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两淮盐业经济对清代学术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清代两淮盐业经济资产宏大,动关国计,左右风气,造就了巨大的儒商集团。他们通过建书院、筑园林、贮图书、行善举等方式支持士人读书,通过组戏班、开诗局、收字画、办文会等方式开辟文化市场。吴、皖、浙诸派巨子皆得其惠,扬州八怪、扬州学派更因之而异军突起,树帜艺林学苑。同时,两淮盐商自身也创造了别具特色的商业文化,以自己的才智、见解和价值取向影响士人的学术研究与文艺创作,创造出清代学术文化的辉煌。  相似文献   

2.
新疆食盐资源丰富,但盐业发展比较缓慢,一直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本文利用史料勾勒了清代、民国时期新疆食盐生产、运输、销售及盐务管理、盐价、盐税方面的轮廓。  相似文献   

3.
清代福建共有解元106名,在附郭县、沿海县、驿站经过的县集结现象明显.清代福建解元考中进士的比例迭29.25%,是普通举人中进士比例的2.17倍.三举以内而中进士的解元占清代福建解元总数的74.19%,福建解元在仕途上并不显达.清代福建解元既有来自科举大族的士子,也有来自贫寒家庭的读书种子,其中不乏林旭、朱仕琇、郑孝胥、张腾蛟等名人.  相似文献   

4.
盐实行专卖后,盐入官仓是统治者从源头上防范私盐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明清以来,福建运司盐仓却历经变化:一是盐仓呈由兴到废的发展趋势,二是盐仓修建主体由官府转变为盐商和部分灶民。这些变化表明:福建盐业走过了由官方严格控制盐业向逐渐放松了对盐业的控制的转变,盐仓制度则因盐课改折盐米、倭寇入侵烧毁盐仓,加上国家只是着眼于从盐业获得收入而无意于维护盐业的正常运行等因素而遭遇了被废弃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康熙廿二年(1683),清王朝统一了台湾。从此,台湾的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台湾的耕地面积迅速开拓,粮食、经济作物的种植、制糖等手工业都有了飞跃的发展。台湾的开发,促进了福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就此作些探讨。 (一)清代台湾的开发,为福建人拓展了一条谋生致富之路福建“田少山多,地狭人稠”,有关记载自南宋以来即屡屡可见,这个问题甚而影  相似文献   

6.
如同沿海各省一样,清代福建沿海六府无不按照朝廷旨意,严格划分了内洋与外洋,明确了水师官兵的水陆汛地。按照划分标准,凡是邻近海岸和内河的水域,以及邻近设立府厅县机构或重要驻军的岛屿岛岸的水域,均划入中国的内洋或外洋,纳入地方文官、水师官兵的行政或军事管辖范围。  相似文献   

7.
仓储是中国封建社会解决"民食"问题的重要制度.而福建"环山带海.西北多硗确,东南多斥卤,岁或不登,民食鲜饱"[1],对仓储之设尤为依赖,早在宋代,福建境内便普遍设立了常平仓和社仓.元明时,福建各地仓储名目更是繁多.进入清代后,福建的仓储制度日益完备,形成了一个以常平仓、社仓和义仓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仓储体系.本文试就这一个体系作简要的论述,以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传统社会中仓储制度的运作情况.  相似文献   

8.
在清代邮驿制度中,福建邮驿有其独特之处。清代福建邮驿系统具有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它包括驿递、铺递、塘递三个部分。其中,驿递并未设驿马,主要由“长夫”走递,并设有“千里马”(差役)为辅,其递速在全省境内享有清政府赋予的特殊政策。驿递主要递送紧要公文,铺递则递送普通公文,塘递主要递送武营公文及普通公文中紧急性较强的公文,对三者的管理及时速要求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9.
清代,特别是清前期,各地盐商凭借清王朝政府授予的特权,垄断了食盐的运销,借此获取高额的利润.同时,清政府又通过种种手段,对盐商们进行额外盘剥.清政府除了运用税收制度加大盐业利税获取财富以外,还尽力利用盐业帑本这种国家生息资本榨取盐商,获得强制性的高利贷收入--帑息.  相似文献   

10.
因地理环境影响,清代的福建省尤其台湾岛是海洋风暴潮灾的多发区。面对频繁发生的海洋风暴潮灾,福建人民为抗击灾害而共同努力着:创办义仓,修筑长堤以备灾;地方官员在临灾抢救,在朝廷赋予自助支配官银赈灾的权力下迅速展赈济灾;由地方士绅耆老倡捐银粮以赈灾民等。通过对这些赈灾措施的考察,以希能为我们今天抗击风暴潮灾的社会应对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清代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近代通讯手段未引入之前,其公文的传递仍沿袭传统的模式。在这样的格局中,作为中介权力机构的省一级地方政府,必然是上令下申和下情上达的主要环节。其在辖区内所实行的公文传递制度,既是清代公文传递制度的组成部分,也是清代公文传递的缩影。本文拟钩沉清代福建公文传递制度,由此管窥有清一代公文传递制度的概貌。  相似文献   

