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文明的实质是工业文明,现代社会的本质是工业社会.这种文明社会以富裕和民主来辩明自己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法兰克福学派对工业文明和工业社会提出挑战并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这种批判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精神分析理论。但是,对于工业文明,精神分析既是一种革命性的理论,也是一种保守的理论。精神分析的这种内在矛盾依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受到限制。要突破限制,就要超越精神分析,而要超越精神分析,就必须借助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
3.
在20世纪的大半个世纪里,老舍持续地进行着自己对中国文化现代化问题的思考,自觉承担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建设新文化的历史重任,他曾探讨过的许多社会文化问题,如"文化激活"、"文化失落感"、"道德失范"、"文化传承"、"文化更新"等等,直到今天仍具有不可忽视的思想与学术价值,值得我们认真去梳理和阐发.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形成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思想的提出顺应世界潮流,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是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生态问题严峻的状况,在总结我国生态建设的经验教训之后提出来的。这一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5,(7):34-40
科学技术与"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哲学的两大关键词,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意蕴。马克思联系人的本质看待科学技术的本质,积极肯定科学技术是历史性的革命力量,对科学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表现持肯定性评判。与此同时,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困境,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进行了现实的、具体的批判,这种批判思想渗透在其新世界观思想的形成与完善的过程中。马克思在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背景下全面、具体、现实地考察科学技术,这种批判既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批判,也是对工业文明人与科技关系的全面反思,这两方面相互依赖,密不可分。从文明形态视角揭示科技异化的根源,不是否定马克思科技异化的资本主义根源,而是从更深、更广的层面理解马克思的科技批判思想。  相似文献   

6.
现代哲学批判话语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援引和吸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构成其独特的理论建构之路.因此,以具有代表性的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为例,通过揭示哈贝马斯与弗洛伊德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展示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对精神分析学的整合路径(从"反思"到"交往"),来洞察和把握现代哲学理路的这一演变特征及发展走向就显得极为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十八世纪的众多西欧思想家面对渐渐兴起的商业文明展开了一场辩护与批判之争.辩护者更多地看到了商业文明带来的富裕、自由以及风俗的改良,批判者则更多地关注商业文明带来的奢侈、自私以及由此引起的自由的丧失.斯密从分工的视角,对双方的观点进行了整合和提升,对商业文明给予了系统而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新精神分析对古典精神分析的修改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典精神分析遭到众多批评和质疑而趋向没落之际,新精神分析保存了古典精神分析的部分概念与理论,同时又对它的某些核心思想及理论进行了反思和修改,从更广阔而深入的视角发展了这一理论.文章试从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吸收和借鉴、向社会文化因素的转向、对主体性和主观性的强调等三方面加以阐述,并对新精神分析的地位和研究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宗教批判对马克思理论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马克思理论形成的思想来源,除了人们所熟知的"三个直接来源"外,对于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宗教文化的清理与批判,同样构成马克思理论形成的重要思想资源。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的命题,表达了对宗教的批判在马克思理论形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宗教批判的直接成果之一就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即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批判正义论是以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为基础,在批判近代理性正义论的历史局限性与阶级本质的过程中创立的一种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与理性正义论的抽象性、虚幻性、虚伪性相比,批判正义论具有社会实践赋予正义品性、科学态度洞察正义实质、革命道路实现正义理想的鲜明特质.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形成及其理论渊源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雅森 《学术研究》2000,1(9):21-25
本文简明扼要地概述了邓小平的发展思想从孕育到创立、发展及深化、成熟的三个阶段,并从发展的动力、目的、道路、模式、阶段、战略思想等主要方面探析、阐明了邓小平发展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以此论证邓小平阐述的一系列关于发展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在继承中有突破性的创新,在运用中有创造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拜金主义和道德滑坡问题是市场越界的表现,市场越界是对道德越界的惩罚。这个问题的出现说明,亚当·斯密在西方社会转型时期指出过的市场与道德的对立,不仅长期困惑西方人,也开始困惑我们。通观人类文明结构的演进过程,以及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国际化的趋势,可以认为,市场文明与道德文明是界限分明而又内在联系的新型文明结构,这种新型文明结构是对支持市场与道德越界的形而上学先验文明结构的克服。认知理性与道德理性的对立和越界,是人类社会文明结构上的对立在主体理性上的表现,这个对立不仅困惑着东西方人的思想,也影响着市场与道德的划界。康德对先验理性结构的批判,出色完成了对主体理性的划界,使主体理性因从形而上学囚笼中解脱出来而觉醒,这觉醒的理性对医治市场与道德的越界,科学理性的独断与道德非理性之对立等现代社会病,仍不失为对症良药。  相似文献   

14.
15.
李晓晴 《北方论丛》2007,(3):123-126
马尔库塞作为西方著名的批判学者,通过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深入剖析,得出了单向度的社会的结论,并对科学技术的异化进行了深刻批判。在批判中,他深刻地指出人类社会在破坏自身和谐的同时,也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将对和谐的追求蕴藏在寻求人类解放的探索之中。这些隐约闪现的和谐思想的萌芽,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传承和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的结晶。  相似文献   

17.
齐晓明 《北方论丛》2016,(2):121-125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发端于早期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它直指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矛盾,是分析和解决当代世界生态危机问题的重要理论资源。一方面,马克思批判了导致人和自然相分离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以及资本的反生态性,阐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另一方面,马克思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极端的立场和生态中心主义的片面主张,以人的实践为逻辑出发点,给予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价值阐释。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的解决,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为解决当代生态问题指明了社会变革之路。  相似文献   

18.
<正> 现代产权理论是本世纪30年代以来,以科斯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者在对正统微观经济学和标准福利经济学的根本缺陷进行思考和批判的过程中形成的。科斯认为,正统微观经济学与标准福利经济学关于竞争性理论模型的假定,即社会资源配置过程只有一种私有制模型,市场行为者的所有权是明确界定的,交易界线极为清晰,不存在交易摩擦的论点,带有根本性的缺陷。这是因为实际的市场运动是有缺陷的,它集中体现在所有者权益的外在性上,尽管私有制明确了所有权的归属,但由于所有权范围互相交叉,产权界区含混,所有者权益的外溢不可避免,因而在交易过程中存在摩擦和障碍,经济运行必须付出交易成本。 科斯作为现代产权理论的奠基者和主要代表,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一生致力研究的不是经济运行过程本身,而是经济运行背后的财产权利结构,即运行的制度基础,这正是现代产权理论与正统微观经济学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9.
2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与理论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