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是在批判继承魁奈、斯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不能把它看作是一种终极真理,而应该掌握他考察和阐述这一问题的思想方法,即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情况来划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马克思只能就他当时所见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来建立他的生产劳动理论,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加以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产力问题和使用生产力概念,都不是从马克思才开始的。在他之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了研究社会财富的来源及其增长的原因,就已经试图揭示物质财富的生产过程的构成因素及其作用,并且相应地使用了“劳动的生产力”、“土地的生产力”、“自然生产力”和“资本的生产力”等概念。马克思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中使用的生产力概念,无疑是从对这些概念的批判研究和改造充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把握这些概念的演变过程,才能理解马克思在生产力问题上的理论贡献以及它对形成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经济学家、科学共产主义专家、社会学家、哲学家们一直在引证一个论点,其基本意思可表述为:社会经济进步的速度取决于生产资料对于消费资料的优先发展。同时引证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为生产而生产,资本主义社会取得较之以前社会形态从未有过的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当然也引证列宁所说关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然而不知何故却忽略了列宁和马克思认为的,人,劳动人民是最主要的生产力这一至关重要的环节。马克思确实把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优于封建主义的主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9,(1):59-65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是有着鲜明绿色意蕴的科学理论。自然物质条件是劳动合成生产力的基本前提,而且在其构成要素和物化形态上,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界。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自然基础,它本质上是作为要素被劳动引入生产过程的自然力,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通过提高社会生产力来扩大自然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中存在为发展生产力而滥用和破坏自然力的倾向,合理的农业与资本主义制度不相容,这是由资本的逻辑决定的。资本主义生产不仅中断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而且使土地肥力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而递减。深刻领会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绿色意蕴,有利于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安锐 《唐都学刊》2003,19(2):151-154
管理劳动创造价值的作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和回答管理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更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6.
一、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合理内核和具体构想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提出了在未来社会主义社会里,个人消费品将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和具体构想。其主要内容是: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所有劳动者的劳动都是完全的直接社会劳动;因此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将由一个社会中心,根据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数量、质量,按照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以“劳动券”为凭证,统一地来实施。现在看来,上述这些论述尤其是不存在商品货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究竟是否具有社会属性?它表现在哪些方面?认识生产力的社会属性有何重要意义?这些都是研究生产力状况所必须回答的问题。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并请同志们指正。 传统的观点是把生产关系看作生产的社会方面,而认为生产力属于生产的自然方面,是一种自然范畴,似乎生产力中不包括任何社会因素。这种观点显然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误解。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章论述劳动过程时运用了抽象的分析方法,亦即撇开了生产的社会形态,把劳动过程归结为简单的三要素,即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这就是从各种不同历史形…  相似文献   

8.
马克恩主义经典作家所使用的生产力概念都很多种,其中“生产力”是一个总体概念、一般概念,“劳动生产力”则是生产力的本质形态,它规定着生产力的本质特征。而其它许多关于生产力的概念,诸如社会生产力、自然生产力、科学生产力等,都只是劳动生产力的转化形态或具体形态。因此,只有弄清劳动生产力这一范畴,才能正确理解生产力的根本涵义、构成因素,运动规律等,并把它作为逻辑起点和主线,展开生产力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一、劳动是考察生产力的出发点 生产力经济学研究财、富生产的一般社会形式,即研究各个社会的财富创造、获取的普遍形式及其…  相似文献   

9.
<正> 《资本论》对生产力范畴作了系统的阐述,本文试对《资本论》中阐述的生产力范畴体系作一个简要的分析。一、生产力的技术性 1.劳动生产力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1章提出了劳动生产力的概念。他说:“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社会流动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本文仅就社会流动形成的原因、社会流动的制约因素,以及社会流动的正反效应和对策谈几点浅见。一、社会流动的必然性从本质上看社会流动作为一种以人的流动为主体的社会现象,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和由此产生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差别决定的。首先,社会流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交换,职业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生产力对社会流动的必然要求主要  相似文献   

