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从美中关系的发展出发,强调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问:我有个朋友在黑龙江省,是特三级厨师,也就是最高级别的厨师。他想来美国创业,请问有什么办法来美? 答:以厨师身份来美工作或移民,有不同的途径。一般情况下,以工作身份来美比较困难,除非以Q签证来美,也就是文化交流签证。比如说,在美国举办的一个大型中国文化展览中,需要中国厨师现场表演中国烹饪技术,也许可邀请他来美。或者在美国的餐馆邀请他以劳工应聘身份移  相似文献   

8.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多重身份的知识分子。他不仅是文学家、编辑家,而且还是著名的翻译家。林语堂在他的翻译文本中建构着自己作为族裔散居者的跨文化身份。无论是翻译的动机还是翻译的文本抑或翻译的过程,都彰显着林语堂与其他知识分子不同的文化身份,正是这一跨文化身份的建构,促成林语堂做出了与其他知识分子不同的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9.
当代美国华裔文学重点表现了中国文化这一"他者"如何融入美国语境的问题,表现了中国文化如何与美国文化的碰撞、纠葛和对话。在中国文化的镜像中,华裔得以照见自己的存在,在美国语境之中建构华人的文化身份。美国华裔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复杂和多元,一方面,这是由于他们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不同,另一方面,这些作品中的中国文化书写和文化身份建构本身也是"一个产出的历史过程",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形势。  相似文献   

10.
李永平是早期马来西亚华文作家中独具风格的一位,他的写作指向个体、民族和国家,也指向了语言审美世界的终极.中国原乡、中国母亲、中国文字形成了他的文学世界里三位一体的主题,三者之间的互为代换指涉,既坐实了李永平的文学意识形态,也生出无限空虚怅惘.李永平在其作品中寻找自我认同的同时,也是借"再造语言"来再造中国文化的幻象.在一片后殖民、后现代的论述风潮中,李永平的"文字花园"无异于一场文化身份焦虑症的语言大发作,但地理的分割和政治的分野也终究令他的中国身份陷入乱真而疑真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1.
传记写作是林语堂“文化翻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跨语际的传记写作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中不仅价值独特,而且触及了传记叙述主体的自我塑造,传记叙述中文化“差异性”的影响等诸多理论问题。通过对林氏传记作品的解读,不仅让读者看到了他颇具文化使命感的身份自许,而且还领略了其超越的叙述智慧。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的佛教信仰中,弥勒是非常特殊的,他的特殊不仅体现在他的身份上,还体现在他的形象上。本文通过对汉族寺庙的弥勒楹联的解读来分析大肚弥勒的形象象征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少数族裔青少年在成长中面临的困境和困惑,选取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长篇小说《拉拉的褐色披肩》为研究对象,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以文化身份认同为切入点,对小说主人公少女拉拉的成长进行解读,揭示少数族裔女性在成长中遭遇的性别身份、民族身份、文化身份多种身份危机,探析社会边缘人物在困境中塑造自我、提升自我的路径。通过分析拉拉的性别身份与文化身份的构建过程,表明文化差异可以从冲突走向共生,通过消解对立面达到统一不一定是最佳途径,在爱和理解中也可以实现文化共荣。  相似文献   

14.
林语堂对自身的文化“身份”始终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之中,这源自于一个中国基督徒的宗教信仰与中国文化之间的矛盾。他曾自称“异教徒”,力图通过回归传统文化来寻觅归属感,但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传统文化都无力单独为林语堂构筑起一个精神家园。他只能游走于东西文化之间,称自己是“半东半西”、“亦耶亦孔”,对于“身份”的寻觅最终使他承担起沟通两个世界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沙博理是当代中国翻译史上一位特殊的翻译家,目前国内外对其翻译思想的专门研究为数不多,且研究一般集中在《水浒传》的英译本上。他翻译的《家》的价值观与方法与他本人的文化身份有着密切联系,文章以沙博理这一具有特殊文化身份的翻译家为翻译对象,探讨其翻译行为与文化身份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新当代文学的影响中,“典型”的形象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演变为“他者”的身份,而受到关注,作者与其塑造的“典型”互为主观。中国新当代文学在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互为文本”过程中,中国当代文学所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作品中的“他者”,更是一个文化形象的“他者身份”,这个身份隐喻了一个以意识形态为主体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乔杜里所著《无名印度人自传》以写史的名义作传,这一写作方式既表明他对传主身份的不确定性,也反映出他杂糅式的书写策略。乔杜里在自传中品评人事的准则是欧洲中心主义式的,他笔下的西方人与印度人的形象也褒贬有别,这体现出他以西方文化为本位的文化身份定位。  相似文献   

18.
文化身份是一个建构和图绘过程。中国也经历了当代语境下的文化身份危机历程,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对现代性的反诘和"文化保守主义"。这些反应是借用西方现代性的解放性话语所作的本土反思,存在着许多的弊端和缺陷。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身份的出路在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价值,即"和"文化。"和"文化可以更好地发展和更新中国文化。选择"和"文化,也是选择和继承中国传统的、古老的思维和本土话语,它有助于完成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中的定位,从而实现共建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宏大目的。  相似文献   

19.
从流散批评视角出发,对奈保尔早期成功作品《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进行解读。通过分析小说主人公毕司沃斯先生先天的文化断奶以及后天的寻根失败,揭示出因殖民统治而产生的"流散他者"在面对文化身份缺失的困境中的苦苦挣扎。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成长小说的理论角度解读美籍华裔作家任碧莲的长篇小说<典型的美国人>,分析了主人公拉尔夫·张在美国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成长过程及其流变的文化身份,以及他在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形象,旨在说明其成长经历对华裔移民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成长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