12.
林仁川、王蒲华同志在《《历史研究》一九八三年第二期著文,认为:福建人民很早就开始移居台湾,至清代达到高潮.据统计,十八世纪中叶自大陆流入台湾的人口,已不下数十万.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在台湾汉民已逾二百万,其中以漳泉二府人为最多.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台湾"汉番凡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 17件清代福建地区永佃契的分析 ,阐述了清代福建地区永佃权的产生途径、基本特征 ,提示了永佃制盛行与封建商品经济繁荣的内在联系。文章还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 ,比较了永佃制下的地租形态和佃户地位与传统租佃关系的异同 ,说明永佃制作为一种新兴的租佃制度 ,与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清代福建契约文书中的女性交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增荣 《东南学术》2000,(3):105-109
把两性婚姻结合当作社会地位和钱物买卖的交易 ,这是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的问题。究其原因 ,除了男嗣传宗和重男轻女的传统伦理道德影响等原因外 ,广大农村的贫困化是极其重要的因素。本文通过对近年搜集的若干珍贵的有关女性交易的契约文书及相关资料的分析 ,揭示了清代以来福建民间女性交易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与此相联系的伦理观念所限定。要彻底改变妇女地位 ,建立一个与男性完全平等的婚姻制度 ,应当努力改变广大农村贫困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5.
清代云南的盐税收入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柱,对盐井的开发也形成了新的高潮。盐业的发展,推动了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重要的是促使主要矿产区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是有别于传统政治型城镇的新型城市,它们的出现反映出工商业发展的水平,同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这一切都与清政府在云南推行的盐业法律制度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6.
清代福建科名与明代相比总体上有较大的滑落,但尚能继续保持科举大省的地位。而台湾的科举也取得可喜的成绩。清代福建科名的地理分布特点,继续呈现出东南沿海地区兴盛以及西北山区衰弱趋势。但局部地区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且地域性集聚现象更为严重。福州府一花独秀而沿海的兴化、泉州、漳州三府也出现下滑趋势,其中尤以兴化府最为严重。其原因,除了当地政府与民间对文教事业重视不够,重商意识浓厚外,清初的海禁政策与迁界政策是非常重要的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17.
研究古代盐业经济,探明其内部的经济关系、运行规律,与其它传统经济门类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社会进步发展的影响,对于历史研究和现实借鉴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史研究者们的努力下,断代盐业经济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历史学博士刘淼先生所著《明代盐业经济研究》即是其中主要的一种,它是中国盐业经济史研究领域的重大收获,也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专著.全书共10章,32节,30万字,近400页,已于1996年6月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对这样一部系统研究明代盐业经济的著作进行全面评价,显然并非轻而易举之事,故仅就书中给人感受深刻的几个方面,略作一些评论.  相似文献   

18.
明清盐业中心扬州也是当时的戏曲中心。明清盐业人士不仅以戏曲自娱,还有迎銮、戏曲整理等政治任务,夤缘、娱宾等社交活动,都离不开戏曲,使得盐区戏曲文化氛围非常浓厚。盐业人士资助戏曲作家从事戏曲创作,刊刻、收藏剧本,培养和激发了剧作家创作热情;盐区社会生活也有助于戏曲家创作,戏曲创作因此繁荣。另外,盐商兴建演出场馆、组建演出团体——家班等直接促成了明清戏曲演出的繁荣。盐商家班排演的《桃花扇》《长生殿》等名剧是这些剧作的经典呈现。  相似文献   

19.
客商与清代河南农村经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客商问题是研究清代河南社会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探讨客商对清代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等问题,对今天振兴河南本地经济不无借鉴意义。本文试图以客商与农村经济这一角度对此问题做个探讨,以就教于同仁。 河南地居“天下之中”,交通便捷,物产丰富,市场广阔,具有从事商业活动天然的优势,按理说,具有近水楼台优越条件的河南土著商人应当比较活跃。然而当我们对清代河南的情况进行一番考察后发现,且不说在交通发达大城市,就是在交通闭塞的农村,异常活跃的却是以山西商人为代表的客商而非土著商人,河南市场几乎为其所垄断。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与苏、浙、粤等省相比,福建的经济增长率出现边际衰减趋势.本文从供给、需求等方面对福建经济增长率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供给方面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下降、需求方面投资效率的下降是导致福建经济增长率边际衰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