11.
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虽然异化这个词是通过马克思的媒介传播到现代思想中来的,但是异化的涵义和马克思所赋予它的涵义却没有什么关系。尤其使人感到意外的是当我们了解到目前异化这个词的涵义是来源于象托克维尔和维贝尔这样的人,虽然他们并没有使用这个词,而且他们对人的本性、社会和历史的看法和马克思的看法几乎是截然相反的。  相似文献   

12.
一、社会主义劳动生产率发展趋势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  相似文献   

13.
一、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的必要性1.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的有效供给。马克思说:“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因为一切劳动消耗都可以归结为时间的消耗,只有用较少的劳动时间生产出同等数量的劳动产品,或者用同等劳动时间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才能说明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提高,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单位通过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不仅没有影响生产,反而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臧玉英,马志生马克思曾把科学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指出“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实践,越来越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科学论断。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学发现,都使人们对世界...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认为劳动时间不仅应该有身体界限,而且应该有道德界限,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为了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使用各种手段延长劳动时间,既突破了劳动时间的道德界限,也突破了劳动时间的身体界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也存在劳动时间过长的问题,但这与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时间过长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对我国劳动时间状态进行伦理反思,既要认识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也要认识其危害,在此,马克思的劳动时间界限理论对于我国目前劳动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发达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一定的经济形式发挥作用,根据理论上的预测和经验表明,其中最好的组织形式是大型科学生产联合公司.在科技革命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统一和强大的国民经济综合体的形成,要求进一步完善经济活动的作风与方法;完善生产的科学管理、计划以及经济刺激体系,也就是完善马克思所说的"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对生产力所有组成部分迅速发展的条件和前提进行科学分析,这首先要求对现有生产资料、劳动资源、生产组织形式以及生产力的一切其他方面进行评价,确定它们与世界科学、技术、生产和劳动生产率的标准及成就相适应的程度.对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的基础是现有劳动资源和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17.
创新劳动是对自有人类劳动就一直存在的一种劳动现象的新概括。创新劳动不仅创造人类尚未有或部分尚未有的新的使用价值 ,而且创造超常价值、特别是超常剩余价值 ,因此创新劳动及其创新成果是核心生产力。创新劳动与重复劳动的对立统一、辩证运动 ,推动生产力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 ,并通过创新劳动及其成果 ,特别是重大创新成果实现跃进式发展和革命性进步。创新劳动及其成果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都得到科学定位 ,是一种最有利于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模式 ,全面实现这种模式就是生产力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 ,特别是跃进式发展和革命性进步的奥秘。  相似文献   

18.
一、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和全球资本主义在马克思本人的论述中,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是日益国际化的过程,它是由现代工业推动的。“现代工业”指的不是某种特殊的技术类型,而是指以劳动真正从属于资本,以促进技术和组织在增强社会劳动中的生产力的突出作用,以及以贸易和流通从属于生产的规律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与建立在蒸汽机和电气基础上的交通和通信的科技进步一起,马克思看到了工业社会和资产阶级一起推动世界市场超越了欧洲和北大西洋的发源地,朝着日益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但是这种扩张同样包含了一个冲突和转变———马克…  相似文献   

19.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百科全书。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全面深入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由于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因此马克思在研究生产关系的同时,对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力,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指协作、分工、机器大工业等劳动方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马克思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生产力形式”的思想。本文就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理论界的同行。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强对生产力的研究,讨论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内在的动力,以及如何建立生产力经济学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要讨论这些问题,深入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首先弄清楚生产力的要素是十分必要的。建国以来,理论界对生产力的要素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争论的焦点在于生产力是二要素还是三要素,即劳动对象是不是生产力的要素。近来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文章认为:劳动对象(包括自然资源71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马克思所说的劳动过程的三要素就是生产力的三要素;进入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劳动对象可以“变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